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王慧卿:入世五年,中国在全球化的漩涡中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7日11:22 第一财经日报

  五年之后 中国在全球化的漩涡中心

  王慧卿

  在错综复杂的贸易流、资本流、信息流、全球劳动力套利及地缘政治压力之下,中国如何运作,如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趋利避害,这一课题并没有随着WTO过渡期的结束而结束,
而是越发紧迫

  当5年前中国加入WTO时,中国仅仅是一个经济规模排名世界第六的区域性经济大国,世界提起中国,印象最深的是纺织品、玩具、微波炉等小商品、小电器。而在5年后的今天,曾经74次访华、见证了中国入世后每一次重大财经事件的美国财长保尔森,已经将中国奉为“世界经济的领导者”。

  

中国经济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了全球的每一个角落,从原材料等大宗商品的进口,到工业制成品出口,再到外汇收入境外投资,中国在各个环节影响着世界。高顺差和高储备也把中国内部失衡和世界经济失衡联系在一起,令中国被迫处在全球化的漩涡中心。

  5年之后,中国不再是当初那个中国,世界也已不再是当初那个世界。

  压低全球通胀 提高全球福利

  中国加入WTO后的5年中,GDP一直保持9%以上的增幅,经济规模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外汇储备规模在今年2月跃居世界第一。预计今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将达到入世时的3倍。

  开放的中国在更深更广的领域将全球资本与本国劳动力相结合,作为“全球制造中心”向世界提供质优价廉的工业制成品。

  工业制成品还不是全部。通过引进外资和接受外包业务,在国内完成生产过程后出口,中国现在不但能出口可贸易品,而且实质上将廉价劳动力出口到了全世界。国外资本的引进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技术、市场和管理经验的传播,为充分发挥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创造了一条捷径。

  加入WTO让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得以实现。入世5年来,中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FDI)从2001年的470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724亿美元,而且自2002年起,一直稳居世界最大的FDI流入国。

  与此相对应,中国的对外贸易额高速增长。200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000亿美元,2005年已猛增到1.4万亿美元,预计2006年将超过1.5万亿美元,达到入世之初的3倍。目前,外资企业出口已占全国出口总额的50%以上。

  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入世后中国开放的深入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以及中国市场蕴含的巨大机会,都吸引了外国公司不断进入中国。中国吸引外资的政策为世界提供了众多的商业机会。数据显示,入世5年来,外国投资者从中国总共汇出了579.4亿美元的利润。另一方面,中国价格低廉的工业品和劳动力对外大量输出,在世界范围内帮助压低了通胀率,为保持世界经济的良好增长环境做出了贡献。中国质优价廉的工业制成品还帮助全球居民降低了生活成本,增进了其福利水平。

  牵动世界的采购

  中国经济的平稳强劲增长,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并为世界经济的增长,尤其是亚洲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动力。

  入世5年来,中国共进口了约2.4万亿美元的商品,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也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中国的进口和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为全球相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约1000万个就业机会。因此可以说,入世5年来,中国一方面逐步发展壮大了自己,另一方面也为周边地区和整个国际社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从地区经济看,亚洲主要的出口导向型国家的经济一体化正迅速发展。中国、日本、韩国之间已经形成了一条供应链,成为亚洲地区各经济体之间贸易的核心。而这条供应链的中心就是中国。中国进口的增减,对整个亚洲地区出口增幅的波动有着重要影响。

  在拉动世界其他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中国对能源等初级产品的巨大需求也对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近年来,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拉动了全球大宗商品需求的增长。

  在过去3年中,中国成为世界上铜、镍和锌等工业原料最大的需求国,而且需求量的增加惊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2002~2005年间,中国对铝的需求量的增量占同期全球总增量的48%,铜需求量的增量占51%,镍需求量的增量占87%。

  更惊人的是石墨和锌。中国对石墨和锌需求量的大幅增长,与世界其他地区需求量的减少形成鲜明对比。结果,中国对这两项商品的需求增量甚至超过了全球的增量,因为世界其他地区对石墨和锌的需求正在减少。

  中国以及其他经济增长迅速的发展中国家对大宗商品需求的上升,拉升了大宗商品的价格。当然,这并非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唯一原因,其他原因包括:全球经济增长带动了需求增加和价格上涨;美元疲软提升了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低利率和流动性充沛促使资金流向商品市场;供应紧张也是价格上升的重要原因。

  中美金融相互依存

  对外贸易额的快速增长和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给中国带来了巨额外汇收入。尽管近年来,其中相当部分已经“藏汇于民”,留在企业和个人手中,但大部分仍然通过结售汇和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等方式,形成为外汇储备。

  2001年末,中国的外汇储备余额为2122亿美元;到2006年2月,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已经超过日本,居世界首位;11月外汇储备更是超过1万亿美元。

  作为储备资产,中国的外汇储备只能投资于风险较低、流动性较高的资产。虽然中国外汇储备的投资组合并未公布,但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05年6月,中国持有的美国长短期债券总额已达5240亿美元。

  根据这一数据,在美国债券市场上,中国是排在日本之后第二大的美国国债投资者。一直以来,中国、日本等外汇储备充足的亚洲国家大量投资于美国债券市场,对拉低美国长期债券收益率起了重大作用。

  尽管2004年6月~2006年6月之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17次加息,美国的长期利率却没有相应提高,反倒出现了短期和长期利率利差缩窄甚至倒挂的现象。美国的债券收益率曲线呈 “扁平化”趋势。这是因为,美国债券收益率曲线的前端更易受美联储决策的影响,而后端则更多地受到外国投资者,特别是亚洲中央银行投资行为的影响。

  一旦中国、日本等美国债券市场的投资大户对储备资产投资组合进行调整,就会对美国的中长期利率及现期债券市场的走向产生重大影响。目前,中国关于“储备资产多样化”的任何言论,都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而中国储备资产的调整不仅仅会对美国的债券市场产生影响,还会进一步波及美国已然状况堪虞的

房地产市场。由于长期利率被拉低,加之各种新型抵押贷款工具的出现,过去几年中,美国消费者抵押购房和融资消费的能力大大提高。长期利率一旦升高,对美国的房市和消费来说都将是坏消息。

  入世5年来,中国的金融资源禀赋发生了从短缺到过剩的根本变化。外汇储备的迅速增长和国内储蓄快速上升成为其两个重要的标志。关于后者的数据为:截至2006年6月底,中国国内银行的存款已达人民币29.9万亿元。

  中国国际投资头寸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末,中国的对外金融净资产已达到2875亿美元。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净债权国。

  在资金相对不再稀缺的情况下,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变得越来越有选择性。正在讨论的中资和外资企业所得税的“两税合一”、引资方面技术与环境标准的提高和近来对外资进入房地产市场的限制等政策,都反映了这样的趋势。

  全球失衡下的中国选择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得以全面提升。同时,中国也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IT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各经济体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无论哪个国家都不得不面临各个国家之间、各种因素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

  目前,全球经济失衡已成为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谁都无法预测这把剑何时会落下。而表面上看来,为美国同亚洲贸易的不平衡,特别是美国与中国、日本之间的贸易不平衡,在全球经济失衡中占据了显眼的位置。

  中国面临的情况比日本严峻得多。据中国海关统计,2005年中国的外贸顺差为1019亿美元,其中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顺差净值844亿美元,占中国贸易顺差总额的83%。也就是说,中国的贸易顺差高度依赖于外资的引入。

  而贸易顺差带来的收入,多半形成了中国官方的外汇储备,其中又有相当部分流回美国债券市场,以极为“低廉”的价格借给美国使用。虽然2005年中国已经成为净债权国,但中国的对外投资是以储备资产或官方贷款为主要形式的,因此,中国可称被动型的“官方债权国”。

  对中国来说,高额的外汇储备是中央银行为了维持

汇率目标而被动干预的结果,储备资产的投资也并非积极的投资行为,其收益也相对较低。

  中国贸易顺差的累积和外汇储备的增长,恰与美国贸易逆差和资本账户逆差相对应,被动地成为全球经济失衡的组成部分。这似乎是中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必然结果,但从根本上说,这是美国以“双赤字”的形式攫取世界范围内商品、资本等资源在中国经济上的体现。

  在交互影响非常复杂且力量强大的全球化机制之下,中国的选择其实非常有限。在错综复杂的贸易流、资本流、信息流、全球劳动力套利及地缘政治压力之下如何运作,如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趋利避害,这一课题并没有随着WTO过渡期的结束而结束,而是越发紧迫,需要大胆而审慎的战略眼光。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