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梁光烈:国防守护者的两次“罕见表态”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2日09:37  国际先驱导报
梁光烈:国防守护者的两次“罕见表态”
梁光烈

  梁光烈:国防守护者的两次“罕见表态”

  忧患意识的弦,时刻在这位共和国部长心中紧绷。或许正是因此,他才被外界认为是中国“军界强人”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晓德发自北京 说话带有浓厚四川口音的梁光烈,在过去一年中的语言,如同以往一样浑厚而有力。

  在他位于八一大楼办公室的书柜上,一张名为“梁光烈上将在全国边海防调研纪实”的光盘被放在突出位置。梁光烈曾经指着右边墙上的中国地图,向前去采访的记者介绍他去过的边海防地区。每年去边海防线视察,已经成了他给自己安排的“例行工作”。

  200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为外界关注的“大动作”之一,当属新中国国庆60周年阅兵式。阅兵前夕,作为共和国的国防部长,梁光烈分别接受了中国多家官方媒体的采访,一次次讲述阅兵筹备情况,历数新中国60年军队建设脉络。

  这位有着52年军龄的上将,有着在四大军区(武汉、北京、沈阳、南京)工作的历练,亦曾在解放军总参谋部任总参谋长和党委书记。

  从2008年任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至今,已是两载倏忽而逝。其间,中国军事外交和军队透明化程度日益加强,梁光烈的一些“语录”,也间或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中国不能永远没有航母”

  2009年3月20日,北京复兴门外的八一大楼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日本防卫大臣浜田靖一。

  欢迎仪式过后,会见浜田靖一时,梁光烈抛出了一枚“重磅炸弹”:大国中没有航母的只有中国,中国不能永远没有航母。

  根据后来媒体的报道,梁光烈当时还表示,中国拥有广阔的海洋领土,守卫责任重大;中国海军实力较弱需要发展。在强调了拥有航母必要性的同时,他也指出建造航母时必须考虑到各种因素。彼时,中国海军护航舰艇编队已经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两个多月。

  消息传出,全球舆论立刻展开了不同解读。《日本经济新闻》甚至将这段表述视为“中国政府首次公开宣布航母建造计划”。台湾《中国时报》评价称,“梁光烈以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国防部长身份,表达中国发展航空母舰的意愿,已可扫开中国是否发展航空母舰的20年迷雾……”

  多年来,航母梦想已经是萦绕中国几代人的情结。在梁光烈表态前,军方已多次发出类似声音,因此梁光烈的此番发言,被认为是“情理之中”。

  “西方军队拥有的设备,我军基本都有了”

  举国上下的“航母热”,其实也是中国军队武器装备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中国不能永远没有航母”说法提出半年后,9月21日,梁光烈在接受新华社独家专访时,再次谈到了武器装备话题。其中的一句表态,再度引来各方关注。

  他当时的原话是:“现在,我们在天上有军事卫星、先进战机,地面有新型主战坦克、各种火炮、导弹,海上有先进舰艇、潜艇,可以说西方发达国家拥有的各类装备,我军基本都有了,而且不少装备的性能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美联社当天即发表评论,称梁光烈的访谈是“罕见的”,国庆阅兵将展示该国许多最先进的装备,它们都是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和近20年每年两位数军费增长的产物。

  外媒有所不知的是,梁光烈的这番表态更多的应该还包括一种自豪和感慨。作为一名从士兵成长起来的将军,曾经武器装备的落后让他感念至今。梁光烈刚开始当兵时,扛的枪还是从苏联引进的,“打一发,手掰一下,再打一发”。

  忧患意识的弦,时刻在这位共和国部长心中紧绷。或许正是因此,他才被外界认为是中国“军界强人”。

  一份广泛流传于网络上的“段子”是:2008年的某日,获悉日本和美国从中国进口大量稀土,并将其贮存在海底,而国内某稀土公司还派技术人员帮他国改进潜艇和导弹工艺后,梁光烈拍案而起,怒斥有关公司和个人的行为。

  这份没有出处的传闻,与网络上众多没有来源的“梁光烈经典语录”一样,令众多中国军事爱好者热血沸腾。

  事实上,抛开那些传说,媒体公开报道的梁光烈也的确个性十足。他直言不讳,雷厉风行。去年8月29日,梁光烈在成都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就公开表示,西南是国家的重要战略方向,地位十分重要,军事斗争准备任务繁重。

  力推军事外交和军事透明

  刚刚过去的2009年,中国军队高层与国外同行的互动明显增加。曾经神秘的八一大楼,如今渐渐敞开大门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军事同行。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有来自数十个国家的数百名高级军事官员访华,以至于有外媒惊呼:“很难找到一周里的哪一天,北京没有接待国外军事代表团。”同样,中国军队高层的出访频率也明显增多。

  2009年11月26日,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在平壤会见了到访的梁光烈。当天的朝鲜国家电视台上,平时满脸严肃慷慨激昂的新闻主播,面含微笑地播报梁光烈与金正日会面的新闻。

  那次出访,是梁光烈亚洲三国行的第一站,此后他还访问了日本和泰国。

  在梁光烈看来,“军事外交是国家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曾经邀请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到军委领导办公室交谈,也曾在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发生后,出访意大利、德国、白俄罗斯和匈牙利,与不同国家的军队同行介绍西藏的真实情况。

  梁光烈倡导或力推的举措还有,开通国防部网站,设立国防部发言人,每年推出《国防白皮书》等。他解释称,这样做的“根本目的还是加深互相之间的信任,互相之间的了解,增进我们各国军队之间的一些友谊”。

  今年两会前,梁光烈最近一次会见的外宾,是越南国防部副部长阮志咏(3月1日)。此前的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国防动员法。这部法律正式出台前,梁光烈曾受国务院、中央军委委托,向人大常委会会议作了关于国防动员法草案的说明。

  2010年中国国防费预算为人民币5321.15亿元,比上年预算执行数增长7.5%。对此,梁光烈没有公开表态,另一位政协委员的有关发言倒是相当直接:“我们增长军费是理直气壮的,他们问why,我用why not回答。”

  对中国军队的怀疑与非议仍将存在,69岁的梁光烈显然肩负着更多的使命。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部长 外交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