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司欣:评价官员时更应注重其主流思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4日00:14 红网

  江苏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在“网上宿迁”公众论坛发的一个《关于宿迁人的行为举止细节问题》帖子,一时成为该市的热点话题,跟帖数不断攀升,一天之内,已接近1000。帖子说:“我们有些干部与别人接触时,不注意礼节,常常旁若无人地大声说话,比如大声接听手机,惟恐别人听不到。还有一些本来不值一提的细小事,比如有人在办公楼宇、公共场所如厕后不及时冲水,造成臭味飘散、污染空气。这些事情看似小,实则不然……”(2006年11月13日中国新闻网)

  官场文明是政治文明的直接体现,市委书记能够审思明辩,率先向基层的官场陋习发难,其道德勇气令人敬佩。官场陋习多多,官员庸俗化成风,已经不是无关紧要的生活习气那么简单,而是对社会发展和现代文明构成了一种破坏性力量,故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了。但对于如何治理?会否因为市委书记的关注而影响到干部任用制度?陋习同职业道德到底有无根本冲突?一个毛病成堆的官员是否就一定不是个好官员?当前社会和百姓更需要什么样的政府官员?是纠缠于细枝末节还是注重大的执政追求?在考察这些问题时,却应该谨慎为之。

  昨天,上小学的儿子对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让我回答:有一个人年轻时吸过毒;而另一个人年轻时烟酒不沾,只到了中年才偶尔喝一点酒。这两个人哪个是好人?我几乎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第二个人。儿子得意地大笑说:错!你知道这两个人是谁吗?前一个是邱吉尔,后一个是希特勒!我当时的反应,只能用两个字形容:我倒!然后儿子说:你不是写评论吗?你能不能总结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想了想,只能这么告诉他:人是不断变化的动物。生活习惯只能体现个人修养,但同人性和道德并无必然联系。

  纵观中外历史,类似于这样的政治人格分裂例子并不鲜见。今天朋友也说起宋朝宰相寇准生活奢侈糜烂,然而政务杰出,照样彪炳千秋;美国前总统克林顿陷于桃色事件,却是最受公众欢迎的总统之一。固然,“勿以善小而不为”应该成为官员行为自律的准则,而“小善”并不能体现社会对官员的最根本要求。陋习属于私德,而公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才属于公德,因此,一个官员的最基本和最主流的价值是要通过其政治理念来实现的。如果一个官员在行为规则方面处处体现文明,而在政治理念上私欲泛滥,“小善”也许会掩藏“大恶”,这样的官员能说是一个好的官员吗?因此,在评价和考察一个官员时,应注重其主流思想,而相对忽略其个人的生活习惯和观念,这也是对私德的尊重,是承认素质差异。

  这当然不是否定市委书记挑战陋习的意义,不可否认,成熟的政治制度需要素质文明的提升,官场陋习在某种程度上会直接或间接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但从当前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来看,比官员行为规范更重要的是规范和提升执政理念。只有行政理念上去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干部素质,一些所谓的陋习和庸俗化生活习惯也会不攻自破。

    稿源:红网 作者:司欣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