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江阴30多万被征地农民并轨“城保”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1日15:09  《小康》杂志

  江阴大手笔

  30多万被征地农民并轨“城保”

  2010年江阴将全市历次被征地农民共30多万人纳入城保,真正实现城乡保障一体化,享受相同的保障待遇。这一“并轨工程”,给“幸福江阴”添上了属于农民群体的一笔

  文|《小康》记者 胡晓生

  华盘云在江苏江阴夏港街道的普惠村,生活了近六十年。每个月,政府社保部门给他的存折上固定存上600多元养老金,除去生活必需的水、电、燃气100多元,“手头真是宽裕了”。

  华盘云是江阴市实施“被征地农民并轨城保”政策的最直接受益者。江阴是全国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发达地区,原来根据国家相关新农保养老金政策,农村60岁以上男性和55岁以上女性,每月可以享受120元养老金。2010年7月,江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一个决定,将历年被征地农民并轨到城市社保,采取财政补贴与被征地农民个人负担相结合的办法,对不同年龄段的被征地农民采取不同的补贴办法。

  这个政策最直接的结果,就是让江阴被征地农民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完全同等的退休养老金。

  而华盘云刚好在他跨入60周岁这一年,开始享受到这一政策。

  大决心造就“幸福农民”

  出台并实施这一政策,江阴市政府为此要付出43亿资金。即便是对于江阴这样有着“天下第一县”美誉的强县而言,也不是一个小数字。

  江阴市副市长袁秋中告诉《小康》记者,政府以这么大的力度推进这件惠民工程,是下了很大决心的。首先是所需资金数额巨大。这43亿资金将由市、镇两级财政承担。其次是对历次被征地农民这个范围的划定,在全国属首例。从1949年建国开始起算,这个范围内人数的基数很大。

  因此,这才是江阴的“大手笔”。

  几年来,“幸福江阴”的城市定位已深入民心,袁秋中认为,只要是让江阴百姓生活更加幸福的事情就是值得的。农民不幸福,光是城里人幸福,“幸福江阴”就要打折扣。

  由政府出钱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百姓自然欢迎。这从农民积极而踊跃的态度中就不难看出。7月份政策出台,开始实施,到本刊记者11月采访,短短四个月时间,168000多位农民已经主动签字确认。“江阴市委市政府真是下了大决心啊!”江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季玉良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十分感慨。他认为,如果不是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决心,这件造福百姓的事情不可能这么迅速地推进。

  江阴市人保局对此事关注和调研已经有两三年的时间,提出这个想法后,领导非常重视。用季玉良的话来说,“江阴人幸福不幸福,要看江阴的农民,农民是否过得幸福,关键是历年来失地农民的生活是否有实质性的保障。”虽然此前遇到过一些阻力,但是政府下了决心要改善农民的社保问题,让农民“老有所养”,让“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的模式逐步转变。这才迎来了江阴7月份出台的“82号文件”——《江阴市人民政府关于历次被征地农民和被征地农民中就业年龄段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意见》。

  担忧的事情没有出现

  “82号文件”规定,历次被征地和被征地农民,年龄在16周岁以上的,根据相关办法折算15年以上“城保”缴费年限后,女性满55岁、男性满60岁即可按月领取养老金,并享受和城镇职工一样的养老金调资待遇。历次被征地和被征地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医保的,政府将给予补助。

  这一揽子解决解放以来全市历次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资金由市、镇两级财政承担。对符合基本生活保障条件的历次被征地农民,按规定基准日划分为4个年龄段,按照不同标准实施基本生活保障。

  实施这样的惠民政策,政府除了要承担财政压力之外,还有其他的隐忧和顾虑。

  江阴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龚菊平对《小康》记者坦言,财政压力是一方面。用江阴的财力保障百姓生活谁都愿意,虽然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压力很大,而且这个压力还将永远承担下去,但市委市政府最担心的不只是这个,他们更有顾虑的,是担心造成新的“不公平”。

  这一次对“历次被征地农民和被征地农民”的并轨城保政策惠及大量农民,但毕竟是划定了范围。这个范围之外不符合政策的农民,会不会有意见?会不会引起新的矛盾?如果政府花了钱,反而买不了太平,那不是达不到“惠民”的初衷了吗?

  事实检验了江阴人民的较好素质。本刊记者走访了一些江阴的农民,被访者普遍认为政府做的是一件好事,对年龄的“一刀切”也是必要的。在这件事上,人们并没有特别挑剔。

  少数来咨询或是希望“通融”的,也不过是在年龄上稍微差了几个月而不能享受城保的那些人。江阴社保局缪勤副局长说,这些人只是很少数,而且只要工作人员耐心解释政策的要求,他们都会表示理解。

  华盘云就是在年龄“一刀切”中刚好受惠的老人:按照身份证年龄,刚满60周岁就能够拿到养老金。

  算好民生这笔账

  走进华盘云的家,才真正能体会到江阴农民的幸福生活。

  华盘云居住的普惠社区是小高层、封闭式社区,有绿地,有规划好的停车位,能看到专人在打扫卫生——据说这是专门安排村里没有技能、不容易找到工作机会的、年龄偏大的人来做。

  华盘云的家在4层,150平米的房子宽敞而整洁,秋日的阳光洒在现代化的客厅里,显得格外暖和。看得出室内的装修花费了不少心思,华盘云很自豪,因为都是他自己设计的。

  因为征地,华盘云获得了两套房屋。按照本村规定,他选了一套大点的自己住,一套小点的,可租可卖。江阴民营企业和上市公司多,很多外来务工的人,房子好租也好卖。现在又有了每月领取的养老金。这似乎正印证了社保局副局长季玉良的话:让农民不再“养儿防老”,要让社会来“养老”。

  而江阴市委书记朱民阳对此事早有解读:“算好民生这本大账,怀着亲民、爱民之心,从保障民生、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幸福江阴的角度出发,让广大被征地农民真正享受到经济发展成果。”

  这就是“幸福江阴”的实质吧。

  江阴要成为全国城乡统筹的龙头

  ——专访江阴市副市长袁秋中

  《小康》:与江阴相似的强县相比,江阴有自己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您认为江阴最大的竞争力是什么?

  袁秋中:一个城市本身的活力才是最重要的竞争力。江阴本土有6万多家工商个体户,29家上市公司,100多家公司正在排队等待上市。这些本土企业充满了活力,并已成功地抵御了金融风暴,显示出我们不同于其他县城经济独特的活力。

  《小康》:“幸福江阴”是江阴一直以来的口号,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

  袁秋中:我们寻求的是“科学发展”,我们把百姓的就业、收入、保障等民生相关的内容放在最前面,这些指标更能反映百姓的生活。跟GDP比起来,我们更关心百姓的存款,该市和富民并举,两手都要抓好。

  《小康》:华西村作为江阴的一面旗帜,最近有什么新动作吗?

  袁秋中:华西村近两年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正在进军金融证券行业、运输行业、原材料等资源性投资、艺术品投资等领域。体现了它顺应时代发展的思路,也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小康》:您认为江阴今年最大的民生决策是什么?

  袁秋中:“被征地农民并轨城保”政策应该是今年政府最大的动作了。政府投入43亿,解决1949年建国以来被征地农民的社保问题,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全国都少有。说是全国范围内城乡统筹的典型摹本也不为过。

  《小康》:要实施这个政策,政府投入这么多钱,都是由江阴市财政出吗?

  袁秋中:这43亿资金的确不是一个小数目。将由市、镇两级财政来承担。

  《小康》:这个政策与现行的“新农保”政策有什么实质上的不同呢?

  袁秋中:两个不同。第一是范围的划定。我们将解放以来被征地农民都划进来,这在全国是首创,因为范围扩大了好几倍,政府的负担也重了好几倍。其次是与“城保”接轨,完全享受城市居民一样的保障政策,这一点对农民而言是非常好的事情。也是江阴市为了让农民与城市居民同样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而下的决心。

  武进的富民之路

  武进在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中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在不断的创新实践下,确定了以统筹协调为主要特征的科学发展“武进模式”,其目标是比全国提前8年完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格局

  文|《小康》记者 孙晓青

  常州市武进区,这个位于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西北部的一个县,一直都给人一种锐意进取的印象。改革开放以来,武进用了10多年时间,从一个苏南农业大县转变为工业经济强县,成为苏南改革开放发展模式的发祥地和全国最发达的县域经济体之一。但武进并没有止步不前,从2006年开始,武进就明确提出了打造“全国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的总体目标。

  在常州市委常委、武进区委书记沈瑞卿看来,武进的城乡一体化道路就是要在协调、统筹、和谐等问题上做文章,全方位的缩小城乡差距,改善百姓生活,做到可持续发展。武进的目标是比全国提前8年完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格局。

  398个村的撤村转居

  “如今买东西去超市,想锻炼有健身房,还能和原来村里的邻居们一起跳健身操、唱唱戏,生活过得很好。”58岁的李芳是南河社区的居民,这个社区的前身是六个行政村,如今是6708个拆迁安置村民的新家。李芳由原来村里的一间大瓦房变成了现在的80平米、两室一厅的楼房,心里美滋滋的,最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儿子在人才市场的帮助下,通过电脑培训,现在就职于一家电子公司,老公也在社区的物业部门谋了一份差事。“现在家里人医疗、养老、就业之类的保障都有,再加上他们有稳定的工作,生活就真的有保障了。这城里人的生活真的挺不错的。”李芳笑着说。

  撤村转居是优化村级结构的一种方式,如今的武进有398个村等待进行或撤或并的优化工程。在这个过程中,武进的决策者首要想到的就是如何确保这些农民能够在城里安心地生活。对于失地农民来说,最为重要的两项是完善的社会保障,以及稳定的就业。

  一手抓起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武进区委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金刚表示,目前武进共筹资70亿元,建立了和城镇居民一样的失地农民养老生活保障体系,22万失地农民享有农村养老、医疗等各项保障。此外,在武进人力资源市场,农民和城镇居民享受的是同等的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就业服务、就业失业登记、就业援助、创业扶持、职业培训、失业保险和就业信息,保障失地农民的就业需求。有数据显示,目前在武进区再就业农民达到34.8万人,本地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和被征地农民就业率达90%以上。

  创造性的富民之路

  城乡一体化建设,农村资金一直都是瓶颈。对此,武进发起了“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的活动,加快资金、人才流向农村,创造性地解决了资金难题。目前已有1680家企业与288个村结对共建1058个项目,协议资助资金2.59亿元,已到账资助资金1.35亿元,参与村庄整治、基础设施、物业发展等项目 1000余个。

  富民一直都是武进决策者的目标和行动前提。为了让农民在一体化的过程中能够有一个持续性的增加农民收入的保障,武进所有的村都进行了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将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每个农民头上,让他们享有明细的集体资产股,并按股分配。

  武进还创新诞生了“富民合作社”。据金刚介绍,让农民以自愿为前提,把未建多余的拆迁安置房折算参股,投向标准厂房、商业用房等有效资产的建设。按照合作社章程,每年的股权分红由政府“托底”,从而最大限度保障股东利益,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一系列的“富民工程”下,武进人均纯收入达12350元,同比增长10%,连续七年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满眼春色、生态宜居”,今年7月5日,联合国人居署向武进颁发“联合国人居环境特别荣誉奖”,并宣布武进为中国首个联合国“人居实验城市”。联合国人居署驻华首席代表张振山说:“武进突出表现是人居权利和包容度。”

  现在,武进的目标是人人幸福,在《武进区民生幸福行动两年(2009-2010)工作计划》五大类28项33个指标中,80%涉及民生。在探索城乡一体化道路上,武进的决策者要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就业保障、社会管理上实现“六个一体化”。在此过程中,通盘考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利用等各类发展规划,创造独具特色的“武进模式”。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城市化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