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细数星云大师的功言德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6日13:36  南方人物周刊

  星云大师的功、言、德

  符芝瑛(《云水日月——星云大师传》传记作者)

  立功

  广义的佛光山,是一个融合现代与传统的佛教教团,以台湾高雄的佛光山为总本山,由七众弟子(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式叉摩那)所组成。目前岛内外加起来,共达400多个单位。

  其下分为数个系统:在寺庙道场系统方面,佛光山在岛内外33个国家地区,先后创建了近200座道场(不包括佛光缘布教所),其中台湾有74座,岛外116座。全球信众超过200万人。

  文教系统方面,岛内外16所佛教学院(40年来培养僧才1300多人,媲美佛陀时代的1250人。堪称有佛教历史以来素质最高、最有世界观的僧团),17所图书馆、9所美术馆、4所大学、两所高中(职)、两所中小学、4所幼儿园(托儿所)、8所社区大学、1所信托大学,另外还包括都市佛学院,胜鬘书院等,岛外还成立了50多所中华学校,传承中华文化。

  至于《人间福报》、人间卫视、佛光文化、《普门学报》、香海文化、大藏经编修委员会、电子大藏经等文化单位,一则致力佛教学术化的研究、经典的汰粕存精;一则运用现代科技、发挥传媒无远弗届的力量,推动佛教的大众化、普及化。

  大师1991年创立国际佛光会,目前在全球170余国家、地区有170多个协会、千余分会,会员人数200万。15年来,聚拢社会各阶层,包括企业领袖、文教精英、知识分子等,发挥僧信平等精神,扩大佛教徒力量,改变了传统佛教消极落伍的刻板印象。佛光会与僧团互为肘腋,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

  立言

  说佛光山的传播出版事业在台湾所有佛教团体中执牛耳,当之无愧。

  时间上横跨40年,从未间断;空间上遍布岛内外,打破人种、语言、文化的障碍。大师本身素好文艺,年轻时就能写能编,还是一流的企划高手。50年来笔耕成果丰硕,著作种类多达200多种,500多册,数百万字以上,作品甚至被改编为舞台剧、电视、电影。随着佛教幅辏海外,他的著作又被翻译为20多种语言(美国西来寺成立了国际翻译中心)。

  他力排教界异议,首开佛教通俗化讲座先河,并且将佛教传统的讲经活动由寺庙带入艺术殿堂及世界舞台,50年来,岛内外的佛学讲座、开示、弘法大会超过4500场,听众多达千万人次。

  近年来他又通过佛教梵呗、美术馆、书法、人间音源等方式,将“人间佛教”送到社会各个角落。音乐美术虽是无言说法,却更能深入人心,涤滤灵魂。

  台湾的李钟桂博士说:“凡是曾经在电视或平面媒体、讲堂、道场与大师结缘的人,相信会有一种共同的感觉——无论出于语言或文字,大师都宛如一片春阳,慈光所至,无人不煦;以出世之身,做入世之事,而许多立身修为的玄机,一经点破,便豁然开悟。”

  立德

  大师在弘法度众上的态度是:有为教的忧患意识;有为道的笃实心态;有为事的敏锐觉知;有为众的慈悲愿心。以其佛法弘扬的范围、一代宗师的风范,以及在全球信众心中的地位,称其为“大师”绝对是不为过的。

  大师将佛法传布到世界六大洲。谈到人才培养,中兴佛教,将来列入史册,更是不做第二人想。

  著名学者柴松林则分析了大师值得尊敬的人格特质。

  首先,他是一个革命家,勇于革除佛教的旧污,不断创新。

  其次,他非常富于民主观念,58岁那年传法交棒,在所有宗教团体中,佛光山可能是唯一一个用民主的方式来传承住持职位的。

  第三,他充满了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有几个特点:

  (一)表情达意时所用的语言。为什么今天大家一讲话就会产生误会,甚至产生敌意,重要原因是语言粗糙,语汇贫乏,语义含混,语词粗暴。而大师语汇丰富,表达精准,用词典雅而易懂。

  (二)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乐于亲近,对于不同的文化给予尊重。佛光山近年来在国际化中走向本土化,其见识之远、用心之深,鲜有人能望其项背。

  (三)具有现代观念,对自己不熟悉的事物也愿意接触学习。大师不拘泥自己的属性,能站在对方的立场设想。例如他是佛教徒,却能和友教融洽相处,天主教单国玺枢机主教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外省人,信徒中本省人却占了大多数;他是男众,对女众向来支持肯定,不遗余力。

  相识多年的老友柏杨则说:“我非常敬佩星云大师,因为他是一位最不像出家人的出家人、最不像高僧的高僧。佛教讲‘障’,事实上我最怕和出家人或高僧接近,因为他们好像也有‘佛障’,高高在上的姿势,使我在他们身上看不到慈悲,而我这个基督徒却很喜欢和星云大师接近。”

  许多人出于崇高的敬仰,强把神圣光环套在他头上,其实他不喜欢被神化,乐于做一个平实平凡的出家人,自适其适,随缘放旷。大师的一生显然不平凡,他传达给大众的信心是:每个平凡人都有机会把生命的力量发挥到极致,人人可以成佛。

  (本文摘自作者著作,标题为编者所加)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佛教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