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SMG深度105专题 > 正文
夏国美:不合适宜的“性公园”
【演播室1】
非常道,非常人物,非常观点。
不久前,重庆美心集团做了一件引发众议的事情:他们在重庆繁华的洋人街耗巨资修建了一座"性公园",尽管这个公园声称是要正当地传播性文化,但还是招来了众人的讨伐,被认为是格调低俗。迫于舆论压力,重庆市日前关闭并拆除了这所公园。但此举又引来了新一轮的争论,那么,性公园该不该拆?正常的性文化传播应该在界定在什么范围?今天的《非常道》且听性教育专家、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夏国美的独家观点。
【VTR+字幕】(重庆性公园照片)
张贴裸体人像 介绍国外性文化
重庆“性公园”引发广泛质疑
5月16日,“性公园”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下被拆除
夏国美:我觉得由重庆的性主题公园引发的争议,其实它是反映了近几年来中国社会对这个性文化、性教育、性道德领域的争议的集中反映。其实这种争议不仅仅表现在学术界,在媒体、网络和大众之间反应也是非常激烈的。
【字幕】
夏国美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长期研究性伦理问题
不合时宜的“性公园”
【VTR+字幕】(重庆“洋人街”+性公园照片)
“性公园”五一试营业
引来万人参观
(街访:大意为觉得不合适,应该拆。)
“性”怎能放在公园?
最重要的我认为是有一个场合、地点和时间的区分。你比如说,有一些东西你必须放在室内,然后是要到一定年龄限制的观众才能看的。如果你不分场合,你把本来可以放在室内,有一定年龄限制观众进入的这样一种东西,放到大庭广众,甚至放到公园之中去展示,那这里面它可能最后的结果就超出了你原来的预想。我们都知道,公园是人人都可以进入的一个地方,包括儿童,如果就在公园展示一些不适宜少年儿童看的东西,那作为成年人、作为父母、作为学校老师,肯定会产生很多的担忧。他如何面对孩子的疑问?如何解释他们所看到的东西?如果说你认为这是一种教育的话,教育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也有一个手段和方法的问题。就是说对多大的孩子、多大年龄段的人,应该讲一些什么、说一些什么,这我觉得是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当中完成的事情,而不是社会教育完成的事情。
【VTR】电影《庐山恋》接吻画面
如何看待性文化?
我们都知道中国经历过谈性色变的年代。在那个年代,性总是与黄色、淫秽、下流、低级联系在一起。在家庭当中,父母和子女是绝对不可以谈性的,即使是夫妻之间也是讳莫如深,感到很羞耻。那么这个现象就是导致了中国性教育的长期的空白,也造成了一些人的人格的扭曲和心理的疾病。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中国价值多元取向的形成,之后中国人在性的问题的谈论方面,已经不再那么羞羞答答,应该说有些人已经在勇敢地追求性的权利和性的平等,可以认为这是一种进步。
(VTR:小发廊画面)
但反过来呢,因为近几年来出现了这样一种倾向,就是性自由和性权利的被滥用,性交易行为的不断增多,以及性病、艾滋病的出现,人们对性的问题又陷入了一个新的困惑和烦恼,比如说你到底怎么看性文化?性文化到底应该怎么样传播?到底怎么样开展性教育?还有就是在性的问题上,它的淫秽性、它的艺术性,它的界线到底该如何把握?
【VTR+字幕】(重庆性公园照片+洋人街人群画面)
重庆“性公园”2009年4月开始建设
占地1000多平米
原计划“十一”正式开业
门票高达50元
性文化为何被商业化?
其实现在,我们在性文化传播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一个被商业化的问题,被恶俗化的问题。因为商业它们的目的,唯一的一个目的,就是盈利。它可以借着各种各样正面的幌子、旗号,来掩饰自己要赚钱,或者叫赢利的目的。目前我们国家性教育已经开展了20多年了,但是在这方面教育的步子还是迈得很小,这个小就给了一些商家利用的空间。现在这个社会太多的性的商业炒作,炒作得非常的低俗,非常的令人恶心。而反过来我们正面的一种性文化的弘扬和传播显得就非常的薄弱,可以说在很多地方你见不到它的踪影了。你所看得到的其实是一般老百姓他们也不愿意看到的东西,或者说做为一个学者,我们也不乐意看到的东西。因为我们并不认为这样的一种“开放”,能够真正地引导中国民众、中国的青少年,走向健康的未来。
【VTR】都市人群、夜生活、艾滋病人群干预的画面
性观念开放的恶果
我们国家从1979年出现第一例性病,一直到90年末期这20年增长速度是非常惊人的。还有就是艾滋病,我们看到的是全球艾滋病的形势已得到了控制,但我们中国的艾滋病只能说是上升的速度有所减缓,但是还是在不断地上升,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性观念的一种多元,自我保护意识的不强,但是更多的是性的多性伴的现象的出现。你说这样的一种价值观念、这样的一种文化观念的形成,是怎么造成的?因为现在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网络的世界,网络给年轻人打开了眼界,然后社会很多商业化的性的炒作,推波助澜,让人们误以为这个社会就是性可以开放,性就是一种自由的行为,可以随心所欲,你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VTR】网络、报纸对重庆“性公园”的批评
政府还应该做什么?
从政府的角度来说,不仅仅是因为民众有舆论了,然后我们就把这个公园关掉,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就是说我们要看到,既然会发生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就要考虑如何避免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你不去占领这个阵地,商业文化就会来占领。商业文化不是都是不好的文化,但是你要看到商业它总是与利润紧紧梱在一起的,而且后果也是不言而喻的。我最担心的是,问题一出来之后,我们干脆以后,下面的性教育也不能做了,艾滋病宣传教育也受到阻力了,以后把这一类的教育全都归成为黄色的、下流的,这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政府层面加大力度去推广先进的性文化,来弘扬我们民族原来优秀的性文化,我觉得这个是政府应该去做的。
【演播室2】
说到这个性教育的问题,前两天我也注意到一条新闻,
【性文化展:性文物最多 观众最少
南方都市报】
就在“性公园”刚刚试营业的同时,5月1日,2009中山首届世界性文化展开幕,有1000余件性文物展出。不过市民的冷淡反应出乎主办方意料,每天接待量不超500人,门票也从原先的25元跌到10元。您瞧,严肃的性文化展览没人看,有低俗之嫌的“性公园”倒是人头攒动。看来,这有关性知识的教育、性文化的传播究竟该怎么做,还得要专业人士好好考虑考虑。
好,今天的《非常道》就到这里,接下来是《说旧闻》。
编导 王晓明 摄像 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