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科技部部长万钢:我就是想回来激动一把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1日17:23  外滩画报
科技部部长万钢:我就是想回来激动一把
科技部部长万钢

  万钢是35 年来中国第一位出任部委正职的党外人士。从归国学者到科技部部长,“学而优则仕”,万钢只用了7 年。他曾任同济大学校长,学校里熟悉他的人都称他是一名低调、埋头做实事的“帅才”。而在老朋友、摄影家王小慧眼里,他幽默机智、知识面广,“就是一个率真的人”。

  文/ 李卉

  出任中国科技部部长后,万钢很忙。每天早上6 点他不再游泳,这个坚持了数十年的习惯,如今改成了跑步3000 米。“在跑步机上跑。”他说。

  七月的一天,万钢早早赶到人民大会堂,参加全球智库分会论坛,一场辩论紧接着发生了。

  “一开始,有人把氢能源描绘成未来的希望,氢经济显得如此宏大。但现在看来生产氢能源本身要消耗大量的资源,成本太高,捕捉碳离子谈何容易?”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说:“我知道肯定有人不同意这个观点,我们可以辩论啊。”

  张国宝抛出来一个甚为有趣的话题,但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在会场引起“化学反应”。

  又过了一会,作为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上台演讲。在谈及新能源话题时,他“接招”了——“我并不是一个氢能源的鼓吹者。但作为一个工程师,我认为氢是如此特殊的载体,只有它能够促成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转化,从而使碳的低排放转向零排放。”

  “也许,氢能源真正投入应用要等到三五十年之后, 但面对未来我们必须有超前布局的勇气。”他接着说,“每一次经济危机,肯定都会带来一场技术革命。”

  这样面对面的辩论,在论坛上并不多见。“大家喜欢您,就是因为您的真性情吧。”在一次访谈节目中,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崔永元曾当面问万钢。

  “他就是一个率真的人。”万钢的老朋友、著名摄影艺术家王小慧告诉《外滩画报》。

  作为35 年来第一位出任部委正职的党外人士,万钢的一举一动尤其受到海内外的关注。在他的部长办公室里,悬挂着一幅狂草——“道法自然”。

  他下过乡、进过厂,出过国。作为国际汽车业的翘楚,在奥迪公司获得德国当地政府颁发的十字勋章后,2000 年,万钢受邀回国,开发新能源汽车。他又出任同济大学校长,先后被人称为“万老师”、“万院长”、“万校长”。

  从归国学者到科技部部长,“学而优则仕”,万钢只用了7 年。

  在同济大学,熟悉万钢的人都称他是一个低调、埋头做实事,并善于组织管理的人,是一名“帅才”。而在老朋友王小慧眼里,“他幽默机智、知识面广“”,很人文的”,而且“非常有人情味”。

  “我就是想回来激动一把”

  王小慧和万钢是在德国留学期间认识的,但“那时我们接触并不特别多”,王小慧回忆说:“我记得万钢很活跃,喜欢组织留学生们一起活动,最多的就是放电影给大家看,看《黄土地》之类的,每次看得都很激动。”

  “万钢的太太很会做蛋糕,”王小慧说,“回国以后,一些老同事、老朋友,多年来还是保持到他家吃蛋糕的习惯,德国风味的蛋糕,好吃极了。”而万钢的女儿弹得一手好钢琴,万钢“本人也很喜欢古典音乐,擅长指挥”。

  不过,在王小慧的记忆中,万钢最出彩的一次指挥,却没有伴奏——“那天是同济大学百年校庆,学校请来了很多杰出校友。场面十分盛大隆重,连德国前总理施罗德都来了。”“ 但到了众人高唱同济校歌时,忽然发现喇叭坏了。”

  所有的校友都已经起立,“场面显得有点尴尬”,王小慧说:“这时,万钢很镇定地走了出来,他提议大家一起清唱,他来领唱兼指挥。”

  “谁都没有想到,清唱的效果反而很好。”王小慧承认,那一次,她才真切地感受到这位老朋友身上那种泰然自若的气势。

  回国后,王小慧和万钢的交往越来越多。在同济大学,除了电动汽车实验室,万钢还专门开辟了一个新媒体艺术中心。“做校长是很忙的,但我经常看见他会带客人们来工作室观看我们的摄影作品、艺术品,这挺不容易的。”

  2007 年5 月11 日,万钢被任命为中国科技部部长。当天,王小慧荣获了“德中友谊奖”,德国驻华领馆为此专门举行了招待会。“当时,我担心他太忙。但没有想到,他听说后马上就来出席了。”这让王小慧非常感动。

  这也印证了崔永元所说的“万钢很恋旧”。很多次,万钢都会回忆起自己在吉林东沟村下乡时的经历:“我这一生都感谢东沟村那些乡亲们,人心换人心的道理我是在那时才有了体会。我在那里塑造了自己的性格,奠定了我对待人生的基本态度。”

  王小慧还为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当年万钢下乡时,几位当地农民在田地里休息,听广播里说“西哈努克亲王受到中央领导接见,并在钓鱼台国宾馆共进晚餐”。大伙就在田地里猜想,“国宴会吃些什么”,有个农民说:“国宴就是猪肉炖粉条,让你吃个够。”几十年过去了,万钢仍然没忘记那些老乡。于是在他当部长以后,他请所有下乡的弟兄和老乡一起在钓鱼台国宾馆吃了一顿国宴。“这故事让我太感动了,能想到就已经够细心,够念旧,够有人情味了,但他不仅想,而且去做。”

  在德国,万钢照样恋着中国。

  德国的大学有一个传统,拿到博士学位的人都要游城一周,最后在城市的中心广场发表讲话。万钢毕业时,他的德国同学们还专门为他做了一辆小车,前呼后拥。在中心广场演讲,他说:“我要让中国的汽车工业,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第一名。”

  2000 年,万钢回国了,走的那一天恰好是圣诞夜。而他工作过的奥迪公司,还为他保留了职位和办公室,这一留就是5 年。

  在德国,万钢被公认为是“汽车界的十大精英”:1985 年到1991 年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万钢开发了一项降低汽车噪音的技术,并因此获得了德国当地政府颁发的特殊功勋十字奖章。

  1991 年,博士毕业之后,万钢进入了奥迪公司工作。10 年间,他几乎接触了汽车企业的各个环节,先后出任技术开发部的工程师,生产部、总体规划部的技术经理。他的年薪早已高达数十万美元。

  万钢的博士导师迪茨教授对他的评价是:“一位务实而擅长逻辑思维的科学工作者,他所主持的工业课题从科学研究的方法出发,在工程科学知识解决实际技术问题方面,达到了应用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谈到回国的原因,万钢的回答很简单:“我就是想回来激动一把。”“我不是激流勇退,而是激流勇进。”而那个令万钢“激动”的产业,便是中国的汽车工业。

  “我开车很野的”

  上海人万钢,开起车来像个东北大汉。“我开车很野的,上来就是最大油门。”他笑。多年前,还是在吉林东沟村下乡时,万钢就当过拖拉机手。

  但回到同济大学,万钢开车却开始变得“无比小心翼翼”,“每开一步都很小心,就如同面对的是一个初生的婴孩。”这是因为,他所开的是同济汽车工程学院的宝贝——燃料电动车“超越一号”。

  2000 年,同济大学办公楼的一间办公室外,挂上了“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的招牌。“刚开始研究燃料电动车时,有人和我打赌,说只要车子能骨碌起来,就算我赢。” 万钢回忆说,“那么庞大的电池,就算塞进小轿车也非易事。”

  在欧洲汽车界浸润多年的万钢,意识到“中国汽车产业可以跳跃式发展,新能源汽车就是一个切入口。”

  “在传统汽车业领域,各大跨国公司的技术已经发展到非常高的水平。如果中国从零开始做内燃机汽车,势必会碰到一些知识产权的问题,新能源汽车完全可以避免这些。传统汽车我们落后国际先进水平20 多年。”早在回国前,他在写给科技部的一封信中这样提到。

  回到同济大学,拿着100 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万钢开始了“新能源汽车资源调查项目”,主题是:在全球现有资源条件下,中国如何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和开发。凭着这份详尽的调查,万钢把国际汽车工业的问题、国内的情况全摸了个透,也为电动汽车专项作为国家863 计划重大专项打下了基础。

  当时国内燃料电动车的电池研究试验条件很差,还是把上百瓦的一排排灯泡作为负载。把开关打开,氢气开始进来了;再打开一个开关,空气进来了,灯泡亮了,燃料电池就算发电了。这和车用电池完全是两码事。

  万钢在德国奥迪的同事很不理解,“这么差的条件,如何展开科研?”

  万钢却知道真正价值所在,“我们的团队是德国无法比拟的。”他的这支团队几年来都没有放过假,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加班加点干到午夜一两点是常事。

  “我们的4 年就等于人家的8 年”。为了赶上国外同行,万钢的科研项目组把目标定得很高。他几乎每天都去实验室,从外地出差回来,第一站必定是实验室。

  那时候实验室里冬天没有暖气,就备了很多军大衣。经常是到了凌晨两三点,为了某个零部件的调试,大家都不愿走,裹着军大衣在一旁盯着,其中也包括万钢。

  克服了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万钢和他的团队仅用一年时间,就试制成功了第一辆燃料电池原型车。尽管这辆车比普通的桑塔纳重300 公斤。“但我把它开动了。”万钢说。

  同样在德国留学过的同济大学老师倪计民很赞成“万校长”的科研风格:“万钢在办学、科研观念上很超前,他一向主张大学教授最好有工程或者公司背景,而且特别重视人的实际能力。”

  在同济大学还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段子”,表明万钢和他的同事们对“超越一号”究竟宝贝到何种程度。有一次,司机驾着“超越一号”在同济大学校园里测试,发现前方路面有一根树枝,万钢深怕树枝把车表划伤,便特意下车将树枝捡开后,才继续前行。

  随后“超越二号”、“超越三号”样车相继出炉,上海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储备阶段画上了句号。

  2006 年,“超越三号”参加了在巴黎举行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汽车大赛,结果在燃料电池组比赛中超过通用、福特、日产和米其林等汽车巨头,总成绩与奔驰基本持平。而且在氢消耗、低噪音等单项指标中名列第一。当时的中国驻法大使赵进军很激动,因为他当大使多年,在这种科技类的比赛里,他第一次看到中国人参与并有出色表现。

  “此后,世界上一谈到电动汽车,必谈到中国。”万钢在一次报告会上骄傲地宣布。

  “什么是最酷的科技?”

  万钢口才非常好,很有感染力,熟悉他的同济师生们都知道这一点。一谈到汽车,他的思维似乎更加敏捷。

  不过,当上科技部部长以后,万钢正在努力克制自己“少谈汽车”。有一次,有人送他一幅漫画,漫画中的他正坐在新能源汽车上,他看后马上笑道:“除了汽车,我们国家还有飞机、高铁呢。”

  对于被冠以“喜欢谈汽车的科技部长”这一称呼,他谦和而礼貌地表示,“恳请大家谅解我的汽车情结”。

  2007 年,万钢刚担任科技部长不久,他应邀参加大连达沃斯论坛。在一个小型会议上,众人第一次见识了他的滔滔口才。一位外国主持人问在场所有的嘉宾:“什么是最酷的科技?”

  万钢的回答与众不同:“在城市里,你坐在家里,用手机打电话遥控一下,家里的空调就开了,然后电饭煲就点着了,这是最酷的技术;但在农村,那里的人养牛养羊,燃料都成问题。如果把沼气池建在了塑料大篷里,塑料大篷吸收了高原的阳光,产生了沼气,沼渣又可以用来种菜,这样一套设施不但解决了农民的燃料问题,每年还能为农民创收上千元,所以对农民而言这就是最酷的技术;而对于乡村的孩子们来说,一台千元计算机,就是最酷的科技。”

  一年以后,在奥运会上,作为科技部长,万钢确保奥运公园里的300 多辆电动汽车,完全实现了零排放,“在奥运会历史上,这是第一次。”他接着说:“另外,奥运场馆的水是百分之百地重复利用,奥运的雨水收集率达到80%,奥运村里运动员的热水是太阳能的,运动员用的空调是地热的,这也是最酷的科技。”

  万钢的健谈也让和他相处的人感觉很轻松。“和他在一起,你肯定不会觉得自己是和一位高官在一起。”王小慧说。在万钢身边感受“轻松”的,还有科技部的工作人员。

  因为一个人在北京,没有外事活动的时候,万钢一般会到科技部的食堂吃饭,吃他一直钟爱的鸡蛋炒饭。看见之前有问题要跟他讨论的同事,他会招招手,“小张、小李”地叫过来,边吃边聊。对方刚吃到一半,他就已经放下筷子,饱了,“没关系,你慢慢吃,咱们接着聊。”最初的日子,大家对此还有点尴尬,有点诚惶诚恐,但时间久了,有人开始感叹:“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多年前,万钢在奥迪主管过油漆车间。当时油漆车间有2000 多名员工,万钢把他们的生日记下来,一到有员工过生日,他就会拿着两瓶啤酒到车间和那人干一杯,有时甚至是拿一瓶啤酒,你一杯我一杯。“你理解、尊重别人,别人也会理解尊重你。很多人说德国人很骄傲,不易相处,其实还是这句话,人心换人心。”

  长年在德国留学和工作的经历,使得万钢比较“open”,有一次,他接待了慕尼黑市长,在晚宴上,大家都很喜欢一道菜——大龙虾。宾主皆欢之际,他忽然提议大家一起照相,“照片上所有人都打着手势,扮成龙虾状,那张照片看起来真可爱。”王小慧说:“反正,他是一个活得很率性的人。”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外滩画报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万钢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