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局·1911:超越法国大革命的变局
【作者】马勇
中国辛亥革命的目标是仿照法国大革命,提升民权,废除皇权,但是中国最后没有把皇帝送上断头台,没有大规模流血,没有侵犯皇族,几年之后的俄国革命都做不到中国这样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从1901年新政开始,一直到1911年5月8日责任内阁出台,晚清政治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就是新军的领导人,他们在改革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过去很多年里,关于立宪党人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已经讲得很多,但没有人讲到新军,而新军发挥的作用又是非常大的,它甚至有点像今天的突尼斯和埃及,在动荡之中军人站出来说话。我曾在杂志上发表《为什么是新军》一文,谈到辛亥革命中最重要的一股力量就是新军。为什么是新军?就是因为当时的新军没有被充分国家化,而军队内部的忠诚教育也在这个时候起到反作用。
那么,晚清到最后出问题不是路选错了,整个改革的方向和步骤都对,最终的问题是到了最关键时候权力的分享。十三个内阁成员,九个是皇族,四个汉人,但当时,已经明显形成对立的阶级了:满族贵族是一个阶级,汉族立宪党人是一个阶级。这种状况下,摄政王对人民的解释是十分苍白的,他的推理是“立宪了,满汉平等了,没有阶级区分了,你们觉得内阁里都是贵族,那是因为你们脑子里还有阶级”,他用口号上的平等掩盖了这种先天的不平等。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不再垄断权力,这才是改革的真谛,晚清的改革最后就在这一步权力分享上出了问题。
辛亥革命超越了法国大革命
从5月8日开始一直到9月的四个月里,朝廷一直没有解决内阁组成问题,9月9日,成都闹市发生了流血冲突。湖北新军要求政府调整铁路国有的问题,但政府认为这是地方军,没有重视。然后湖南新军响应了,紧接着太原新军,然后是江西、云南等六个省的新军宣布独立。这时清廷认为最有力量的北洋中央军还在,结果第20天的时候中央军发生叛乱,要求撤销皇族内阁,调整铁路国有,审判盛天怀,并提供了12条政纲,要求据此修改宪法。结果第二天清军就接受了:摄政王退位,撤销皇族内阁,选举袁世凯当内阁总理大臣。
严复当时曾表示,如果这几个决定提前一个月出台的话,中国什么事都没有。但被逼得这个时候出台,南方不同意了,辛亥革命就是这么一步步发生的。此时,革命党人纷纷回国,黄兴、宋教仁到了武昌,孙中山也在回国路上了。当南方的革命性质越来越浓,朝廷内部的改革派便逐步向“强硬派”转化,当君主立宪已经不可能的时候,他们反而提出要君主立宪。其实原本革命党的力量是很小的,黄花岗起义也只是最后一搏。所以说,是清政府没有珍惜改革的机会。
当然,最后的妥协也非常重要,革命党的妥协给未来中国提供了很大的契机。孙中山回到国内参与南北和谈,和新军、北方及袁世凯谈判。在谈判过程中他提到了一个任何人都没有提出过的构想——满汉蒙回藏,五族共和。如果孙中山坚持把满族人赶回东三省,20世纪的中国历史就将重新书写。甚至可以说,南北妥协得到的一个结果就是现代民主国家的重建,孙中山的革命党没有“驱除鞑虏”,换来了中国新的未来。
清政府也有妥协,清政府按照皇族的强硬办法其实是可以打的,他们的盘算是只要能坚持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两年乃至三年,大清国一定还会出现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照样可以以时间换空间。但清政府到最后还是隆裕皇太后做主,接受妥协,清帝退位。新军和革命党的领导人最后也都提出一个方案,皇帝退位,优待皇室。
尽管清政府有军队,但还是知道进退。隆裕皇太后最后在退位诏里面讲,当人民都同意走向共和的时候,我们就没有理由再反对,因为我们平时总是在讲“爱民如子”。清政府的妥协为皇朝赢得了尊严,也给中国赢得了一次机会。
中国辛亥革命的目标是仿照法国大革命,提升民权,废除皇权,但是中国最后没有把皇帝送上断头台,没有大规模流血,没有侵犯皇族,几年之后的俄国革命都做不到中国这样。所以我说1911年的中国辛亥革命超越了法国大革命,战争只是在武昌打了三天,而且是军队对军队,大家都绕开平民区,都不打平民不打外国人,打仗是为了争取军事上的主动,很快就转入了谈判。
不动声色地变了
从这个角度来讲,辛亥革命是没有流血的革命,大部分是和平地、不动声色地就变了。
上海光复以后,革命党人深夜到江苏找到巡抚陈德全,告诉他其他省都光复了,陈德全说没问题,但是不同意半夜扰民,要第二天再说。等到天亮,当时的省会苏州街面上全部挑起了白旗,老百姓一起床就发现光复了。从这个角度来说辛亥革命是一种职业革命,完全是在一个高层中的妥协、谈判,辛亥革命过去很久,人们都不知道中国没有皇帝了。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没有流多少血,那第一枪的意义在哪儿呢?其实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是下层的军官和士兵闹起来的。他们冲出营房去抢军药库,抢到武器之后就往湖广总督府打,留在总督府的张彪连夜逃走。所以第一枪的象征意义要更大一些。第二天,张彪找到黎元洪成立了军政府,这就越走越正规了。后来黄兴和宋教仁从上海来到武昌,整个湖北的性质就开始变化,向革命变化。
黄兴到湖北以后,湖北下层士兵中的革命党人就想推举黄兴当湖北都督,把黎元洪赶下来。又过了几天,革命党又不甘寂寞,想推举一个“两湖大都督”,让黄兴来当,也被否决了。后来黄兴带了二十几个精兵离开湖北打算攻下南京,湖北就逐步被边缘化了。
南京的战略位置很重要,袁世凯只有谈判。从11月中旬一直谈到12月中旬,那时袁世凯已经是内阁总理,革命已经完全和皇族无关了,中国进入一个准君主立宪状态。但要成为完全的君主立宪国家,还要有议会,就在这个谈判当中,清廷的强硬派不干了,不愿意进入一个人民选举的议会。因为之前在执政院的时候,200个议员中有100个选举,另外100个是由朝廷来指定的,如果要全部选举,那些皇亲国戚就没戏了。最后的谈判就胶着在是否立宪上,立宪党人后来甩开了皇族去谈妥协,尊重皇室但不考虑皇族(皇室就是皇帝的直系),整个皇族就都降到平民级别。
共和理念是辛亥意义所在
今天我们谈论辛亥革命的成功或者失败,从孙中山的立场来讲,辛亥是失败了,因为没有按照他的设想去实现;但对整个中国的政治发展来讲,又不是失败,而且没有大规模的流血,没有使中国的政治架构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很稳定地就过渡过来了。
作为革命的直接后果,辛亥革命带来了“民国”这样一个短暂时期,它开启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一个机会,这是重大的进步。
而直到今天,辛亥革命的遗产、任务还是我们的遗产和任务,辛亥没有得到的,我们也还会沿着这条轨道走。如果讲辛亥的意义,我觉得就是民主、共和的理念。民主、共和的理念,不管怎么样中国人都不能动摇,人类的发展是一个趋同的发展,中国不应该强调跟别人多么不一样,日本的明治维新比中国的洋务运动晚了六七年,但人家就踏踏实实学,倒是中国来一个“中体西用”。我们近代以来就这样,只学西方的科学技术,结果什么也没学到。
我们发生的偏差,就是在晚清时候,一种光荣的孤立主义开始形成。以往中国在周边范围内所形成的大国邦交形态被改变,一种富有担当的国际正义开始被摈弃,到了1860年的中国政府就宣布逐步放弃越南、暹罗、缅甸这些国家,等到南部的屏障都逐步放弃了之后,我们光荣地、孤立地去搞自己的中原。这种光荣的孤立使得中国对外柔性的扩张结束了,这就是当时发展思路上出了问题。发展是什么?发展不是吞并、失败这些悲情字眼,而是根本上的人类文明共生。(本报记者 杨梅菊 实习记者 邬骊 采访整理)
中国与世界·1911:关键词
【作者】章开沅 马勇
【预言】
太平天国期间,曾国藩有个高级幕僚赵烈文,他的日记现在流传下来,其中披露了一些史料。1860年前后,当时曾国藩谈到太平天国,谈到京师的种种腐败和破败,不免忧心,忧心打败太平军也挽救不了清朝。曾国藩问赵烈文:这个情况今后会发展到什么地步呢?赵烈文说,前朝皇帝对国家的恩泽和威望还没有完全消解,大清朝暂时还不能怎样,但50年之内可能会土崩瓦解,事实证明他是个预言家——恰好就是50年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了。
【条约】
中国近代有四大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按照传统的解读,不平等条约是指在签订条约时,一方(或多方)以武力或政治施压等手段,胁迫另外一方(或多方)签署的条约,由于缔约双方的谈判地位不对等,导致最后缔结的条约不平等,因此条约通常都会对某一方的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产生侵害。
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最早提出了“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主张。
【改革】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终于发现了维新这条路。1901年时,中国就在国际压力下踏上了政治改革的不归路。1903时司法独立,中国两千年的传统社会没有了,法院独立,成立巡警,警察体制成立,这种改革对中国意义非常大。另外还有司法改革,让两个法律专家仿照西方法律改造大清律例,废除酷刑极刑,文明对待犯罪;教育改革,1901新教育开始,中央开始成立大学,地方省一级成立高等学堂,府一级中等学堂,县一级小学堂,科举制度被废,我们今天的教育体制就在这个过程中成立了;政改方面,允许地方自治;1909年咨议局成立,咨议局可以约束行政官。
到了1906年以后,晚清的改革一下子就把中国拉到一个现代国家去了。
【皇族】
在走向共和的环节中,最大的障碍和阻力来自皇族,曾经他们不自由,但当有了获取自由的机会,因为对未知的恐惧又害怕分享权力。
皇族和满洲贵族在原来君主专制的体制下,也受到很多约束,比如不能经商,只要是享受旗人身份,就只能整天架个鸟笼子转悠,而晚清贵族从政也是一个很短的历史产物,在清朝早期和中期没有这种问题。晚清就从恭亲王开始出问题,恭亲王和慈禧太后两个人通过非正常手段夺得了大清国的权力,因为是通过非正常方式得到的,因此对其他王爷也就没有约束力,其他王爷就慢慢渗透到体制里面去了。1888年光绪皇帝亲政,才遏制住了贵族从政的思想,但是他去世后,皇族又进入了政治势力,甚至可以成为积极推动改革的力量,但是因为对君主体制下贵族境遇的未知和恐惧,导致皇族成为过度囤积权力的破坏者。而当所有的利益都被既得利益者阶层垄断了,最后伤害的只能是人民和皇帝。
【慈禧太后】
今天我们看清朝的种种尝试,可以理解为挽救自己甚至是挽救中国。但当时的内外矛盾步步激化已经严重动摇了清王朝存在的合法性。1908年是重要的一年,慈禧太后死了。慈禧不仅有实权,我们还不能过分低估她,她能在太平天国那么困难的情况下跟恭亲王力挽大局,都说明慈禧不是一个一般的宫廷妇女——但她的局限就在于她视野不开阔,外界的信息太少。甚至可以说,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慈禧是有可能当核心人物的,但是1900年以后,一切都是面目全非、时过境迁了。
【光绪】
晚清的几个皇帝中,光绪皇帝是很博得社会舆论同情的。人们普遍觉得他是个好皇帝,他主张对外抵抗,是主战派,读书万卷,锐于变法,但光绪最大的问题就是软弱,他没有自己的爪牙,在宫廷政治的经营上也还不是对手。宫廷太大,光绪又太小,华北滚滚的雷声他都害怕,怕得躲到老师的怀里面,这一点似乎也能看出当时整个满族的衰败,原来马背上的满族已经不存在了,到最后都是些弱不禁风的纨绔子弟。
【袁世凯】
在过去的历史叙事中,我们怀疑袁世凯出山是玩两面派,拿着朝廷压南方的革命党,又拿南方的革命党压朝廷,最后弄成他“欺负孤儿寡母”,把大清王朝给灭掉了。但实际上,袁世凯出山的目的,是趁着这个机会要求朝廷实行君主立宪,君主立宪最早的动力就是袁世凯、张之洞这些人。
袁世凯没有离开老家的时候,就一天几个电报,要求朝廷趁着这次危机进行政治改革,把责任内阁建立起来,把国会建立起来。君主国家建立了,南方的危机是很容易化解的。后来他派段祺瑞去做湖广总督,用和平的方式去跟南方探讨和解的可能性。他派代表找黎元洪谈,黎元洪只提出一个要求,就是朝廷要有一个承诺,不能秋后算账。袁世凯说,我以人格和生命来担保,朝廷不会去处理这个问题。但是袁世凯要求朝廷的改革并不顺利。清廷内部、皇族当中有一拨强硬的人,发展成了宗社党,他们认为不能轻易地对哗变造反的人让步,坚持不改革。这就使南北僵局没有办法因朝廷推动改革而化解。
【驱动力】
任何革命都需要有一个变革的驱动力,辛亥革命的最大驱动力是哪一群体,这一点至今仍未有定论,台湾有一种说法叫“全民革命”,问题是怎么能全得起来呢?实际上动的人不是很多。但不能否认辛亥革命驱动力量中有人民的力量,这个力量很现实,他们并不一定要建立一个中华民国或者新的政体,他们的希望还只是改朝换代,但是正如所有的群众斗争一样,这一基层力量起到了一定的破坏作用,它动摇了旧的统治基础。
西方的研究过分地强调了绅士阶层,以耶鲁大学女教授芮玛丽(Mary Clalaugh Wrigh)为例,她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对辛亥革命史的研究影响了整个世界。当时绅士阶层的确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作用,包括办教育、宣传宪政,都是他们在合法完成,但他们不能算是辛亥革命真正的依托,归根到底,绅士阶层最后是顺从形势顺从共和。
全面地说,革命力量构成主要依靠的是先进知识分子、少数激进的绅士或商人,参与作战的就是会党、华侨、新军、学生等。而像以前说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种说法,现在都不说了,当时真正的资产阶级其实是害怕革命的,但既然革命符合其利益,他们最终会赞成,所以到了武昌起义,很多各地的绅商先后归附了共和。
【媒体】
辛亥时期的媒体对社会改变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三民报》、《民呼报》等在传播革命方面的功劳非常大,《民报》、《浙江潮》这一批报纸对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影响亦不可小觑。像以《时报》为代表的当年外交报,都是在晚清时代,追求客观公正、不偏不倚的报道立场,不会故意和政府作对,但也不怕批评朝政。当时在国内传播的报纸,也在传播一种宪政的思想,改革之后这些媒体也都在积极传播这些东西,没有鼓吹造反革命,可以说晚清时期这些报纸的进步性是非常重要的。
【革命党】
革命党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如果没有孙中山的革命,清廷不能走向改革。革命党的胸怀也很值得我们尊敬。南方革命党原来的目标,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在他们眼中,清政府是反动的政府、卖国的政府。袁世凯成立新政府的时候,南方革命党一直坚守“民主共和”的原则不可让步、“帝制必须终结”不可让步,但段祺瑞、冯国璋等人发出通电,要求南京临时政府必须做到不侮辱朝廷,否则休谈建立君主立宪国家。段祺瑞在通电中说,你们在海外逃亡十几年,你们的历史是清白的,但我们过去几十年是跟着大清国在干事,你们把我们的历史都妖魔化了。孙中山接到通电以后,连夜讨论,最终达成的结果,就是清皇室优待条件和后来清政府宣布的退位诏书,还有给人民发一个公开信性质的文件,这几个文件里再也没讲清廷是反动政府、是腐朽政府,也再没讲“驱除鞑虏”问题,这是一种很大的让步。(本报记者 杨梅菊 采访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