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委员称财政预算获关注度不高 建议恢复口头报告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0日12:10   央视《新闻1+1》

  央视《新闻1+1》3月9日播出:让我明白我的钱咋花,以下为节目实录:

  主持人(董倩):

  欢迎收看《新闻1+1》。

  我们国家财政预算收入的90%以上来自于税收,也就是纳税人的钱,人大代表在审查财政预算草案的时候,也就是替我们13亿中国人在监督政府怎么花我们自己的钱,这是一个大账本,现在全国人大代表正在对这个大账本进行审议,我们先来看一下具体的情况。

  (播放短片)

  记者:

  今天下午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会议刚刚结束,大家可以看到,人大代表们都在陆续地出场。在今天工作报告当中,我特别注意到一点,那就是在未来一年的工作任务中,特别提到了要加强对财政预算的监督,每位人大代表手中都有一份今年的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这份报告也可以看作是一本国家的账本,而人大代表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就是要监督政府每一笔钱都花在哪里,怎么花,盯紧每一笔钱的流向。

  解说:

  今年的财政预算报告长达80页,账目更为详细,并且配备了五大本说明书,这也许是“两会”上最长的一个文本,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印证了这份报告的份量,所以也就是因为这份报告的重量,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在今年“两会”上,发出了这样的提醒。

  叶青(全国人大代表):

  我们读,讨论预算的时间少了点,可以说我是没看完的,没法看完,只能看几个大的数字。

  解说:

  和叶青一样,也有其他的代表和委员发现类似的问题。

  王兆力(全国人大代表):

  实事求是地讲,单单靠人代会这几天,要想把预算这个报告都读懂,时间是不够的。另外专业性也很强,一般的代表恐怕要真正读懂很困难。

  解说:

  如果不看不讨论,那怎么审议账本。两天前,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法学教授侯欣一就向“两会”紧急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恢复财政部长向全国人大报告年度预算草案的制度。

  侯欣一(全国政协委员):

  因为大家都明白,口头报告和书面报告对代表的这种印象是不一样的,如果有这么一个口头报告,大家可能会关注。

  解说:

  总体上看,2010年财政面临的环境好于上年,但形势仍极其复杂。在财政部上全国人大提请审议的2010年预算报告中,用“非常困难”来形容今年的财政状况。报告显示,在财政收入方面,虽然宏观经济形势好转,将有利于财政收入增长,但支出方面需求显示出基数大,刚性强的特点。一方面在建项目需要继续投入大量资金,另外方面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加强三农、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节能减排等经济社会发展关键环节,以及对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支持,也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这样的表述让人们看到,这份国家账单迫切需要集思广益,让钱真正的花到刀刃上。

  侯欣一:

  要想监督政府,最主要的是监督政府怎么去花钱,如果能把政府怎么去花钱,这一关卡住了,我们对政府所有的监督,才能真正地起到有效的监督,才能实质监督。

  主持人:

  岩松,预算报告刚才说了,就是一个国家的大账本,为什么有些代表对国家大账本不是那么细抠,不是那么关心呢?

  白岩松(评论员):

  “国家”这二字让很多代表和委员会觉得,说反正是国家要花的这个钱,错不了。但其实我们不妨转换一种观念,或者说回到更加正确的概念,谁说这是国家的账本,你不觉得这是我们自己的账本吗?因为绝大多数大的比例都是纳税人的钱,那好了,假如大家意识到这是我们自己的账本的时候,你觉得该不该用心,该不该去关注。

  主持人:

  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而且这是最基本的道理,这应该是大家都知道的,为什么有些代表还是不关心?

  白岩松:

  但是我觉得这有一个转变的过程,我觉得不一定是他们不关心,有这样的几个因素,我先举一个例子,在2004年之前的时候,中央和地方预算,以及预算执行情况这份报告,可不是每个代表人手一份的,是一个代表团才发几份,你要想看你得借,上面写着“机密”二字,然后另外还有四个字叫“会后收回”,你就能够明白,在当时2004年之前,在当时像中央和地方预算,包括执行情况,是当成机密看待的,这跟1988年整个《保密法》一路衔接过来。现在大家慢慢意识到,不对,这事怎么能保密呢?因为这是纳税人的钱,这个时候观念就开始慢慢地发生转变。

  其实我非常高兴今年的“两会”,在这几天的时候,开始已经有代表和委员针对对中央和地方预算,以及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议过程不够,或者说看不懂,浮出海面了,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我觉得这意味着“两会”的代表和委员,开始由粗细条向细线条的去行使自己参政议政的能力,比如说一些话让大家听着蛮震撼的,现在向建设性和监督性和细节性去挺进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所以我认为看到了这里的问题,反而意味着一种进步。

  主持人:

  针对有些代表团对于预算草案审议不足的这种情况,有一位全国政协委员,他是南开大学法学院的教授侯欣一,他紧急提交了一份提案,这个提案建议恢复财政部长向全国人大报告年度预算草案的制度,接下来我们就连线侯委员。侯委员你好。

  侯欣一:

  主持人你好。

  主持人:

  您为什么提这么一个紧急的提案?我特别想知道,念这个预算的报告和代表们委员们看一遍有什么不一样?

  侯欣一:

  我觉得是这样。以前我们国家人民代表大会从代表到会议安排上,大家比较重视对政府工作报告,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这样一个审查,而相对而言,对政府的财政预算关注不够。以前我们只是给提供书面的这样一个材料,而大家都知道,书面的材料和口头报告肯定重视程度是不一样的。

  主持人:

  有些代表觉得看不懂,难道他读一遍就能够解决看不懂这个问题吗?

  侯欣一:

  我觉得是这样,万事总是有一个启动的细节,启动的一个契机。如果说通过读,大家看不懂,肯定就会有人接着问我为什么看不懂,是我自己的专业能力不够,还是这个报告编写的方法不科学,这样就会连锁产生一系列问题。

  主持人:

  但是侯委员,本身财政报告以前是由财政部长宣读的,后来是把这个程序减到让大家看一遍,您提的这个提案会不会有一种又回去的这种感觉?

  侯欣一:

  我觉得是这样。从形式上可能是一种回归,但是从实质上讲,它是一种社会进步。原来我们其实把它从口头报告改为书面报告,是根本不懂得这个报告本身的重要性,而现在大家已经开始意识到了预算报告是非常重要的,是代表监督政府最实质的一环。所以说我觉得这里边实质上还是暗含了一种进步。

  主持人:

  好,谢谢侯委员。岩松怎么看侯委员这个提案和他的解释?

  白岩松:

  同意一半,不同意一半。同意哪一半呢,的确像预算财政和执行情况应该引起更高的重视,成为代表和委员参加“两会”时候一个着力点,尤其是在未来的时候,要着力在这方面。因为我总是觉得这里光用一个“监督”这个词还没说到点上,好像是监督体现在,这是政府花的钱,我们监督一下,不对。我觉得长远的发展方向将来是我们委托政府替我们花钱,我们要参与到其中,因此我们实现很多的美好的愿望和理想,要通过对财政的预算以及执行情况的这种审议、监督,以及参与,包括委托,来全部实现。由现在带有某种被动性,变得更加主动。因此一个“监督”二字绝不能涵盖大家希望“两会”的代表委员对财政预算,报告执行情况。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我说,我同意他的这一点,要引起高度重视。但是为什么要采用,要读一遍这种方式,这是我不同意他的这一遍。

  主持人:

  因为刚才侯委员说了,读一遍就能够激发代表们看不懂的…

  白岩松:

  总体的发展趋势上看,“两会”要进一步地走向是精简,而不是拉长。因为透过这些年,不管是党代会,还是“两会”,都有一个逐渐精简会程这样的一个过程。因此如果重新再去读,该不懂的还不懂,该有可能把人读困了的,还有可能读困了,该没起到作用还没起到作用。想让它起作用,最关键的是改变模式和引起重视,首先代表委员要意识到,这是我自己的事,是老百姓托付给我的事,因为要替他们管好这笔钱,这是第一个意识要改变。

  第二个,谁说要在“两会”上去拓展会期呢?为什么不能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参会之前一个礼拜,甚至更长的时间,就已经把中央和地方预算,包括执行情况的草案已经交到了相关的代表和委员的手中,让他们还能跟老百姓一起去讨论,并且提供相关的网站,或者专家的咨询等等,他们有不懂的,这些专家都可以给你们提供咨询,人大代表一共2980,再加上委员,分散到全国,是很容易解决问题的。这不仅仅是让会期不至于增长,反而有助于代表和委员真正读懂它,而且让全民可以参与。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2010年全国两会

更多关于 税收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