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福林:公共服务要求起点公平
“如果民生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将会带来较大的社会矛盾和风险。就全国范围内的舆论监测来看,矛盾比较尖锐的群体性事件,也大多是因为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而引起。”
中国周刊记者 宋合营 北京报道
“十二五”规划时期,中央要求“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有着怎样的社会背景?实际操作过程中面临哪些难题?
《中国周刊》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迟福林及其团队曾受国家发改委委托,对“十二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做过专题研究。
公共服务事关社会稳定
《中国周刊》:根据你的观察,我国现有公共服务处于什么水平?为什么说“十二五”期间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五年?
迟福林:公共产品短缺已成为新阶段的突出矛盾。改革开放30年来,吃饭穿衣等基本生存型问题已经得到解决,老百姓的生活压力开始向子女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领域转移,整个社会进入了公共产品消费时代。在实际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跟老百姓的实际需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尤其是城乡之间、不同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突出地表现在农村养老、防病等保障措施的缺失,这直接影响到了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2006年我们去西北调研,那儿有个一百来户的村子,村民们自发签订了一份免责合约,按照约定,家族中有人得了重病,如果需要花2万元以上,大家就可以不再为他治疗了。因为如果强撑着看病的话,不但会把一家人拖垮,同时还将有三到五户亲属受到拖累而返贫。2003年在海南农村,我们看到一个腿部残疾的老汉,把残腿拴在篱笆上耕田,后来一问才知道,像他这样的半残疾家庭,每次能够领到的助残补助只有5块钱左右。
最近几年,我们国家一直在提扩大内需,但是这些基本的民生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老百姓的消费问题就无从谈起。最明显的是那些在城市里打拼的农民工,他们辛辛苦苦奋斗一年,往往是把挣的钱全都寄回了老家。为什么不敢花?就是因为后顾之忧没有解决。所以说,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不光是民生问题,它还牵涉到改变消费预期、提高消费率,乃至发展方式转变等经济社会问题。
另外,如果民生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将会带来较大的社会矛盾和风险。就全国范围内的舆论监测来看,矛盾比较尖锐的群体性事件,也大多是因为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而引起。
《中国周刊》:什么是“基本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又是怎样的含义?
迟福林:“基本公共服务”是指范围上的确定,“均等化”则是其实现目标。前者根据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要求在外延上逐步扩大,像前几年我们设定的基本公共服务只有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就业、社会保障;现在大家普遍感觉住房成了一大公共需求,所以现在把基本住房保障也纳入了进来。在可以预想的未来,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大学教育和环境保护等,也会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和需求的扩大,逐步纳进来。
后者主要强调要有制度上的保障,作为一种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产品,它一定要做到“起点公平”、“惠及所有人”。你看,上海和甘肃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有差异,人们享受的社会保障标准也就不一样,上海人可能是1000元,甘肃人是300元,但是在制度安排上,两个地方都要有。不能再像前几年那样,城市居民社保体系建立好多年了,乡村和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工却连最基本的保障都没有。
《中国周刊》:有些人发牢骚,说现在的商品房政策还不如以前的福利分房呢。当前的医疗体制改革,也有很多人反对走市场化的路子,害怕它又变成另一个房地产市场。
迟福林: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福利分房”和“公费医疗”政策,也算是一种公共服务机制,但是这种机制最大的问题是不均等。不光农村没有福利分房政策,甚至是城市的国有单位和集体单位之间、国有工人和集体工人之间,保障标准也有很大不同,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和身份、地位联系在一起的,在底线上就没有做到公平。另外,“一人有病全家吃药”,也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是不可能持续到今天的。
这个时候有人怀念以前福利化的公共服务模式,只能说明大家对均等化有更迫切的需求,希望能早日实现有房住、有病能得到妥善救治,但是回头走老路是没有希望的。
运行体系至关重要
《中国周刊》:你怎么看当前的医疗体制改革?民营资本进入医疗领域,会不会改变医疗服务的公共属性?
迟福林:民营医院分为两类,一类是以非营利为目的、社会资本自愿加入的,比如说一些大老板拿出一部分钱到乡村去建卫生院,以此来履行社会责任、提高企业社会形象,这类医院提供的服务显然具有公共服务的属性。另一类是追求市场利润的民营医院,满足的则是多元化的医疗需求。
就当前的医疗体制改革现状来说,我想,它不可能走先前教育产业化老路,不可能走住房不分保障型需求、改善型需求、投资性需求,都推到市场的那种道路,因为医疗跟老百姓的生活关联度太紧密了,如果都搞成营利性医院的话,大家的不满反应会更大,整个社会的倒逼机制决定了多数医院还必须是非营利性医院,他们应该为老百姓提供最基本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
《中国周刊》:可是,公立医院往往会因为与政府主管部门走得太近,自我革新的动力不强,政府主管部门也缺乏有效的监控。
迟福林:是的,理顺公共服务决策、执行和监督三者之间的关系很重要。理想的运行体系应该是:政府是公共决策的主体,比如负责公共卫生决策制定和医疗投入方向的应该是卫生部,如果说以后出现了决策失误或者资金投入不合理,板子第一个就要打在它身上;医院是公共服务的执行主体;另外,还要有一个独立于卫生部和医院之外的中间组织,比如说公立医院监管委员会,其主要职责一是具体执行钱和物怎么分,也就是卫生部划拨的医疗经费该按什么样的比例分配到各医院,二是直接对医院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行监督;同时,监管委员会履行职责是否认真到位,卫生部和社会大众再对其实施行政或舆论上的监督。这样一来,就能打破“政事不分”的局面,医院不再是卫生行政部门的附属,卫生部门也不再直接插手医院具体事务。
我们现在医疗秩序的毛病就在于,卫生行政部门集决策、执行、监督于一体,而且决策权又十分分散,你看,一个医疗改革方案需要十二个部委参与讨论,其中谁是决策主体,一直都搞得不是特别清楚。一旦决策出现失误,该由谁来负责呢?卫生部肯定会说,我是有责任,但不该负主要责任,谁拍板的你找谁去。
所以说,现在是决策者都不愿意干决策的活儿,都跑去忙着分配物质或执行去了,因为执行有钱有物,干分配又有好多人去找他。不光是卫生,教育、文化、体育很多领域都是如此。
也正因为如此,未来的公共服务改革不应该是单纯的多投入、广覆盖,里面还涉及公共服务执行体系的建立问题,它与正在进行的事业机构改革、政府自身职能转变紧密相关。
考核要向公共服务倾斜
《中国周刊》:说到公共投入与公共服务的关系,当前的状况似乎走向了一个怪圈:地方政府为了加大公共投入,只好不停地卖地,一方面可供出让的土地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地价也越来越高,并直接推高了住房价格。怎样扭转这一局面?
迟福林:这里面有三个情况需要改变:一是中央和地方在公共服务职责上要有明确的分工,中央负责哪些、地方负责哪些,各司其职、配套问责。你看,过去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在乡村为什么实现不了,原因就在于把主要责任都丢给县乡了,县乡很穷,没有钱拿什么投入呢?现在改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投入为主,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
第二个是地方政府财政税收体制的革新,正在酝酿中的房地产税将给地方政府带来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政府收了房地产税,就必须为老百姓提供令人满意的公共服务,否则,人家干嘛要把钱交给你?!
第三是干部考核机制需要转变。过去我们是经济建设型政府,考核主要以GDP为衡量指标,现在我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相应的考核机制也应该往公共服务方面倾斜。
《中国周刊》:这些经验从哪里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在“十二五”期间能实现吗?
迟福林:北欧一些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发达的国家,是我们参照学习的主要样本。他们的政府几乎是完全意义上的公共服务型政府,而我们现在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职能还处于转型中,因此,短期内我们还不能把全部的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大学教育等都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
“十二五”期间初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有可能性的,中央政府确立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这就是说,2020年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就业、社会保障不仅要实现城乡全覆盖,而且在相关制度上能确保基本的底线公平。我认为这一目标很可能会提前5年时间完成。所以,我建议把“十二五”期间初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一个约束性指标。
年轻人的牢骚
讲述人/中国周刊记者 宋合营
春节前,我去参加央视一档财经节目的录制,正反两方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能否缓解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展开辩论。一方问另一方,“这几年我们搞改革,先是把教育产业化了,结果农村孩子上不起大学;接着又把住房商品化,搞得现在大家都买不起房子;难道还要再把医疗也一味丢给市场吗?”
还没等对方抗辩,台下观众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我的一个同事,好几年前就打算买房,原以为调控能起一点作用,结果楼价却涨得厉害,工资水平还是原地踏步。每每谈及此事,他总是无奈地开玩笑,“原来咬咬牙还能买个厕所,现在连个马桶的位置也买不起了!”
另外几个同事出手早,趁房价还没涨得太离谱的时候买了房,因为无力全款购买,便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平时省吃俭用,每个月还得盼着发工资,生怕还不上贷款。
幸好大家都还年轻,很少得这样那样的怪病。但还是免不了亲戚朋友谁有个大病小灾的,尤其是北京大医院多,很多患者喜欢到北京来碰碰运气。
前不久,一个朋友的小侄女腿疼,在老家诊断不出病根儿,便来到北京。北京儿童医院是出了名的挂号难,朋友动用了角角落落的人际关系,托了好几个人,才终于挂到了专家号。一家人满怀希望地抱着孩子去了医院,结果专家看了看他们拍的CT片子,说了不到三句话,就让他们去别的科室去做检查。就这样,300元挂号费没了。
漫长的就医之旅也自此拉开序幕:抽血50块,检查费1000块,再加上杂七杂八的其他费用,孩子家长带的钱很快就花干了。之后,他们又带着孩子去了另外几家大医院,折腾了将近一个月时间,前后花费近万元,最终也不了了之。朋友说,侄女爸爸每个月的工资只有两千多,光这次来京,就花掉了小半年的收入。
也许,跟农村长大的堂弟相比,朋友的侄女小小年纪就能到北京来看病,还算是幸福的吧。去年,堂弟高考,分数可以上个不错的三本,但每年光学费就要花掉一两万元,这对于土里刨食的叔叔而言,实在是不小的负担。为了不让父母为难,堂弟考虑再三,最终还是就近读了一所收费相对较低的高职。他说,毕业后想找个一般的工作先干着,一步一步来,如果实在不行,也可以再考研。
我当堂弟的面就夸他有志气,背后却拿他跟朋友感叹生活的不易。朋友们也大多都有同感。我们当然知道,年轻人不该丧失挑战生活的勇气,可是当读书、就业、住房、看病、养老一大堆问题接踵而来的时候,个人的努力显得那样渺小。
回想父辈曾经经历过的计划经济时代,那时候毕业可以分配、工作了可以分房、看病国家买单……“我咋觉得现在我们活得还不如他们以前幸福呢?”一个朋友不解地问。在座的几个人都是80后,没有人能够回答她。
我也很郁闷,但仍旧满怀希望。至于年轻人的牢骚,说明公共服务还是一个未完全破解的课题。在前进的路上,有挫折,也一定能够找到方法。回归貌似无忧无虑的计划经济时代,只能是历史的倒退。
寻求生活安全
公共服务是一个大概念,涉及衣食住行各方面。当下,让民众讲自己遇到的公共服务故事,那一定是多得讲不过来,喜的乐的很多,悲的怒的也不在少数。
公共服务是百姓观察社会最便捷的窗口,这是个具有放大效应的窗口。如果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到位,他们就会赞誉有加;如果不足,哪怕有些许瑕疵,也会引发牢骚和情绪波动。
这反映的是民众生存在一个社会中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正是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价值。
这些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也意识到公共服务的重要性,并逐渐加大了对公共产品的投入。但中国是一个复杂的国家,尤其是面对居民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需求,经常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且公共产品的概念,对中国来说,还很年轻,它包含哪些方面,它的定性、提供模式等等,还在摸索之中。
摸索是一种实验,实验就难免遇到问题。像医疗的市场化之争,住房的属性判定,教育产业化的再认识等,每一个都是事关民众权益的大问题,而且经常处于彷徨犹疑之中。
为此,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已提出明确的方向,“共享发展成果,应当从群众最需求、最迫切的方面入手,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着力解决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基本需求领域”。
实现这个目标的路径在哪里?如何强化民众在公共服务领域中的社会安全感并推进民强的实现?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必须改变既往以GDP为核心的考核机制,更改为以公共产品服务质量为政绩考核依据,并且建立有效的决策、执行、监督的公共服务体系。
微博议公共服务
机票专家okpiao:孩子没开始降生就开始了关系旅程!托关系找好的妇幼医院定期检查,找好的医生接生等等,生下来后,体检呀,入托呀,参加课外学习,找个好老师呀,找个重点小学、中学、大学,好的工作等等哪个不需要求人,托关系,走后门,杯具呀。
无厘头的淘淘:十年进京两忙忙,攒首付,想买房。地下群居,无处话凄凉。社保纳税一条龙,五年期,没商量。高楼大厦平地起,浮云里,泪两行。法律无言,户口更坚强。元宵佳节赏灯处,外地人,寸断肠。
风吹过麦田2011:同事的小孩要上幼儿园了,她算了一笔账:托儿费一个月2400;因为没有老人帮忙每天要晚接,再交220;还要坐幼儿园的班车,再交220;如果再报个班,每个月就是三千多,还不包括其他吃穿用;入托的第一个月还要交一千多杂费……太可怕了,什么时候孩子成了有钱人的奢侈品?
darren齐:城市电梯理论:大多数乘坐电梯的人都不希望更多的人进来,那样会增加拥挤程度和停留时间。城市原住市民就是电梯的既得利益者,他们需要外来工服务于自己,但不愿让他们和自己享受同等的电梯待遇。SO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过程,如不打破户籍制度,没有城乡一体化意识,外来打工人员和城市人永远不会均等。
有无之道:建国之初,我们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两弹一星”上了天……充分说明中国人民没有战胜不了和解决不了的问题!今日我们国家GDP规模总量已经是世界第二了!难道说还迟迟解决不了高房价(住房难)、入托难(上学难)、看病难的问题吗?
罗家德:在美国办理入学中小学,美国法律会禁止学区管理人员问小孩的父母是不是非法入境者,只要证明小孩住在学区之内即可。因为他们认为受教权是人民的福利,不能以任何理由国家拒绝给予。这才是社会福利应有的概念。
(中国周刊记者 宋合营 整理)
寻求均等机会
中国这个经济体正在快速增长。参与这个时代,助推国家成长,既是民企的义务,也是民企的权利。
在1979年的时候,中国的民营经济占到GDP总量的不到1%,到2005年时,就已经占到了GDP的65%。截至2009年6月,全国民营企业已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70%,在民营企业就业的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的75%。
这些数据,一方面说明改革开放给民营经济带来了春天,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如果将民营经济拒之门外,或者忽略了民营经济,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将缺失重要动力,而且民企的生存与发展权利将受到严重侵害。
民营企业的发展,不仅是民众参与经济的权利,而且是参与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实现民富进而实现民强的突破口。他们应当享有与国企均等的机会。
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对于民营经济的发展方向很明确,“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
国务院参事室特邀研究员、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顾问保育钧认为,国家扶持民营经济,必须“杀开一条血路”,其关键在于落实“新3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