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亦菲:理性看待无直接利益冲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4日00:00 新华网

  亦菲 

  《瞭望》新闻周刊10月17日刊出的题目为《社会矛盾新警号:“无直接利益冲突”苗头出现》的记者调查引发了人们的广泛思考。

  连日来,诸多媒体从不同视角对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进行热评深议。笔者发现其中“
忧论”居多,尽管其中无不包含时评作者忧国忧民的一片深情,折射出媒体对新问题的高度敏感,但给人们总的印象是,时下国内“无直接利益冲突”似乎比“直接利益冲突”更危险、更复杂、更可怕。

  理性看待社会“无直接利益冲突”,并非对其漠视不理。事实上,“无直接利益冲突”反映的社会矛盾存在着新特点,它有积极的一面,这就是公众

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越来越浓,公众敢于为自己维权无疑是一个进步。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在“郎顾之争”中,作为旁观者,公众与郎咸平、顾雏军二人并没有直接利益冲突。但是,在对社会问题的探讨中,公众却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有挺郎的,也有为顾叫屈的。社会阶层的分野在这一事件中一目了然。但从消极方面看,这也反映出一些基层政府在认识矛盾和处理矛盾的问题上信心不足、责任感不强、方法不对头、措施不得力。不言而喻,提出“无直接利益冲突”新特点,是希望各级官员认清新形势,适应新情况,工作方法和水平都要与时俱进。

  许多事实证明,即使是“无直接利益冲突”,假若采取置之不理的轻视态度,在一定气候条件下也会演变为“直接利益冲突”。“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的凸显,一方面反映了部分地方政府机关的官僚主义,领导干部高高在上、严重脱离群众的现状;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畅通的民意诉求渠道的缺失。各级官员应该经常了解社会各阶层的思想动态,让人说话,听人说话,改变漠视群众利益的心态,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

  一言以敝之,只有居安思危,警钟常鸣,认真地解决“无直接利益冲突”,才能确保社会和谐,推进改革开放事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