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常州发展的最大机遇。
当改革开放之风初起,常州便与苏州、无锡一道,共同探索创立了乡镇企业大发展的“苏南模式”。经历了苏南模式的鼎盛和淡化,上世纪末以来的10年间,常州经历了脱胎换骨的经济转型历程。与其他外向型经济主导的其他苏南城市不同,在折中与调和中,常州走向了旧苏南向新苏南转型与嫁接的道路上来。
民营经济最终成为了常州经济最活跃的力量。自2004年始,民营经济的比重已超过了60%。用常州本地人自己的话说,民营经济如今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
周邦旧邦,日新月异,何以?其必言:敢为天下先,自强不息,创新不已。
常州市委书记范燕青说:科技创新是常州发展的最大机遇。对一个民间经济活力得以释放的城市而言,这意味着未来的无限可能和想象。
民企三分天下有其二
在常州市武进区遥观工业园,今创集团的9层大楼可以说是标志性建筑。
今创的董事长俞金坤在1988年创业的时候,还只是一家小企业。今创集团董事长助理程锡良对《中国改革》提及当年还很感慨:一台注塑机是小型号的,30平方米的旧厂房也是租借的。生产的只是列车上的塑料窗帘钩、塑料钟壳、衣帽挂钩、接线盒等小产品,价值最低的仅两毛钱,最高的也就20元。与他的前辈们一样,不辞辛劳的俞金坤不断地“以小产品引来大产品”,终成全球最大的轨道交通内装企业。
但这并非故事的全部。2002年,常州轨道车辆牵引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完成这“二次创业”的是俞金坤的女儿和女婿。在今创的经历让他们意识到,“应该发展科技含量更高的业务”。成立不过七年的常牵已是全国轨道交通行业中技术先进、加工能力最强的企业之一,而且是这一领域里不多见的“民营面孔”。
“这是很能干的一家人”,知道今创和常牵的人都会如此评价。按行内人的说法,正是这两家企业“引领常州100多家轨道交通配套企业一起发展,并使这个产业成功晋升‘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成为常州市第一个国家级出口基地”。
这已不是一两家民营企业成长的简单故事了,它彰显的是整个常州民间创业、民营经济的活力。回顾起来,常州民营经济的发展主要有两个来源。
一是对乡镇企业的改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的经营机制出现弱化甚至退化趋势,从1 9 9 7年起,常州市开始对乡镇、乡村企业产权制度进行改革。1 9 9 9 年改制率达到95%,那是一个常州民营企业大发展的重要年份。通过改制,常州民营企业在数量上和规模上有一个大的发展,而转制也使民营企业的活力得到释放,涌现出了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和支柱企业。
另一个就是国有企业改制。从1993年开始,常州市逐渐开始围绕建立企业制度和优化治本机构,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改革通过重组、破产、关闭等方式,很多国企变身民企。
应该看到,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市委、市政府的推动是分不开的。
2003年,为了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常州市出台了提升提速发展民营经济的若干意见,从舆论导向、政策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环境营造等方面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2004年,常州市明确提出把发展民营经济放在第一位,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着重提升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
在当地政府营造的亲商环境下,这里的新苏南模式已经与温州模式越走越近,民间的张力得以释放并形成涌流。
“2004年,常州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产值、销量、利税就分别占到该市水平的65.6%、65.5%、61.3%。民营经济名副其实地成为常州的‘主体经济’,成为常州富民强市的重要支撑。”常州市委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黄四清对《中国改革》介绍。这让常州人感到无比自豪。
在常州,经济危机的寒流也未减退来自民间的创业的热情,今年1-7月,常州市新增私营企业5241户、个体工商户20907户、个私注册资本133.40亿元、从业人员8.20万人,同比分别增长17.3%、41.7%、13.6%和24.9%。
民营经济的活跃, 其必然结果便是“藏富于民”。在这里,一个小职员却能开着宝马上班,因为“家有产业”。“农村的消费能力很惊人的,横林镇上有个酒店,餐饮收入在常州都是前几名”,武进区横林镇党委宣传委员闵显俊说。
产学研一体化:一座科教城的承载
当中国以最快的速度成为了世界工厂的时候,人们终于发现,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要真正成为无可争议的全球制造业基地,真正要取决于当地民间经济活力的激发。创富的冲动,创业的激情以及创新的强烈愿望, 全部来自民间。在苏南,制造这一切繁荣的主力来自乡村的精英。
这里的乡村精英所创造的民营企业无疑是支撑常州城市经济活力的庞大力量。
然而, 在经历了粗放型发展后,与全国的大多数民营企业一样,它们如今正面临着“青春断乳期”:民营企业相对分散,科技含量不高,技术相对落后,资金跟不上。
对企业迫切的创新需求, 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科技创新是常州发展的最大机遇。
“常州5万家民营企业在新一轮创业中,渴望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自身的‘脱胎换骨’,但面临高校、人才、科技资源紧缺的制约。”范燕青说。
而与企业需求迫切相对的另一边,却是长期以来,我国研发机构的科研成果找不到“出口”,科研力量和企业之间总是难以找到平衡点,要么技术难以对接,要么资金缺口大。
产学研一体化—— 这是渴求大发展的常州选择的一条创新转型之路。
2005年12月,一个全新的设想出炉——把“常州大学城”扩大为“常州科教城”:在已有院校的基础上,引入研发机构,和常州全市5万家民营企业进行对接。
2006年11月,中科院在常州签约,正式建立“先进制造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这也是其与地方合作的全新里程碑。目前,中科院共有12个中心在常州落户,常州正式成为它的重要技术转移中心和成果转化基地。
为了吸引中科院到常州设立研究机构,市委书记范燕青在三年间多次拜访中科院,连中科院的人见着他都忍不住说,怎么又见面了。“他还给自己定了个规矩,每个星期要看10家企业。”连续5年,范燕青每年都亲自带着浩浩荡荡、上百人的企业家队伍“南征北战”,“东转西移”。“市委书记亲自带队到大院大校大所去,这在全国并不多见”,黄四清感叹。
应该说,在长三角地区,作为地级市的常州没有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吸引力,甚至与苏州、无锡比起来,它的知名度也似乎略逊一筹。但这里有的是诚意和一种自觉的紧迫感。
加上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北大众志产业基地等,如今已经有30多个国内外科研机构、企业研发中心等落户常州科教城。
车出常州城区,南行,不过半小时,便进入科教城。
王亚雄以浓重的安徽口音,向《中国改革》介绍起常州机械电子工程研究所的活力。这家2007年由常州科教城管理委员会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组建的研究所,主要是立足常州,辐射长三角,大力推动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先进材料技术、能源技术的发展,重点从事企业需求调研、技术工程化和产业化工作。“目前有30多位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科技人员参加了项目的合作研发,其中14个研发项目已启动,为企业研发的6项新产品可能会带来上亿元的经济效益。”
在科教城,记者听到了一个新词:“铭赛速度”。2008年3月,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签约常州。4月,成立了注册资金30万元的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7月,公司被两家风险投资公司看中,注册资本很快变更为3000万元人民币。
“依托哈工大的高新技术,主要生产工业精密自动化装备及机器人产品”,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张胜博向《中国改革》介绍说。
在常州,“产学研一体化不是一个口号”。常州科教城没有重复地方引进高校院所,圈地-盖楼-买设备-“招兵买马”-找市场的程序,而是“逆向思维”,找市场、合作企业-“招兵买马”-盖楼。这被总结成“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既吸纳了外来资金和要素,活跃地方资本,同时还带来了多元文化”,常州科技局副局长陈建新介绍。
今年初,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视察常州科教城时高度评价:“常州的路子走对了!”
持续的科技储备
在当地的官员看来:国内的产学研之所以搞得不成功,是因为没有把企业推向前台,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在这里, 被强调最多的便是“让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
范燕青曾多次表示,“常州政府职能就是搭好平台,提供服务。但主要还是靠他们自己。”“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主要起到了消除信息不对称,提高合作信任度以及降低合作风险的作用。”陈建新告诉《中国改革》,企业才是市场竞争的真正主体,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常州市政府的工作不过是把企业推向竞争的主战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常州市每年投入的研发的经费增幅惊人。2003年,常州科技3项经费支出为1400万元,而由于实施科技经费投入3年倍增计划,2006年这个数据达到1.12亿元,占当年常州市一般财政支出的3.11%。2008年,常州市财政预算更安排专项资金3.99亿元用于科技。
随着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确立,常州企业的创新能力也得到极大的发展,2007年, 96%的研发机构设在企业,90%的科研投入来自企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达到56.12亿元),6 1 % 的发明专利申请出自企业。
常州企业家在科技投入的魄力甚至曾让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心生“感动”。
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常州科教城管委会副主任王晓光提示记者看他名片的背面,背面写着他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的职务。原来他是受到常州人才战略的吸引,到这里来挂职的。
王晓光享受的是常州实施的“金凤凰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政策——对大院大所来常州科教城搞研发的高层次人才,每月给予2000-3000元的生活补贴和奖励。对于海外领军型人才,政府则给予60-300万元资金投入,3年内免费提供100平方米办公用房和100平方米住房。
在常州科教城,记者听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科教城原本没有咖啡馆,副市长王成斌知道后,要求立即在3天内引进,“因为在国外待过的人更习惯喝咖啡”。
这些细节的背后是常州人苦心经营的细致。“去年吸引的海归人才550人,今年上半年就超过300名了”,黄四清介绍。
先是集聚全市的科技资源,而后集聚全国科技资源,并正在集聚国际科教资源。
“常州大力发展产学研对接,首先是为了弥补常州多年来科研基础薄弱的‘洼地’,这个政策跟领导人的视野不无关系。‘ 弯道超速’,危机也是转机,常州的创新战略如果实施得好,就会实现经济转型,后来居上。”王晓光说。
“产学研57个项目2008年产值20多个亿,对经济的直接推动并不大。但相对于招商引资的增量,科技是存量,从长远看,通过招科引智和持续的科技储备,就可能出现爆炸性的增长。”常州科技局科服处处长刘敏对《中国改革》说。
在这个问题上,常州人自己显然看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