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发展是对民族品牌最好的保护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2日12:07 经济观察报

  作者:周俊

  娃哈哈与达能的恩怨情仇如今已演变成一出“闹剧”,随着张贴出娃哈哈全体员工以及销售将士的严正声明,宗庆后已经将达能置于“民族品牌恶意入侵者”的窘迫境地,他高举保护民族品牌大旗,俨然将自己塑造成一位正气凛然的民族斗士。

  十年前与达能的一纸合同缚住了娃哈哈发展的手脚,宗庆后无法按照自己的意志规划娃哈哈品牌的发展蓝图。于是,保护民族品牌成为宗庆后及其簇拥们的战斗口号。

  联想到最近的大宝出售传闻,以及此前的徐工并购案、苏泊尔并购案甚至小护士并购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民族品牌发展到最后总是走上外资并购之路?曲终人散之际才想起要高唱保护民族品牌之歌?如果民族品牌足够强大,外资的胃口再大也是吞不下去的。

  如同进攻与防守的关系一样,发展和壮大才是对民族品牌最好的保护。

  外资并购利弊共存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外资开始进入中国。受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影响,引进外资成为地方官员的政绩标准之一。因此,政府给外资购并中国品牌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另一方面,虽然一些民族品牌在市场已经有很高的占有率,但产品技术含量普遍较低,且企业的资金也不充足。因此,外资成为一些本土企业争先相伴的达官贵人。

  客观地讲,外资并购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整个产业都有着正面的意义。

  首先,外资并购推动了中国本土企业的公司治理建设,引入了优秀的公司管理理念和决策机制,再造了微观市场主体。

  我们注意到,并购后的企业里,宗庆后们再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呼风唤雨,无法以一个人的意志来决定一个公司的命运。应该说,这是一种进步,意味着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经营风险的大幅降低;国有企业原先的政府行政过度干预、无视市场规律、资源无效配置等一系列顽疾也逐步得到改善。而这一切都源于外资带进来的优秀管理理念、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与决策机制。

  其次,外资并购引入了资金、技术、品牌、国际市场渠道,全面提升了行业的经营层次与市场竞争能力。

  外资介入后,通过注入资金、技术设备,迅速实现本土企业的设备更新和产能扩大。同时,外商尤其国际知名跨国公司通过技术、品牌和国际市场渠道的输入,会快速提升被并购企业的技术水平、知名度、市场形象,以及驾驭国内、国际市场的能力。这一现象在中国汽车业表现尤其突出。目前国内知名的几大汽车厂商,如东风、上汽、广汽等,以及这些厂商旗下一系列在中国

汽车市场叱咤风云的汽车品牌,无一不渗透着外资的技术和品牌优势。

  不过,外资并购也有其负面影响。

  第一, 外资并购可能导致行业过度集中,形成垄断或寡头,有碍市场的良性发展;

  外资并购方具备强大的资金实力。外资并购行为多发生在对该行业龙头企业的并购,如达能并购乐百氏,欧莱雅并购小护士,以及近来传闻四起的强生并购大宝,等等。

  该等并购行为的后果是跨国公司迅速获得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由此导致行业高度集中,加大其他本土竞争者的生存难度。同时,垄断或寡头的行业格局将大幅提高行业的进入门槛。因此,外资并购可能形成的行业垄断或寡头可能导致在该行业内的一些小规模优秀本土企业在与外资的血拼中从市场上消失,或者,一些有特色的企业无法进入该行业。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