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理解税,就不可能对一个国家的问题有深刻的理解,一个缺乏税收常识的社会,不可能理性地辩论这些问题
文|黄凯平
近年来,公民意识日益觉醒,诸多公共事件都可以看到网络上活跃的言论。从腐败案件到强制拆迁,从官民纠纷到“跨省追捕”……网民都利用互联网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言词多数是表达对腐败现象的不满,对滥用职权的痛恨,对官僚不作为的鄙视。这些话语弥漫着一种不信任的情绪,真正的理性辩论却并不多见。
追根结底,这些事件无一不与税收相关,不理解税,就不可能对一个国家的问题有深刻理解,一个缺乏税收常识的社会是不可能理性地辩论这些问题的。
把税收常识“传”给更多人
说到税收常识,大多数国人对此的了解惊人的缺乏。从小到大,教科书和老师们都告诉我们:“公民有纳税的义务”。无论是行走在城里的大街小巷还是乡间民居,“纳税光荣,偷税可耻”的醒目标语与横幅总时不时地出现在墙上。前几年,税务部门的官员还在抱怨中国人纳税人意识不强,感慨国人素质低,不像外国人那样以纳税多为荣,也不愿自觉去排队交税……所有这些话语,我们都耳熟能详,并且几乎不会对它进行反思,很自然地以为这是“常识”。这些话语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模糊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遮蔽了税收的真相。事实上,更多的人根本不会关心这些话语,因为他可能认为自己从不纳税,这些税收都是国家大事,与自己基本上没什么关系。但是,一个对经济学或政治学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认同这些“常识”,甚至会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去破除这些“迷信”,用真正的常识去消除这些似是而非的概念。
传知行公民税权手册正是在这样一种观念中产生的。最早策划这一手册的是传知行社会经济研究所的郭玉闪、李英强、岑科和独立学者秋风,在他们与其他几位人士的努力下,传知行社会经济研究所在2007年编写了第一本公民税权手册——《税收的真相》。《税收的真相》试图还原税收的基本常识,相对于教科书与媒体上流行的税收观念来说,税权手册所阐述的理念是颠覆性的。“人人都是纳税人”、“无代表权不纳税”、“税是民众购买政府服务的成本”、“税的征收与使用必须征得纳税人的同意”、“没有征得民众同意的政府税收与黑社会的保护费没有差别”……这些说法并不是什么原创性的观点,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这是连初中生都非常清楚的常识,很多中国学者虽然也零星写过这方面的文章,但对中国这个缺乏常识的社会来说,把这些观点串在一起系统地整理出来,还是相当有震撼力的。
这本小册子撰写出来后,大家就赠给身边的朋友阅读,朋友们都大为赞赏,纷纷又给自己身边的朋友传阅。遗憾的是这一年的税权手册虽然获得了众多朋友的大为赞赏,但传播的范围却并不广,未能赢得太多的社会影响力。
“税权”的探讨刚刚开始
传知行公民税权手册开始赢得社会影响力是在2008年,这一年,传知行税权手册的主题是税收与中国经济困局。美国次贷危机无疑是这一年最重要的经济话题,这一场危机也使中国的出口企业陷入了困境,尽管中国经济形势危急,但政府的税收收入却仍然不断增长。这一年的税权手册并没有用很多理论性的论述,而是用大量人们熟知的事实与数据分析了中国税制的种种弊病,可读性非常强,读者能够从生活中非常直观地感受到手册中所说的税收原理,而不会觉得这些是非常遥远的事情。2008年的税权手册撰写完之后,传知行社会经济研究所举办了一个税权手册的发布会,在发布会上,茅于轼、李炜光、秋风等学者都呼吁尊重与保护纳税人权利,呼吁减税与税制改革。也许是这一年的发布会非常成功,也许是税权手册写得通俗易懂,总之这一年的税权手册传播非常广,放在传知行网站上的电子版被疯狂下载,很多论坛、博客和报纸杂志都在介绍这一本小册子。读者都给我们打电话或发邮件交流看法,这些读者中有的还是税务部门的官员,他们也对我们表达敬意,让我们倍感意外与鼓舞。
2007年与2008年的传知行公民税权手册基本上是从征税的正义性来谈问题的,而税收的正义性不仅要追问如何征税,也必须追问政府如何花钱,这对纳税人权利来说非常重要。恰好在2008年5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开始正式实施,很多人都依据这一条例向政府申请公开财政信息,结果很多这样的申请都失败了,我们决定把2009年的公民税权手册主题定为追问“阳光财政”,解析政府花钱的来龙去脉。但这一年的公民税权手册却写得异常艰难。因为要分析政府的财政收支情况,必须有大量真实的数据与相关材料,但通过政府网站与各种公开的渠道都很难找到实质性的数据,从这些途径获得的数据大多空泛无力,基本说明不了问题。于是,我们向财政部申请公开2008年全国财政收支详细数据,得到的答复是这些数据为《国家财政决算》中的重要内容,是机密级文件,不予提供。没有办法,只能通过一些二手数据和一些省级部门的有限数据来分析政府对税款的使用,效果远不如预期,我们都感到非常遗憾。这一年的税权手册出来之后,传知行社会经济研究所举办了税权手册的发布会,在发布会上,深圳的吴君亮分享了他成立民间公共预算研究团队并推动政府信息公开的故事。上海财经大学的蒋洪教授也出席了发布会,他在会上介绍了他主持的对我国省级财政透明度进行评分与排序的研究项目,从他的研究来看,我国的财政透明度还处于极低的水平。
对税权的探讨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税的正义性,追问税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另一个方面就是从税对经济的扭曲这个角度来讨论。从2007年到2009年,传知行公民税权手册每年讨论的主题都不一样,但都是围绕征税与用税的合法性进行展开的,很少谈及税对经济效率的扭曲。我们想把财税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财税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与人物以词条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专业人士以通俗的语言撰写一部辞典,把这几年来讨论的税的正义性问题做一个系统的总结,这样,接下来的传知行公民税权手册的注意力可以更多地集中在重复征税、增值税改革、营业税改革、个税改革、税制的设计等这类具体的税收经济议题上。2010年3月,我们带着这个计划向天津财经大学财经学科的首席教授李炜光教授求助,多年来一直为财政民主和纳税人权利呼吁的李炜光教授非常爽快地答应了主编《中国纳税人权利辞典》,并邀请了财税学界一批实力派学者参与编撰。就这样,首部专门为中国纳税人准备的辞典很快就初步完成了。
“宪政的发展史就是财政的发展史”,而一个优良税制的形成离不开公民理性的增长,离不开那些税收常识。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没有哪个政府会说征税是一种无偿掠夺了,相反,都声称征税是为了保障公共利益。从《税收的真相》到《税收与中国经济困局》,从《追问“阳光财政”》到《中国纳税人权利辞典》,传知行公民税权手册四年来一直试图努力把过去被刻意忽视的税收常识重新拉回到公众的视野里,这是一场“常识”与“迷信”的较量,不管成效是大是小,我们将继续在这条路上努力。
(作者系传知行社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