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漫:低工资“优势”扼杀国家竞争力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4日05:15 新京报 | |||||||||
一个完善、和谐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不需要过度强调所谓劳动力价格“优势”的,而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必将、也理应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环境完善被淘汰。 一直以来,劳动力成本低廉被认为是中国企业的比较优势,是叩响国际大门的“资本”。但是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最近给出的一份报告,让人们对“低成本”现象获得了一个更加真实、全面的印象。(新华社11月22日电)
报告显示,包括中国在内的“低工资”新兴经济体,仍是世界上最具成本竞争优势的地区,但这种优势却并不如人们一般认为的那么大,而导致“成本优势”应打折扣的原因在于“生产率”因素:中国制造业人员的工资虽然只及美国制造业员工工资的2.9%,但其“生产率”水平也远低于美国同行,仅为后者的13.7%。综合这两项因素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制造业的单位劳动成本为美国的21.3%,真实成本较之表面成本提高了7倍之多。 其实,报告揭示出来的只是一个静态问题。如果从动态角度来看,中国企业若继续忽视“生产率”因素,一味追求表面的低工资、低成本效应,将会进入一种恶性循环,最终甚至走向活力枯竭的境地。“劳动力成本低廉”的背后,是劳动力本身提高自身素质的困境:劳动力的生活质量因为收入低下的原因,很难获得大幅度地提升,其自身及子女接受教育、提高素质的愿望很难获得满足,继而只能无奈地从事低附加值的劳动谋生,也就是陷入了无法提升价值效率的困境之中。最终,劳动力本身也很难在劳动力市场获得博弈的话语权,只有继续徘徊于低工资待遇的困境。 当中国制造的产品畅销于全球时,劳动力个体作为真正的经济动力之源,却因为物美价廉的产品而丧失了自我素质提升的空间。一位学者曾经以美国的例子描述劳动力个体竞争力的重要性: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美国劳动力成本太高,使得日本和韩国在家用电器、汽车产业等方面赶超美国。然而二十多年过去了,美国从劳动生产率、人均收入等指标上看,均明显高出日本和欧洲一截。原因在于家电企业与汽车虽然瓦解了,但是美国最小的经济体(即个人和家庭)的竞争力却是有保证的。高工资、高福利的保障使工人们有实力送孩子上大学,下一代摇身一变,成长为软件设计师、医生,家庭作为一个经济体升级了。 由此可见,对劳动力素质培养的投入形成了国家间竞争的优势差别:一国的劳动力在低成本的口号下,以自己的廉价付出为另外一国的劳动力打工,这正是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写真。 更为严重的是,这样一种恶性循环,会由劳动力个体扩张至企业、产业和国际经贸领域。以国际贸易为例,我国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一旦遭遇到“反倾销”围攻,国际市场便会立即大规模萎缩。进而恶化国内的就业形势,提升劳动力待遇成为无本之源。如果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能够以质取胜,则各种贸易壁垒也就失去了设置的借口,国际贸易活动对于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将会是持久性的。 一个完善、和谐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不需要过度强调所谓劳动力价格“优势”的,而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必将、也理应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环境完善被淘汰。 值得强调的是,虽然企业员工成本属于市场经济内部的事情,外部力量不应当干预,但在当下的中国却有所不同。因为所谓劳动力成本低只是一个表面现象,真实的成本却被低估了,一些本应当内化的企业成本被忽视:首先,一些企业忽视员工(特别是农民工)的劳动安全保障和基本的医疗卫生保障,通过降低员工基本保障待遇而获取所谓的低成本、低价格的优势;二是生态环境成本被忽视,虽然我国生态环境成本高昂,但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只将劳动力等直接生产投入计入成本,而有意或无意地忽略掉生产的环境成本和代价。 如果把这两方面被忽略的成本内化到企业成本计入成本,固然有可能导致低成本优势消失,但是意味着企业成本定价的合理化和公正化。从这个角度讲,告别低价劳动力,不仅不是坏事,反而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马红漫(上海经济学博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