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美国人民强烈希望了解新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4日15:28  国际先驱导报

   外媒围观·美国篇

  四十年前,外国媒体如何报道尼克松访华?它们又怎么看待中美的走近?本报从1972年的《参考消息》中遴选出部分媒体当时的报道,从中或可一窥当年该事件的“世界级影响”。

  美国人民强烈希望了解新中国

  【路透社华盛顿二月二十五日电】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在二十多年装做中国并不存在以后,现在开始重新看到中国。

  电视台隔着半个地球向他们所作的有关尼克松总统去北京的报道,使他们急不可待地瞥见了一个向他们关闭了如此长的时间的社会的情况——日常生活的情景和各种声音以及在那里进行的高层外交的情况。

  “现在开始从北京进行实况广播”——直到最近几乎没有什么美国人会梦想到他们能够从电视记者和播音员那里听到这样的开场白。但是自从星期一尼克松先生到达中国首都以来,这句话统治了电视屏。

  美国观众对他们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东西着了迷。

  电视摄影机展现街道、学校、工厂和公社的情景,传来了长期以来的敌人——美国总统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握手、微笑和一块儿吃饭的令人难忘的场面。

  新闻报道以及在商业网和公共电视上看到的大批中国纪录片无疑打破了把中国和美国分开的那堵墙。

  美方随团翻译傅立民:一个相互发现的美妙时刻

  经过中方人员的默许,我悄悄溜出去了,我去了北京王府井大街上的新中国书店,去寻找一份 《二十四史》的复本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冉维、孙浩、杨梅菊 实习记者陈雪霁发自华盛顿、北京 “在一个寒冷的灰蒙蒙的星期一早晨——1972年2月21日——我站在了老虹桥机场航站楼的台阶上。我在尼克松总统到达的前二十分钟抵达了上海。”傅立民记得,在那个清冷的机场里,他甚至听见了响亮的鸟叫声。

  40年前,正当许多美国记者为了能登上那架飞往神秘中国的专机而绞尽脑汁时,作为著名的“中国通”,傅立民毫无悬念地被确定为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的美方翻译。那一年,傅立民27岁,这趟旅程将是他与中国大陆的第一次接触,同时也是其职业生涯中作为中文译员的首次亮相,为此,他深感“幸运之至”。“美国和中国在当时展开接触,对我来说一点也不意外。我对此已有所预见。这也是我从事外交官职业的部分原因。”傅立民告诉记者。

  “真正令我意外的是总统决定亲自前往北京,这是我绝没有想到的。这的确是最令人吃惊的一点。”

  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傅立民将尼克松访华形容为“一个相互发现的美妙时刻”。

  红色大衣

  我曾给尼克松夫人写过一些意见,让她不要穿在中国象征着婚礼的颜色,红色。当然(但是),她(还是)穿着一身灿烂的红色大衣下了飞机。

  随着尼克松夫人那优雅的红色背影出现在北京,“改变世界的一周”开始了。

  “这是许多中国人和美国人彼此探索的一天,不只是我和其他参与全程或部分活动的人员,还有所有坐在电视机前被镜头所传递的信息驱散了老套见解的人们。”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傅立民这样形容访华第一天的感受。

  事实上,在这个自己早已熟知但却从未了解的国家开启翻译生涯,这一点对傅立民而言的确意义重大。但对于这次翻译,傅立民刚开始的反应却是“拒绝”。原因是尼克松总统有记忆演讲的习惯,他喜欢在演说过程中表现得即兴而放松,这让他看上去富有智慧,毫无疑问,在这次非同小可的访华晚宴上,他也正打算这么做。而且,傅立民还担心,中方极有可能在文稿改动时加入毛主席诗词,即使对于一个中国通,翻译起来也会出错。

  后来,他坚持要到了尼克松的演说文稿,其中也确实包含了一些毛主席的诗词,“如果要我自己硬尝试着将其翻译回中文,那真是大难题”。

  二十四史

  不记得是哪一天,经过中方人员的默许,我悄悄溜出去了,我去了北京王府井大街上的新中国书店。我一直在寻找一份 《二十四史》的复本。在北京的最后一天,午餐时,周恩来隔着桌子对我说,“我知道你对《二十四史》很感兴趣。” 他说,虽然出版工作尚未完成,但是,作为对我兴趣的回应,他打算把两套原版送给美国,一套给白宫,一套给国务院。

  随后的几天,中美双方陷入了上海公报170字的拉锯上,这在傅立民的记忆里直接呈现为一连串冗长的会议。

  “意识之外我唯一的感觉是疲倦”,这是傅立民的最大感受,时隔多年后,他甚至还可以将当时所有谈话逐字重播。大家在一些十分细小的遣词造句上都小心翼翼地据理力争,“我和中方的译员在几个核心概念上陷入了很大争议,例如‘威慑’一词,他们翻译成恫吓、胁迫,我则不同意。”

  1972年2月28日,“上海公报”终得发表。

  傅立民后来才看到这份公报。令他惊喜的是,中文翻译都非常忠实地保留并再现了英文的意思,并且完全不需要修改润色。“我提出的几个建议,其中一些被接受了,一些则没有。但他们做的翻译工作的确非常专业,而且精妙。”傅立民说。

  而直到今天,在傅立民看来,“上海公报”在外交史上最具创新成分的不是双方创造性地对台湾的态度,而是在世界许多地区都前所未有的、将中美之间的尖锐分歧坦率地以文字记录下来的举动。

  “这种现实主义和相互尊重,受到国际行为规则的考验,是一个明智的基础,在此之上打开两个伟大国家的关系。这种方法的实质是求同存异——防止差异相对较小的事项阻碍双方寻求其他更重要的协议。”

  《参考消息》

  我总是这样,每到一个新地方,第一件事是看看那里的人在读什么书,或者说,他们是不是在读书。在中国的书店里,除了语录教条,几乎不售卖别的东西。但后来我发现,中国人非常灵通,对外面的世界有许多获取消息的渠道。有份叫《参考消息》的报纸,人们可以订阅,这份报纸忠实地从《时代》周刊、《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等报刊上选择和转载文章。

  傅立民记得,自己离开上海时,搭乘的还是备用飞机。但他的心情,却与来时对未知的忐忑大不相同,“当时我的心情非常愉悦。我们已完成我们的战略性的目的。我们为中美关系建立了良好构架。”

  而后来的40年也证明,尼克松在中国的7天,千真万确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和进程。

  如今,作为中美多年友好关系受益者之一,中国已经发生巨变并成为了世界的重要部分。后来,傅立民无数次来到中国,而他记忆中在上海虹桥机场听到的鸟鸣再也不可能重现。相反,那里现在每天都有数百架喷气式飞机降落和起飞,这些飞机来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44)

 

相关专题 国际先驱导报

更多关于 中美 关系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