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张敬伟:刘心武续《红楼梦》也是狗尾续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6日09:36 深圳商报

  《刘心武揭秘古本〈红楼梦〉》将于本月推出,书中还将首次公布刘心武续写的《红楼梦》结局。记者得到刘心武确认,他将续写《红楼梦》的后28回,宝玉、黛玉等主要人物都将有新的“归宿”。(12月5日《北京娱乐信报》)

  一部“红楼”不仅梦碎200多年,而且在学术界构筑了显学“红学”,可见《红楼梦》恒远的文化魅力。但遗憾的是,当年曹雪芹只给后人留下了80回本,造成了“红楼遗梦”的
缺憾。中国人在审美趣味上追求完美,迥异于西方文化中的残缺美审美观,故自清以来,文人骚客钟情“红楼”者纷纷续书,不下百种。但这些林林总总的续书要么将故事情节艳情化,要么荒诞鬼怪化,文学价值和社会影响微乎其微,唯有高鹗续书得到学界公认。

  刘心武是当代著名专家,小说《班主任》被视作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之作。他和《红楼梦》的结缘是借助央视“百家讲坛”这个启蒙大众文化的舞台,然而刘心武展现给公众的是对红楼梦的揭秘,特别是将剧中人物和清宫挂钩,尤其围绕秦可卿的原型展开,创造了所谓“秦学”,因而遭到红学界的质疑。而刘心武续写的《红楼梦》结局就是沿着其揭秘的架构,反推出28回的续本。在其演绎下,《红楼梦》以大悲剧收场:不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一败涂地,主要人物如凤姐、元春、贾母、宝钗和黛玉不是自杀就是病死,而宝玉则大彻大悟,回归天界恢复神瑛侍者身。

  从其公开的故事梗概看,除了悲剧的主调,结局也并未见高明之处。从文化意义而言,宝玉大彻大悟为僧显然也要比回归天界的神怪色彩更具现实批判的人文色彩。

  更为重要的是,今人为古代名著续书本身是一件极其可笑的事情。无论刘心武对《红楼梦》的理解多么透彻,无论其续书多么符合曹雪芹前80回的逻辑因果关系,但刘心武和曹雪芹之间横亘着永远也无法平复的时空隔膜,这种时空的隔膜造成了刘心武无法真切体会曹雪芹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更无法深谙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和市井实景。而由此带来的文字功力的悬殊,遣词造句的差异这些外在的缺陷也是无法逾越的。别说和曹雪芹的前80回无法实现文化的无缝对接,就是超越前代的续书都是好难的事情。

  高鹗之所以在所有的续书中被举世公认,一方面是其所处的时代和曹雪芹最近,加之高鹗本人文学修养极高,故而高鹗续本的《红楼梦》虽然在结局上难免差强人意,但在文字功力上是最为契合曹雪芹特点的。加之《红楼梦》中融汇进众多的古典诗词,刘心武在文学修养上很难超越高鹗。此外,高鹗续本能在近百种的“红楼”续书中脱颖而出并被后人所公认,其经典地位已是无可撼动。至少,也是无可替代的“经典尾巴”。从此而言,刘心武的续本和其他续本一样,都是狗尾续貂的一家之言而已。

  文学名著,一旦经历时空的磨砺,其文化内涵就附着其内,既无可剥离也无可挹注,这就是经典。由于《红楼梦》宿命地残缺,而几乎与其同时代的高鹗又续补成一,纵然当初是画蛇添足,但由于经过时间的磨合,续本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和原本已经融会贯通,无法分离。而后人又经过其他的意识形式将续本中的故事演绎成经典,更增添了高鹗续本无法和原著剥离的色彩。而这,是其他一切续本所无法达到的。

  刘心武的“红楼”续本要想超越高鹗,破坏的不仅是几百年来国人对《红楼梦》约定俗成的文化理解,还要强行推翻已经深入人心的“黛玉焚稿”、“宝玉哭灵”等经典片段,这可能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