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解析楼市风向标:炒房团在一线城市仍有升值空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7日10:17  南都周刊
解析楼市风向标:炒房团在一线城市仍有升值空间
2010年度第19期《南都周刊》封面:楼市风向标

解析楼市风向标:炒房团在一线城市仍有升值空间
华府海景营销经理蔚峥嵘正在为温州看房者讲解周边环境及未来规划。

  楼市风向标

  从中央到地方,在政府频频打出的组合重拳之下,2009年金融风暴中借政策优惠得以咸鱼翻身的楼市,终于在2010停下了波澜壮阔的“大跃进”。号称“史上最强”楼市新政满月了,高企的房价是否仍然扑朔迷离,未来的楼市将会如何演绎其走势?

  资本是市场敏锐的探测器,大胆逐利、规避风险,每一轮的潮涨潮落,总能从中提前发现端倪。于是,一度被称做撬动房价的温州炒房团,无疑成为最著名的楼市风向标。即便在最严厉的调控寒风之下,在面临打压的前沿阵地上海,他们依然能找到资本升值的空间。

  房产中介作为市场的晴雨表,他们的乐与忧体现着楼市的冷与热,也折射着在这个吊诡的交易市场上买卖双方的博弈与较量。

  摒弃从前舆论通常的算命先生式预测,或者莫衷一是的观点呈现,自说自话地讲着中国房地产市场化10余年来楼价升与降的虚妄故事,我们希望从观察撷取的几大风向标现象,以及总结的十大衡量指标,在风吹草低中能够拨开一丝楼市迷雾。 

  炒家不死

  他们是最普通的温州炒房团,他们是最著名的楼市风向标,他们是资本的代言,他们对楼市走势有着天然的敏感,即便在最严厉的房产政策之下,在调控一线的上海,他们依然能找到资本升值的空间。

  南都周刊记者_ 王宏宇 温州、上海报道 摄影_刘浚

  “炒家”还是“投资家”

  主持人“散会”的话音还未落,与会者就已经争先恐后地离座去赶电梯。位于温州国贸大酒店5楼的这间偌大的会议室里,转眼间只剩下稀疏几个人。

  在装走纪念品、剩下的水果和香烟以及桌子上的塑料摆花后,这剩下的几个人也一哄而散。为什么走得这么急,他们要早点赶回温州:“广播里说了,温州的车牌号从今天开始,已经有字母了,晚一点遇到堵车高峰,耽误了买菜烧饭,可不划算。”

  这天是5月15日。离史上最严厉的楼市新政发布,已经过去了一个月。章蕾一个人坐在会场里,一脸疲惫。在她身后,工作人员正忙着拆除“新政后的上海楼市暨某某楼盘推介会”的背景墙。

  “低端团都是这样。我们的高端团是酒会,听众素质要高一点。”章蕾无奈地说。这位《上海侨报》的工作人员,网络上的红人“二月丫头”,一半工作时间在上海,另一半时间则在温州。几年来,她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组织温州看房团去全国各地扫房。

  “直到现在,我们仍然每周都发团。”章蕾坚称楼市新政对她们没有影响,“住宅地产受限了,商业地产开始明显升温。今天我们请来了近10个炒房团的团长,都很感兴趣。本来预计请50位投资者参会,结果来了80多位。”

  但新政也并非对每个人都毫无影响。温州百盈房地产公司总经理张和平就很不开心,从新政出台到现在,他的公司还没有一套房子成交。“我的客户中很多人都改去炒金了。”无奈之下,他最近正尝试带一些三线城市的团去看房。

  张和平的前同事,现在的开启房地产公司负责人杨琳琳境遇也不太好。她说新政出台时,因为贷款办不下来,开发商拒退定金,杭州的地产曾经动荡过一阵,她有一个朋友,当初买房时“怕不卖”比规定的10万还多交了20万定金,结果新政出台后开发商拒退定金,最后找了工商才讨回来。

  曾经热衷组织炒房团异地购房的房产中介公司,也开始慢慢转型。杨琳琳的公司就引进了一位新投资者,计划打出“财团”的概念,“像温州曾经的中瑞、中驰财团那样,整套拿楼出来卖。”

  杨琳琳说,现在温州的炒房团有三个特点,一是“公务员团”多,即买房者身份多为公务员,遮遮掩掩;二是投资者开始青睐二三线的低价小户型房;三是很多人对100万元以下的商铺有了兴趣。

  而“新国36条”出台后,风险投资界更希望温州资本转向创投。5月15日,在2010温州民间资本发展高峰会上,讲师将新政解读为“一种信号,一种导向”,称温州资本要像过去从“草根”到“官商结合”那样再次转型,因为从付出成本高达20%-40%的 “官商结合”转向只需20%成本的“风险投资”,“不用陪着喝酒,不得肝硬化,也没有政治风险”。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则抱怨说,房产新政对温州投资热情来说是“一记重创”,而新的“国36条”到底是否有诚意,仍未可知。5500亿存在银行里的温州资本到底何去何从,取决于温州人能不能尽快从“炒家”变成“投资家”。

  温州夜宴

  窗外凄风冷雨,但潘大叔仍然不为所动,一笔一画地写完了合同上每一个字。

  作为本次推介会上对章蕾推介项目感兴趣的一位“意向投资者”,按惯例,在交了2000元现金和填写完个人资料后,办理了“VIP卡”的他被请到酒店顶层的餐厅包厢,参加开发商组织的晚宴。

  晚宴其实只有两桌,一桌是楼盘的销售人员,陪着潘大叔这样的中小投资者;另一桌则是几位专业投资者,由侨报的工作人员、开发商的副总和营销经理陪着。两桌的投资者彼此并不熟识,也不打招呼和交换名片。一位工作人员悄悄地对记者说,专业投资者们都是公务员,他们不愿意透露自己的身份。

  旁桌正高谈阔论新政后的楼市走向,潘大叔这桌可不管那些,他们只顾吃菜。酒过三巡,就开始闹哄哄地要交换名片和电话。

  这桌上的来宾除了自称“医生之家”的潘大叔外,还有“太太炒房团”的团长罗夏兰,退休的语文老师周阿姨,做服装生意的林小姐,做房产贷款担保生意的林文章,做书包和运动包生意的黄建武以及广发银行的洪成建。退休的潘大叔擅长中医推拿,没事也会给别人看看病,他儿子也在医院,一年薪水20多万。

  潘大叔的手艺可不是吹的。看见林文章气色不好,潘大叔二话不说,挽起袖子只是推拿几下,林文章便开始谈笑风生,连夸“好手艺”。林文章穿着一条印满外国美女的白色裤子,据说这款裤子现在温州很流行,几百块一条。他是个很费裤子的人,每年都要穿破好几条。

  潘大叔刚坐定,大家就吵吵着要服务员上酱油碟。所谓酱油碟,其实就是一个小碟里放上酱油、醋、麻油、糖,每个人面前摆一个,遇到冷盘,自己蘸着吃。“对温州人来说,再豪华的饭局,没有酱油碟,也都不是好饭局。”周阿姨说这里的饭菜虽然贵,但是不好吃,兴奋之余还让记者改天去她家里尝尝地道的温州菜。周阿姨的大儿子在温州,小儿子在上海,她这次参团,是帮小儿子看房。

  主办方本来还让大家等等开发商领导来祝酒讲话后再动筷,不过鬼才等他,大家二话不说就开吃。鱼翅羹不好盛,林文章于是站起来单手拿起斗大的汤盆,给大家分个精光。

  罗夏兰无疑是这一桌的中心。作为“太太炒房团”的团长,她名声在外。她从2005年开始炒房,在上海折戟,直到现在还没恢复元气。最近的楼市新政之下,她已经半个月没出过门。“不过这次看房可能是一个好的开始。”罗夏兰目前手里有3个待选项目:一个是北京潘石屹的朝外SOHO,一个是山东枣庄的项目,还有一个在新加坡。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南都周刊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楼市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