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岛内专家解读“海西”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5日09:48  南风窗

  岛内专家解读“海西”

  本刊记者 钟岷源 发自台北

  5月初,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8日,总理赴厦门考察。而相关领域涉及7个方面的改革措施,于16日在厦门举行的“海峡论坛”上公布。

  福建于2004年初提出“海西”构想,历时5年,至今中央政府才真正允许给予财政和政策的优惠。核心原因其实只有一个:即着眼于两岸关系发展的大战略需要。无论是两岸经贸整合,或是未来的政治安排或部署,发展“海西”都具关键作用。

  正因如此,国务院高调支持的福建“海西”战略,引发对岸的热情和关注。本刊记者赴台采访岛内专家,包括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张五岳所长、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史惠慈研究员、台湾著名政论家、《新新闻》原总编黄创夏先生。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黄创夏:开放、交流、合作与互惠四大原则,一直是务实的台湾经贸决策圈的主流思考。

  1995年,厦门大学台研所最早提出“海西经济特区”的概念。当时台湾的经贸决策领导人徐立德、萧万长与江丙坤就非常重视。在企业界中,已过世的台塑集团创办人王永庆也积极推动。

  当时,台湾的经济建设委员会延续“亚太营运中心”计划,更进一步推出“经贸特区”政策,打算由台湾云林的麦寮工业区、延伸到嘉义海外的离岛工业区,扩展到彰化的“彰滨工业区”,以最靠近大陆的台中港当门户,推动两岸更进一步的经贸整合。

  该计划获得了时任台湾政府阁揆的连战的大力支持,连战打算在1996年台湾首次民选“总统”后,就大力推动“经贸特区”,和大陆的“海西区”遥相呼应,台闽共创双赢与共荣。

  李登辉甫当选就决定两岸经贸降温路线,在政治因素考虑下,在未知会连战、徐立德、萧万长与江丙坤的背景下,突然喊出“戒急用忍”,时任经济部长的江丙坤一度公开不认可,竟被李登辉以“冷冻”对待。

  在李登辉的“对抗”思维、政治主导经济的局面下,连、萧、江从此不敢再提“经贸特区”,相关的政策胎死腹中。

  张五岳:在马英九想来,只要有助于两岸和平,有利于两岸经贸发展的事,我想都会引起关注并乐观其成,尤其在经贸方面,所谓“经贸机会极大化,两岸威胁极小化”,大陆支持福建的“海西”战略,当然是促进两岸经贸合作的一次机会,所以,也会朝“极大化”方向处理。

  但从马政府的两岸政策的高度来考量,他们不会局限于闽台之间的交流交往,他们追求更大的空间,那是台湾与大陆这个层面,毕竟闽台关系不等同两岸关系。所以,从台湾的角度出发,以为台湾会把福建的“海西”战略视为当务之急,那是不符现实的。

  现在还要看“海西”战略的具体进展,马英九也强调两岸关系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对于福建的这个规划,台湾方面一定会研判其角色和功能,积极把握机会。

  史惠慈:大陆为福建出台这个规划,这是一个大方向,在台湾主流的反响还是很热烈的。福建举办的“海岸论坛”,也吸引了台湾各阶层很多代表参会,闽台之间商机无限。

  “三通”后的地缘人文优势

  黄创夏:2005年,江丙坤衔时任国民党党主席连战之命,代表国民党首次往北京进行“破冰之旅”,接着,连战成功访问大陆,“连胡会”之后,国民党方面才重拾被束之高阁已10年的“台闽双赢共荣”的思考,重新思考如何因应“海西特区”的发展。

  2007年9月,江丙坤在厦门开幕的海西论坛就提议:“海峡西岸经济特区条件优越,可作为两岸经贸正常化的起点与未来两岸共同市场的试办点。”江丙坤更具体建议可以从农业经济特区、产业经济特区、文化产业特区与金融产业四大特区做起。

  这样的观念,是国民党经贸方面的新主流思维。在江丙坤发言的前一年,2006年3月,属马英九嫡系的赖士葆与吴育升就联手举行“海峡西岸和平实验区”座谈会,邀请时任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董事长萧万长助阵。萧提出了“两岸经贸交流应以攻势取代守势”,在海西特区要求大陆给台湾更多优惠,建立两岸制度性交流及长期经济整合的契机。

  萧认为,福建省对于“海西特区”十分积极,台商可透过海西特区作为跳板,当成是前进长江、珠江三角洲的窗口,建立起制度性两岸经贸的模式。

  萧万长更指出,除经济事务外,海西特区也可以是大陆涉台事务之全方位“试点”,包含两岸通航、汇兑及人员交流等事务,都有最好的机会与互信,可以建立起两岸交流的制度与模式。

  当时,台湾还是陈水扁执政,但已能看出马英九对于若有机会执政,将要推动“台闽双赢共荣”的积极态度。

  张五岳:还没有“三通”的时候,福建和台湾,“相处很近,沟通很远”,现在“三通”了,闽台之间的优势,就如该省省委书记卢展工所说的“五缘、六求”的地缘人文优势就可充分发挥出来,比如农业的合作开发,两地纬度相近,台湾人73%祖籍闽南,这些与台湾合作的天然优势,大陆其他省份是没有的。

  两岸对峙的时候,福建地处前线,投资少发展慢,很多建设相对落后,近些年,他们的新思维新作为有利于两岸经贸发展互惠互利,并为闽台间的共同发展创造条件,应当正面看待。

  史惠慈:不可否认,两岸隔阂太久,一下子要做很快的动作,反而欲速不达,所以,从一个点上走下去,做好福建与台湾两个区域的合作,对双方有益,尤其现在大三通了,闽台的交流交往,应该有更多默契。

  “先行先试”

  黄创夏:马英九对于“台闽双赢共荣”不仅是态度积极,他早就付诸研究了。2006年11月,时任国民党党主席的马英九,就已责付替马英九规划政策蓝图的国民党智库,研拟海西区的相关政策,由马英九最核心政策幕僚苏起(现在的国安会秘书长)及高朗(现在的总统府副秘书长)当时所栖身的国民党智库“国安组”担纲。

  智库“国安组”在2006年11月,提出了江丙坤所鼓吹的“四大特区”方向。首先是建立“海西农业特区”,主要精神是运用台湾丰富的农业经济实务经验,协助大陆解决农业发展、农村建设与农民生活等“三农问题”。

  国民党智库建议马英九,在适当的时机,可以建议福建开辟“农业特区”,由台湾农会组织一群有经验的台湾农民,及相关配合组织负责投资与经营发展,并在成功之后,再将经验推广到大陆各农村。

  至于建立“海西产业特区”,国民党智库的思考是希望将这20年已运作成型的台湾出口机械设备与零组件到大陆,大陆经过加工组装再销往日本、欧美的既定“产业供应链”再升级。“海西产业特区”可以共同推动产业标准,加强研发,运用大陆傲人的基础科技结合台湾擅长的应用科技与商品化能力,将其定位成两岸的研发与制造基地,将福建发展成全球的电子、机械与化工产业之重镇。

  在服务业方面,台湾方面则是充满了“边缘化”的焦虑,因为大陆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许多服务业都将陆续对全球开放,而港澳又已经有了“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先行进入大陆取得先机。种种局面都对台湾的服务产业在大陆的发展很不利。因此,台湾方面希望大陆能在福建方面,特别对台湾服务业开放,以“海西服务业特区”,让台湾的服务业也有一席之地。

  至于文化交流的深化,加强台闽居民互信方面,国民党智库希望两岸合作,共同进行闽南语、闽南史之研究。更要借重“妈祖”信仰等研究交流,让血浓于水的优势发挥正面作用。

  如何能在金融服务业方面进行更充分的沟通?在“台闽共荣双赢”之下,寻找两岸都可以运作的模式,是国民党智库方面提出的最大难题。

  整体而言,透过“海西经济特区”,在台湾云嘉一带的麦寮、离岛与彰滨工业区相呼应,以台中港为门户,金马“小三通”当通道。台湾在马英九重新执政后,久违15年的经济思维又复苏了。

  张五岳:事实上,这些年福建的基础条件改善很多了,这为两边的产业对接提供了前提,除了传统的制造业,近年在IT、光电、创意及化工等行业和产业的对接和合作,也是相当有成果的,如今在服务业也有尝试,比如厦门的长庚医院,以及闽台间的金融合作,都在交流磨合当中。

  更为重要的是,中央政府在一些政策方面支持福建“先行先试”,这是非常务实的态度,有助于闽台之间的产业对接,大力争取台湾厂商进驻。而马政府拟推动的ECRA,不是一步就能到位的,因此福建省积极争取能成为台湾金融、服务业登陆“先行先试”的地区,同时,这种“先行先试”探索出来的不论是经验还是教训,对双方都是宝贵的。

  史惠慈:大陆和台湾都是WTO的成员,大陆对福建“海西”规划的具体政策,当然要在WTO的原则之下。但也必须看到,闽台两地的产业结构,有其互补的一面,台湾的技术、营销的优势,福建方面有能力有条件予以吸纳和对接,石化、汽车、光电等,与福建已有很好的合作和发展,当然,产业的对接只能是部分,不是所有的产业都可以对应,对接要追求双赢互利。

  此外,福建方面东接台湾的同时,还要尽力地拉动内陆省份,唯有这样,“海西”才称得上大战略大思考大作为,最终成为两岸合作的一个大平台。 

  台湾经济“马上好”?

  李  非   吴凤娇

  回顾一年以来马当局的表现,应该说较为注重民生,切实履行“以经济为施政主轴”的治台理念,特别是摒弃了陈水扁时期以政治诉求主导两岸经贸关系的错误做法,实行积极、务实和开放的两岸经贸发展政策。

  但总体看,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及岛内经济积弊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马当局未能实现“马上好”的预期目标,台湾经济出现大幅度衰退。

  病根在产业结构

  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台湾经济增长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去年第一、二季经济增长率分别为6.25%和4.56%。但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日益蔓延,全球景气趋缓对岛内经济的冲击日益加剧,台湾经济景气灯号从7月开始连续亮出代表衰退的蓝灯,显示岛内景气已步入衰退,经济形势严峻。据台湾“主计处”的统计,去年全台经济仅增长0.12%,为2001年网络泡沫崩溃后的7年来最低;同时预估今年前3季经济将继续延续衰退走势。

  根据台湾证券交易所统计,去年下半年台股市值蒸发12.62兆新台币,岛内股民人均损失143.2万。后来有开放大陆游客赴台、推动两岸“大三通”等重大利好政策的相继出台,股价才有所回升。岛内制造业从去年9月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到今年3月已是连续第七个月减产。

  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外需萎缩是台湾经济重创的直接原因。台湾是一个高度外向性的海岛型经济体,对外出口占地区GDP的65%以上。这种经济结构决定了台湾经济对外需市场的强烈依赖,因此在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台湾经济受挫程度远高于其它国家和地区。

  另外,作为台湾最大贸易伙伴的中国大陆虽然保持了相对强劲的经济增长,但大陆台资企业大多采取迂回方式将产品外销到美、欧市场,因此与岛内企业同样出现了出口下降、生产减速的现象。因此未来大陆台资企业应由出口导向型转变为内需导向型,只有这样,台湾经济才能充分分享未来大陆经济成长的红利。

  产业结构升级不力是台湾经济衰退的根本原因。台湾以服务业为主干、制造业占重要地位的产业结构,在1990年代支撑了10年台湾经济的稳定中速增长。但21世纪以来,面对迅速变化的经济形势,这种产业结构对经济的支撑力量已日益削弱。

  一方面,服务业由于岛内内部需求急剧萎缩、股市长期疲弱不振、金融经营体系不断恶化等原因而出现竞争力下降、增长裹足不前的状况,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年下降。另一方面,台湾制造业中,以半导体和面板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一枝独秀,其它高科技产业发展相对缓慢。而电子信息产业因研发投入不足,技术自主性不高,至今仍无法摆脱“代工”生产模式,无论在核心技术的研发还是在品牌和销售渠道开拓上都受制于美、日,无法体现高科技产业的高收益优势。

  因此目前台湾面临新一轮产业结构升级的挑战,如何强化服务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如何实现制造业产业优势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已成为台湾现有经济结构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复苏尚需时日

  面对台湾经济的困境,马当局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制定了一系列刺激内需的政策,主要包括:“加强地方建设扩大内需方案”、“爱台12项建设”、“因应景气提振经济方案”和“振兴经济新方案”,其中以后两套方案最引人注目。

  2008年9月通过的“因应景气提振经济方案”,包括“刺激消费”、“振兴投资、加强建设”以及“稳定金融、促进出口”等3个基本政策方向,内容涵盖照顾弱势、鼓励消费、促进就业、优惠房贷、加强公共建设、促进民间投资、稳定金融和股市、加强中小企业融资、拓展出口和推动租税改革等共10大措施、41项具体做法,预计将投入补贴和减税金额1226亿。

  2008年11月,马当局提出了第二波的“振兴经济新方案”,加大对经济的刺激力度,主要包括向台湾民众每人发放3600元消费券;4年投入4000亿进行全台轨道建设、公路建设、卫生下水道、老旧桥梁改建、农村再生与防洪治水建设;扩大中小企业新增投资和创业优惠,对其提供利息补贴,扩大外商对台采购;拟成立“中央都市更新基金”以推动都市更新。

  这两项方案的实施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提高消费需求和建立消费信心,扩大民间和外商投资,增加公共投资,但需注意的是,方案中的诸多治本政策,通常旷日费时,而且往往受制于非经济因素,很难马上达到预期效果。

  为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马当局着手采取一系列专门措施来刺激进出口,其中以4年投入85.32亿的“新郑和计划”最突出。“新郑和计划”以“分散出口市场、强力拓展新兴市场”为原则,主要目标是协助厂商开拓印度、俄罗斯、巴西、中东及东盟等5大新兴市场,近期达成今年出口成长由负转正的目的。该计划自实施以来,已创造了53亿美元的出口商机。同时今年第一季台湾出口金额呈逐月增加态势,表明该计划的出口促进效应正逐步显现。

  尽管马当局出台了种种拉抬经济的做法,但仅凭自身力量显然是难以突破困境的。有鉴于此,马英九上台执政后,对两岸经贸发展采取务实、理性、开放的政策思维,在大陆不断释放善意的推动下,采取了一系列开放两岸经贸往来的举措,以“活水”计划替代“鸟笼”政策。

  去年6月以来,两岸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迅速恢复了海协、海基两会的正式协商,建立了制度化的协商机制,实现了两岸“三通”,启动两岸金融合作;在经济方面,台商赴大陆投资限制放宽,包括提高投资金额上限至60%,简化审查程序,放宽台商投资大陆的产业类别限制;同时台湾还将开放陆资入台,促进两岸产业合作,一举打破投资领域长期呈现的只有台商在大陆投资的单向格局;另外台湾已将签订“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提上协商日程。

  值得一提的是,台湾目前的经济困境是岛内经济多年积弊爆发的结果。陈水扁执政8年,是台湾经济失去的8年。陈水扁在执政期间,一方面,以“台独”理念主导两岸经贸关系,不断强调两岸经贸开放“威胁台湾安全”,对两岸经贸交流设置重重障碍,拒不采取两岸“三通”和开放大陆游客赴台观光旅游等有利于台湾经济发展的措施;另一方面,以意识形态主导岛内经济政策,其执政重心不是围绕经济发展而是围绕政治斗争,致使财经政策摇摆不定,经济管理效率低下,短期性福利政策盛行。

  这种“政治挂帅”的施政政策,不仅造成岛内投资环境恶化,产业加速外移,岛外资本不愿进入,产业升级转型无法进行,财政状况急剧恶化;而且使台湾游离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潮流,在东亚区域经济整合中出现了“自我边缘化”危机,无法达成“亚太营运中心”的区域目标。经过陈水扁执政8年的空耗,台湾经济已是积重难返,经济发展的利基几乎消失殆尽。面对台湾经济的内患,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虽然马英九当局推动振兴经济的政策和措施,亦难以在短时期内提振岛内经济。

  而马政府把“拼经济”的希望过多寄托于大陆也不太切合实际。两岸协商、增加直航班次和游客人数等费时费力,很难一蹴而就。台湾的心态也需要调整,以银行业为例,一方面台湾银行要求在大陆享受“超外资待遇”,却不愿在经济上对中资银行入台比照办理,又不愿在政治上承认“超外资待遇”等于“国民待遇”,大陆方面很难全盘接受这样的条件。另一方面,民进党指责“小从陆客团是否来台,大到未来台湾股市能否上涨、台湾产业能否发展、乃至台湾人民能否就业等等,都愈来愈看中国脸色”,有损“台湾主权”,无异于“逐步投降”,考虑到台湾的政治生态,此类指责的政治后果是马政府不得不认真面对的。  

  (作者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博士)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马英九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