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麦:破铜烂铁企业怎样找到出口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5日00:23 红网 | |||||||||
贵州省铜仁市灯塔工业区这几年先后引进了12家企业,其中电解锰企业3家,化工企业1家,铁合金企业8家。而这三类企业所排放的污染物,通常占工业企业污染物总排放量的85%以上。但由于引进的这些企业是铜仁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当地政府宁肯让这些高污染企业边污染边生产,也不愿断了政府的财路。(11月14日《第一财经日报》) 12家企业就占了企业污染物总排放量的85%以上,足见这些企业给当地造成的污染程
事实上,在我国西部的很多地区,由于发展经济的底子薄弱,投资环境相对恶劣,不仅自身难以创业兴业,而且也很难从发达地区引进较为理想的企业扎根落户。于是,有些地区为能尽快逃离“一穷二白”的经济困境,即便明明知道将引进的企业属于高污染、高能耗产业,也仍会当作宝贝热热闹闹地请进来,并且还生怕得罪人家而错失了难得的发展机会。不然,你这“天上不落、地上不生”财富的贫困地区,就在那里干瞪着眼睛,坐喝西北风吧! 为图一时之利而盲目引进和收留“破铜烂铁”,这种“饥不择食”的做法虽然可暂时缓解某种困局,但毕竟这对一个地区的民众健康有损,对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害无益。因此在我看来,国家在谴责和纠正地方政府畸形发展观的同时,在依法严惩企业污染环境、政府纵容企业污染等行为的同时,更要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路径出智慧,出财力,为贫困地区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铺垫较为雄厚的引资和与发展底子。从而让这些地区理直气壮地拒绝高污染、高能耗之类的“破铜烂铁”,引进让百姓放心、让财政致富的优良企业。不然的话,仅从严厉治污上下猛药、出狠手,“破铜烂铁”倒是清理干净了,却财政和百姓们的钱口袋也就随之瘪下去了,西部地区与发达地区的贫富悬殊也就更了——这又是何等的悲哀! 稿源:红网 作者:张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