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以创新之心眺望2049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2日14:12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引子:

  站在共和国60岁生日的阶梯上,眺望未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将竣工时间表锁定2020年的一批量级庞大、撼动人心的大工程:

  填海造地,“新领土”上锻造新产业;新卫星发射场、新空间计划,中国“新空间”不断拓展;清洁利用,封闭循环,中国“新能源”产业升级;立体“新交通”、生态“新城市”,奇迹正在实现。

  梳理一份在建大工程名单,一个国家急切的强国梦想、不断积累的“家底”和信心十足的“大手笔”,跃然而出。

  大工程,是今天送给未来的礼物,也是今人给后人的精神传递。

  下一个10年的中国图景,已经从我们手中展开。

  以创新之心眺望2049

  我们希望沿着这份科技发展战略路线图,在共和国庆祝百岁的时候,把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降到20%以下

  文 | 路甬祥

  当今世界,正处在科技创新突破和新科技革命的前夜。

  正在经历严峻金融危机的世界,必将促进和加快科技突破与新科技革命的到来;而对于走过60年峥嵘历程、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中国来说,面对可能发生的新科技革命,再也不能错失机遇。

  现代化的历程,本质上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历史。回顾来路,我们看到,科技革命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命运。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实现腾飞的国家,率先进入现代化行列。近代中国屡次错失科技革命的机遇,从历史上的世界经济强国沦为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饱受列强欺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整整一个甲子,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科技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创新能力呈快速提升趋势。

  在我的青年时代,还曾目睹工厂里使用天轴传动;而今天,我国的超超临界机组、超高压远距离输电技术,以及桥梁建造、高速公路、高速轮轨铁路等技术,都有当年无法想象的进步。

  但这其中也有遗憾---我国科技总体上还没有走出跟踪模仿,原创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化比例还比较低。目前,我国对国外技术的依赖仍在45%以上,而美国、日本只有5%。几个月前,中国科学院发布了《创新2050:科技革命与中国的未来》系列报告,我们希望沿着这份科技发展战略路线图,在共和国庆祝百岁的时候,把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降到20%以下。

  可以这样说,如果依赖引进技术,解决小康是可能的,但是要建成中等发达国家则很难;而要位居世界前列,没有足够的自主核心技术,则基本不可能。

  在今后的10至20年,很有可能发生一场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我们必须有所作为,以更多自主创新成果为民族复兴铺路奠基。

  从历史经验来看,科技革命的发生,总是由现代化进程的强大需求所拉动;科技革命的“爆破点”,总是出现在那些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最强烈,在教育、人才和科技创新有准备、有积累的地方。

  英国工业革命有两大突破,一是蒸汽机,另一个是纺织机械的自动化。为什么会在这两个方面突破?当时英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市场,一针一线的生产方式提供的商品太少,对纺织生产自动化有迫切要求;同时,生产发展对动力、能源的需求,大大超出当时以人力畜力为主的动力供给能力,当然牛顿力学体系为机械设计奠定了科学基础,蒸汽机就应运而生。

  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最近30年,我国的科技能有如此大的飞跃。我想,其一,中国拥有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没有的强大需求,这种需求对科技创新的拉动力惊人;其二,我们坚持了对外开放。

  未来二三十年对于中国是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已经拥有了开放的环境、良好的基础;5000万科技人员,数量世界第一;政府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也在日益增加,只要是有重要价值的创新项目,都会得到支持。

  过去250年工业化的发展,只解决了不到10亿人口的现代化问题,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新加坡和日本。今后50年,可以肯定的是,包括中国十几亿人口在内,至少有二三十亿人口,要通过实现小康走向现代化,比过去250年要多两到三倍。这将为世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但也必然对地球的有限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新的挑战。

  可以预见,在未来50年,可持续能源与资源、先进材料和绿色智能制造、信息科技、先进农业科技、人口健康、生态环境、空天和海洋等科技领域,以及宇宙演化、物质结构、生命起源与进化、脑与认知等基础前沿领域,将会有新的突破性进展。

  我们都有共识,科技给人类带来的,不仅是生产力的提升,还有文明理念、发展方式的巨变。

  新一轮科技革命将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它的特点将是之前历次科技革命都不具备的:在高能耗高物耗的生产方式下,物质文明只能为少数人享受;而今天我们寻求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倡导科学发展,能使更多人公平地分享现代文明的成果,人类文明也将进入新阶段。

  眺望2049,我们深深期待,那时的中国,政治文明高度发达;经济总量世界居首;社会公平正义,人民健康长寿;山清水秀,江山如画;高度开放,充分吸纳世界先进知识,也不断为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而这一切,都将从今天创新的每一步开始。

  “新领土”

  曹妃甸6年围海造地150平方公里

  上海经济发展重心东移临港将迎80万移民

  新空间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每年可供30万人参观

  世界迄今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工程落户贵州

  新能源

  人造太阳初升:7方联手为人类寻找洁净能源

  新能源开启“中国动力”

  新城市

  一座婴儿城市的未来之梦

  城市交通规划及理念面临变化

  “新唐朝”

  历史基因上的现代丝之路

  20年后,丝绸之路什么样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瞭望东方周刊

更多关于 科技 创新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