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会季:从激情走向从容
2010年10月30日,距广州亚运会开幕不到两周,市委书记张广宁仍在为七十多个单位没有完成排污整改烦心,他让水务部门给这些单位下最后通牒,如果近几天完不成整改,就要坚决“停止供水”让“媒体曝光”。
10月31日,随着“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清查行动,众多居无定所的流浪者从广州的街头公园、立交桥下、骑楼、涵洞、车站、码头,以及废弃建筑物、闲置工地……悄然现身。享受着一年中难得的不冷不热天气,更难得的是,他们也是亚运的亲历者。
11月8日,距亚运开幕还有4天,广州匆匆叫停了实行一周的“公交免费”计划,因为暴涨的人流让城市公交系统不堪重负。广州市的媒体一如既往的评头论足,弹多赞少。
从2008年的北京到2010年年中的上海,再到年末的广州。历经奥运、世博,中国人在面对这些大阵仗时终于开始表现出真正的“从容”——盛会有盛会的轨迹,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习惯,他们能激情相拥当然很好,倘若是和平相处,也是一种不错的状态。
奥运,世博,亚运;
北京,上海,广州;
2008年到2010年。
三年,三个最著名的中国大都市,三个世人瞩目的“大事件”。
西语中有一个词mage-event,译为“大事件”,指可能对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产生重大影响的,诸如奥运会、世界博览会、亚运会等等。之所以称“大”,不仅在于它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改变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面貌,还在于它甚至能改变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行为、心理以及对未来的预期,它是一个标志,是一个历史转折。
“大事件”——后发国家的成年礼
三年三个“大事件”,让世界不得不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中国,来自海外的积极评价中传递的意思清晰明确——成功地举办奥运、世博两会,这是比GDP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更明白地宣示,曾经的“中央帝国”在告别了落后、屈辱的两个世纪后,再一次接近了世界版图的中央。
三个“大事件”集中在三年时间里,实为偶然。毕竟,北京最早瞄准的是2000年奥运会的主办权,但两票之差惜败,让奥运会来到中国的时间推迟了8年。否则,10年或许是一个更合理的时段。
相对于申办世博,申办奥运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经济运作的成功典范下激烈得多。在中国人的认知里,能否申请成功往往和一个国家的国力直接挂钩。1993年中国申奥失利后,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接见申奥副秘书长以上干部时曾说:“没拿到(2000年奥运主办权)没有关系,大家继续抓好各方面的工作,中国发展了,经济强大了,奥运会自然会回来找我们。”争得奥运主办权就代表了世界对中国、对中国发展的认可,而成功举办则表明中国没有辜负世界的期待,这恐怕是很多平头老百姓的简单逻辑。
2008年,奥运会开幕次日《人民日报》的社论就隐讳的表达了这个意思,“奥运会来到拥有世界1/5人口的中国,意义非凡。这是世界对中国的信任,也是中国对世界的奉献。中国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的30年,正与当代中国波澜壮阔的发展进程相契合。”
不过,“大事件”相对集中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段,并且被本国政府、民众赋予某种与民族复兴相联系的象征意义,中国并非孤例。有趣的是,和中国有着相似经历的恰恰是中国的两个邻国:日本和韩国。
日本的类似历史时段是1958年到1970年,12年时间里,日本举办了1958年东京亚运会,1964年东京奥运会以及1970年大阪世博会。
审视那个时代的日本,日本人从战败的迷茫中刚缓过了神,迫切需要让国民从历史的失落中走出来。申办奥运则恰恰提供了这样的历史契机。从此日本经济走上稳定的高速增长阶段,办奥运会之前,日本经济已经增长了十年,此后更一发不可收。而日本借奥运顺利完成产业升级,更一举奠定日本在创新、发明上的前沿地位。更重要的是,日本借此获得重新融入了世界的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12年彻底造就了一个崭新的、有活力的日本。
韩国则是在1986年到1993年的7年时间里,举办了1986年汉城亚运会,1988年汉城奥运会以及1993年大田世博会。从某种意义上,韩国的经历和中国相似性更高。毕竟韩国在申办奥运会前已经有了近二十年经济增长的积淀,历史上曾沦为殖民地的韩国需要这个机会来展示朝鲜民族的新形象。
1948年以后举办过奥运会和世界博览会的国家中,只有四个发展中国家,日本、墨西哥、韩国、中国。重温历史,考虑到墨西哥多少沾了拉美的光,以及那时的奥运还不怎么受追捧,“大事件”赋予三个东亚国家,连历史的沧桑都如此相似。
江山代有“盛会控”,各领风骚数十年
相比《人民日报》在奥运、世博上的含蓄,民间舆论的表达就直白得多。2001年7月18日,《北京青年报》一篇名为“北京申奥成功带来了什么”的文章,就直言不讳地总结说:获得奥运主办权“将进一步增强民族认同”,“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在世界大家庭中的地位,进一步使中国融入世界未来政治、经济秩序和格局”。显然,这恐怕是当初大多数人的心声。
还记得央视提到美国有议员以“人权”反对中国奥运时,一位义愤填膺的老大爷在镜头下怒斥:中国不强大的时候,不给办也就算了,现在中国强大了,怎么还不行。美国就是担心中国强大。
不管美国的参议院和北京的老大爷各有什么道理,综观历史,奥运的确是“强大起来了”的最佳展示方法之一。在1930年代的欧洲,一战战败以及长期落后于英法,让德国充满对国家强大的期盼和“落后就要挨打”的焦虑。大萧条时期,德国创造经济复兴的奇迹,从1932年到1937年,5年间德国GNP就增长了一倍。这大大提升了德国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于是,1936年奥运会就成为德国重返世界强国之列最隆重的仪式。为了在德国人面前向全世界宣告了德国的重新崛起,德国用16吨铜铸了一座奥林匹克巨钟,建了一座能容纳10万人的运动场,建了一个可容纳2万名观众的游泳馆,并修建了比五十年后美国洛杉矶奥运会还豪华的奥运村。奥运会实现了第一次电视转播。在这次奥运会上,德国获金牌33枚拿了世界第一。这是国家意志第一次全面接管奥运会。
同竞技体育不同,政治浸入世界博览会更早。博览会诞生于大发现的时代背景下。大发现时代还有一个称谓是殖民时代。按照日本学者吉见俊哉的说法,博览会本身就是一个文明化的视觉体制与现代性的象征。这个时代最热衷博览会的是英法两国。第一届伦敦万国博览会,占地19英亩,持续5个月,展出的除了先进工业品,还有来自殖民地的农作物和矿产品。而参观者多来自中下层,奇异的展品引发了观众无穷的对帝国疆域的想象,表现了盛世大英帝国的统治伟业和殖民功绩,当然,还有英国工业文明的鹤立鸡群。
法国的迅速介入则充斥了第二帝国的不甘。觉得已经可以与英国一争短长的法国充分利用了博览会这种形式,一会借它歌颂拿破仑三世荣光,一会又用它来展现“共和”政体的优越,一会则用来展示欧陆的文明。1900年以前,法国举办了5届博览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博览会控”。值得一提的是1867年的博览会,奠定了今天“大事件”的准备雏形,为了把巴黎的美好展现给世界。当局修建公园、扩充街道、绿化城市,建设公交网络、驱赶流民。以后不论是世博还是奥运都在借鉴法国的做法。
不过,法国“博览会控”的头衔很快就被美国抢走,1893年至1933年之间,美国用更短的时间举办了5次博览会,宣告了新大陆比老欧洲的优越。不过,这的确是一个标志,标志着世界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了美国。
青春萌动之后更需清醒
或许国家总会有一个特别迷恋“大事件”的时期,在今天,后发国家一旦取得经济的成功,总希望通过某种方式把成就展现出来,获得更好的国家形象,更好的评价,以及更多的机会。那么,最好的方式当然是奥运、世博这样的“大事件”。如果国力还不够强,那么就次一等,比如承办一些大型的国际会议,或者体育方面的单项比赛,再或者一些文艺类的展览等等。而如果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分界线,事实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确是这样的一个分界线,此前奥运会仅具简陋的雏形,难说拥有世界性的影响,而两次工业革命的绵延,发现、发明才是“王道”,博览会因此成为传播国家形象的最好载体。所以,争取更多的博览会主办权就成为新兴大国最简单的获得承认的机会。
三年三个“大事件”,当然是中国的成功。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说,中国不过是在重复邻国十多年几十年前做过的事。
沉浸在“大事件”中的中国人当然是幸福的,但应该记住“大事件”不过是国家、企业、传媒、建筑师、旅行社、艺术家等的共同设计下,建构和表现出异常复杂交错的现代性多幕剧。“大事件”展示的只是一种去脉络化的理想真实,不过是现实的简约,不能作为完全的日常生活真相。正在经历这个青春萌动的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应有清醒的认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