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城市而言,发现新矿就是给了他们至少5年的喘息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还是要尽快地找到转型道路
《望东方周刊》记者张瑜 | 北京报道
“截至2008年底,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探获新增资源储量的潜在经济价值超过万亿元,平均延长矿山服务年限15年,稳定矿山就业职工60多万人。”
这是“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自2004年起实施以来提交的一份答卷。这个项目是要在有资源潜力和市场需求、但矿产资源保有可采储量不足的老矿山深部和外围,寻找新资源储量,由国土资源部牵头。
“到现在为止,新增资源储量达到大型以上的有35个,中型以上的有65个,在短短5年间取得这个成果是很难想象的。”项目办总工程师叶天竺说。
他透露,由于成效显著,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正筹备二期工作,“我们相信更多的矿区还蕴藏着巨大潜力,要继续找下去。”
老矿山危殆
在国务院确定的44个资源枯竭城市中,绝大多数是以矿业为主导或支柱产业的。其中辽宁阜新、安徽铜陵、河南灵宝、湖北大冶等城市,也是危机找矿项目的帮扶对象。
目前中国的主要矿业城市形成于解放初,绝大部分矿山的矿产资源储量都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出资调配地质队伍探明的。经过50年左右的开采,大批大中型矿山保有储量趋于枯竭。
“这些城市的矿业及矿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当地工业总产值多在3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90%,这些重要资源生产基地的兴衰不仅关系着当地的发展,还影响全国,在工业高速增长期,可能由于资源供应跟不上而造成结构性矛盾。”叶天竺分析说。
2002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已显现出工业高速增长对矿产的需求。一个突出的矛盾是,一方面我国在石油和铁矿方面的对外依存度都超过了50%,另一方面,中国的矿山企业却由于资源衰竭接连倒闭。
“我们必须要维持和保留重要矿山企业的产能,他们的技术力量是经过多年积累的,也有大量设备,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决不能浪费。”叶天竺说。
86位退休老专家出马
2004年9月6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63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规划纲要(2004~2010)》,随后由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及发改委联合成立了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管理办公室,主要针对煤、铁、锰、铅、锌、铜、金等18个主要矿种的国有大中型矿山企业。
在本质上,这是一项政策性扶持的商业性地质工作,由国家出资20亿,矿山企业和地方政府配套20亿。
项目办共聘请了86位退休老专家作为项目的监审专家,他们的年龄在60~70岁之间。“国家规定事业单位的人不能兼职,这个项目又很重大,难度也高,所以就聘请了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退休老专家。”叶天竺介绍说。
“这些老专家如果去企业干,一年五六十万都不成问题,可我们每月开2000元他们也愿意。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国家托付的责任。好多老专家拿到聘任书时都掉泪了。”
在叶天竺看来,这些经验丰富的老专家是取得成果的关键。在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正式立项之前,业内外都曾有过争论。“人家都开采了几十年,你们还能找出新的来?”叶天竺回忆说。
但危机找矿项目交出的答卷击退了这些怀疑。
海南的石碌铁矿是亚洲第一个富矿,品位超过65%,之前当地曾经做过工作,打过很多孔,都没有发现。经过危机找矿小组专家的分析,认为矿区仍有富矿,应该在盆形矿带的盆地。2007年,经过现场勘查,设定了1101孔,第一个孔打了139米深,富矿一下子出现了。
能救急,不能救贫
目前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的第一阶段工作基本已经完成。叶天竺介绍说,整个找矿工作分三个批次,一边调查一边找矿,也节约时间成本。
第一批调查完成800多个矿山,认定其中250个有潜力,立即开展找矿工作。截至目前,项目小组已经完成了全国1010个矿山,在确定的230个项目中,已有216个顺利实施,其余14个也已起步。
尽管成效不小,叶天竺却仍有担忧。“说到底,我们是来救急的,即使帮助矿山企业延长了几十年寿命,也是暂时的,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以大冶为例,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曾帮助其找到了2700万吨铁矿,但这要支撑整个大冶市的发展,还是杯水车薪;还有些则是二元结构所导致的问题,如河南灵宝,除去一些小型的私人的金矿外,最主要的金矿还是属于中金集团所有,收入与地方财政无关,所以即使在灵宝新发现20余吨黄金储量,仍然解决不了灵宝市的问题。
“对很多城市而言,发现新矿就是给了他们至少5年的喘息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还是要尽快地找到转型道路。”叶天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