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记者被抓事件频发调查:多因涉嫌受贿和诈骗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6日09:54  东方网
记者被抓事件频发调查:多因涉嫌受贿和诈骗
廉政瞭望2009002期封面

  本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本应守望社会良心和正义,可真真假假的记者让善良的人们感到迷茫:一些真记者怎么也敲诈勒索作奸犯科就像假记者,那些假记者怎么也被人当成真记者能领到“封口费”?

  部分媒体内部管理缺失,经济利益至上,职业道德丧失,秉持不当理念的企业和地方政府一味纵容,让真假记者的不法行为频频得手。

  如何让部分媒体从业人员复苏正义和良心,社会各界在期盼着……

  文/本刊记者 华山

    记者频频被抓

  2008年,记者频频被抓,以至于有人笑称2008年是“记者被抓年”。

  2008年年末,记者“出事”的消息不断刺激媒体人的神经,央视法制记者李敏被山西太原市检察院杏花岭分院以“涉嫌受贿”的名义从北京的住所抓走;《网络报》记者关键在山西太原采访时,被河北张家口警方以“涉嫌受贿”名义抓走;《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景剑锋被法院以受贿名义进行审判。把时间再往前推移,2008年1月,发生了辽宁省西丰县派警察以“涉嫌诽谤”名义到法制日报下属《法人》杂志抓记者的事件

  有人惊呼:作为社会正义和良心的守护者——记者到底怎么啦?

  其实,在2008年前,记者被抓被判刑的并不鲜见,原因大多是:诽谤,泄露国家机密,受贿,诈骗。中华工商时报记者孟怀虎案就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此案的审理判决曾一波三折。

  2007年4月19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中华工商时报浙江记者站原站长、中华工商时报浙江新闻中心原主任孟怀虎以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2年。而此前,法院先是以敲诈勒索罪判处孟怀虎有期徒刑7年,后因检察院抗诉,法院经重新审理后认定,在2001年至2003年期间,孟怀虎以发表批评报道曝光相要挟的手段,以收取顾问费、广告费或者委托调解费用等名义,向多家单位索贿共计人民币73万元,实际索得人民币63万元,遂以受贿罪对孟怀虎进行了改判。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近年来,记者被抓多因涉及受贿和诈骗。

  尽管社会各界对2008年末“涉嫌受贿”的记者被执法机关抓捕看法不一,有的认为执法机关有报复嫌疑,但一些法律界人士和媒体研究专家指出,从公开披露的信息来看,被抓的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的行为值得检点。央视法制记者李敏接受了采访线索提供者的20万,而此人是李敏所采访案件当事人的弟弟;《网络报》记者关键曾报道过张家口市蔚县的负面新闻,而蔚县宣传部曾于2008年9月25日、10月9日做了两个版的形象广告,文字作者都是关键。

  舆论监督是一把利剑,直刺腐败和黑恶势力,令贪腐势力胆战心惊,令百姓欢欣鼓舞。但一些记者利用这把利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为自己或者小团体谋取私利,让舆论监督利剑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垢。

  2008年,在矿难频频发生的山西,又一起记者领取“封口费”的事件令记者蒙羞。2008年9月20日,山西霍宝干河煤矿发生一名矿工死亡事故后,该矿负责人为隐瞒事实真相、封锁消息而向媒体记者及相关人员发放“封口费”,阻挠采访,引发了“封口费”事件。经新闻出版总署、山西省委、山西省政府查明,收受“封口费”的有4名持有记者证的新闻记者,《现代消息导报》地方新闻部副主任张军利同他人以收取干河煤矿宣传费方式收受1.4万元,《山西画报》杂志社朔州记者站站长徐有收受1000元,《山西科技报》副总编张士凯收受1万元,《科学导报》记者牛建黎以其弟弟名义收受1万元。同时领“封口费”的还有无记者证的媒体工作人员和假记者共计54人。

  四川某县委宣传部一位副部长说:“近年来,一些记者打着舆论监督的旗号,到地方来找问题,比如土地问题、环保问题,找到问题后就找企业或者政府,他们并不是要促成问题的解决,而是把发现的问题当成筹码,开出交换的‘价码’,动辄张口就是几万,让企业或者政府出钱做广告,有的干脆直接要钱,把钱装入自己的腰包。”

    媒体政府企业各方原因诱发记者违规违法

    地方政府新闻官自揭屡遭记者要挟苦不堪言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更多关于 假记者 诈骗 受贿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