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在尼克松图书馆寻找中美往昔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4日15:28  国际先驱导报

   在尼克松图书馆寻找中美往昔

  随着中美关系越来越重要,提到尼克松,美国人谈论更多的不再只是水门事件,而是“改变世界的一周”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柳丝发自洛杉矶 “历史所能赋予的最高荣誉,莫过于和平缔造者。”——理查德·尼克松。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奥兰治县约巴林达市,雨后清新的小城。一片白色现代建筑中,圆形的喷泉前星条旗安静地飘扬着。穿过这片现代建筑,就在一片茵茵的草坪旁,默默地并排卧着两座青黑色大理石墓碑,右侧的碑上镌刻着这样两行金字墓志铭。

  那片白色建筑,就是尼克松图书馆。墓志铭上的那句话,也高高地悬刻在图书馆大门的正上方。“如果评价尼克松总统的一生,我觉得就像这句话一样:他是和平缔造者,历史将给他最高荣誉。”尼克松基金会的乔纳森·莫弗洛伊迪斯反复默念着这句话对本报记者说。

  凝聚在握手的一刻

  1972年2月21日11点30分,首次访华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刚下飞机,就与前来迎接的周恩来伸手相握。这一幕,被塑成铜像,立在图书馆中国厅的中央。红色的“新华门”下,微温的灯光洒在两位领袖身上。周恩来总理微笑地站着,伸出手去;尼克松总统跨了一大步,大笑着主动伸出手去。历史在这一刻凝固。

  图书馆展厅墙上悬挂的第一张大照片,是尼克松与毛主席和周总理会谈的合影。旁边一组彩色照片记录了尼克松在中国七天的点点滴滴,照片中的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照片墙边上相框里保存着1972年2月28日在上海签署的《中美联合公报》的原文,一行行一句句都成为日后中美两国交往的指引。正因为有了这份公报,中美中断了20多年的交往才得到恢复。

  毫无疑问,尼克松的访问为打开中美关系大门并为改善和发展中美两国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年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美国前国务卿黑格曾说,尼克松1972年2月的中国之行是他总统任内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也是20世纪最重大的外交行动之一。

  1990年,尼克松参加了图书馆落成典礼。世界领袖厅里,共陈列着十位20世纪风云人物的塑像,包括英国的丘吉尔、法国的戴高乐、苏联的勃烈日涅夫和赫鲁晓夫等。其中只有两个坐姿铜像,而且在前面最突出的位置,便是中国领导人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这样的安排正凸现了中国在尼克松心中的地位。

  莫弗洛伊迪斯一直从事研究与尼克松相关的历史。他说:“尼克松总统访华的成果《上海公报》塑造了中美以及美国与亚洲的关系框架。”

  在美国外交十字路口的贡献

  40年过去了,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影响力不断扩大。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正印证了图书馆大厅两边墙上方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和美国参议员鲍勃·多尔对尼克松的积极评价。克林顿说:“但愿那些只用一些与尼克松总统的一生和事业相比微不足道的事情来评价他的日子就此结束。”多尔说:“我认为,二十世纪下半叶可以称为尼克松时代。”

  1993年4月11日,尼克松最后一次访问中国,他站在1972年访问中国时专门为他和周恩来定做的一艘小船上,对陪同的美国女助手无限感慨地说:“有两件事将使我载入史册,水门事件和对中国开放。一件是坏事,一件是好事。”

  “中美关系现在越来越重要,让尼克松总统在美国的形象也越来越好。我所认识的美国人,现在提起尼克松,不再提水门事件,而更多谈到他在美国外交处在十字路口时的贡献。”莫弗洛伊迪斯说。

  外媒围观·欧洲篇

  联合公报是中国的巨大胜利

  【德新社汉堡二月二十七日电】今天,在华盛顿和香港的“注视中国问题”的专家对公报的反应是倾向于预料尼克松总统将成为争论的焦点,因为他为他带回国去的“有限的好处”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再加上周恩来在中国的毛主义的原则上没有作丝毫让步。

  【合众国际社巴黎二月二十七日电】前法国总理富尔今天说,尼克松总统在中国的会谈结束时发表的公报是北京“外交上的巨大胜利”。他在法国政府控制的电台上说,“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是中国人外交上的巨大胜利。我原来以为,尼克松总统不会走得那么远。”他说,公报反映了中国政府“固执地坚持”吞并台湾的胜利。但是富尔说,公报也是对尼克松总统的谋求摆脱僵局的“现实态度”的赞扬。富尔说,美国公众将会赞同尼克松总统的政策。

  巴基斯坦记者苏尔坦:我当时真的以为基辛格病了

  对于巴基斯坦资深记者巴希尔·苏尔坦而言,40年前基辛格秘密访华前在巴基斯坦所作的短暂停留,构成他职业生涯中的一次特殊记忆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贾瀚龙、殷夏发自伊斯兰堡、北京 40年前,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到访中国,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40年岁月转瞬即逝,中美之间从敌视到伙伴,两国关系发生了当年难以想像的巨大变化。而这一切变化的开端,都源自此前一年基辛格对中国的那次秘密访问。

  “那时候,我刚刚当上记者,为发行量很大的一份乌尔都语报纸工作。”亲历了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前后的巴基斯坦记者巴希尔·苏尔坦,回忆起当年的那次外交事件时颇为感慨,“能够唤起旧时的回忆让人感到很愉快,尤其是和基辛格访巴有关的这些回忆。”

  基辛格为访华取道巴基斯坦

  1971年4月27日,中国通过巴基斯坦渠道正式送交美国一份照会。照会说:“中国政府重申它愿意在北京公开接待美国总统本人,以便直接进行会晤和讨论。”第二天,尼克松交给基辛格对中国秘密访问的任务。

  在时任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的热情帮助下,基辛格通过精心安排,于7月8日到达伊斯兰堡,对巴基斯坦展开访问。

  由于基辛格当年对巴基斯坦进行访问的真实意图是为了秘密访华,媒体当时并不知情,所以当基辛格访华的真实情况公开后,整个世界为之震动。而对于巴基斯坦记者巴希尔·苏尔坦而言,在同样感到震惊的同时,还多了那么一些特殊的感受——因为就在基辛格为造访中国而取道巴基斯坦的短短几天里,巴希尔·苏尔坦作为巴方记者曾参与报道基辛格访巴事宜。

  对于曾如此近距离地“经历”这一令世界发生改变的外交事件,谈到当时基辛格秘密访华的背景时,苏尔坦说:“基本上,巴官方只说基辛格对巴基斯坦进行例行访问。但后来得知基辛格秘密飞往中国后,我就认为此行背后另有一番深意。”

  苏尔坦以一个新闻工作者特有的敏感给出了自己的猜测:“那时候,美国和中国还很疏远,但巴基斯坦则试图建立良好的中巴关系,因此巴基斯坦有幸帮助中国在国际社会摆脱孤立局面。”

  “巴基斯坦人民很高兴”

  那时候,巴中之间有一条巴基斯坦航空公司的直飞航线,因此美国有机会借着这一历史性时刻直接飞往中国会见中国领导人。访巴期间,基辛格在8日的晚宴上假装肚子痛,随即叶海亚·汗总统邀请基辛格到总统别墅休息。

  而作为参与这次外事报道的记者之一,苏尔坦等一行国内外记者被告知原本安排好的媒体见面也相继取消:“当时,我并不认为这件事意味着什么。当时的报道称,基辛格生病了,推迟了他的行程。基辛格乘坐巴基斯坦航空公司的飞机飞往中国,此事在曝光之前一直处于保密状态。”

  就这样,次日凌晨,基辛格戴上大檐帽和一副眼镜,秘密搭乘专机飞往中国。48小时后,当他再次出现在巴基斯坦时,尽管曾有人用“喜气洋洋”来形容他,但对于苏尔坦等蒙在鼓里的不知情者而言,他看上去仿佛真的只是生了一场病而已,没有人知道,这48小时中,一篇全文加标点在内共170个字的公告已经形成,这是世界外交史上的一篇奇文。5天后,中美双方同时发表公报,宣布基辛格访问北京和中国邀请尼克松总统访问的消息,震惊世界。

  当谈到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事情披露后巴方舆论反应时,苏尔坦说:“巴基斯坦人民觉得很高兴。”

  40年弹指一挥间,谈到亲身经历这一历史性事件的感受时,苏尔坦无比感慨地说:“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以及后来的中美发表联合公报对巴基斯坦具有很深的意义。巴基斯坦为中美改善关系所做出的努力避免了一场大规模战争,因为当时有猜测称南亚地区可能会爆发另一场核战争。”

  外媒围观·亚洲篇

  有人欢呼,有人焦虑

  【合众国际社东京二月二十七日电】日本政府今天焦急地等待着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的公报,它担心这份公报将给亲美的执政党带来新的“尼克松冲击”。

  中美关系中出现惊人的突破这件事,可能导致要佐藤下台的呼声再起。

  佐藤政府可能对发表公报的担心超过了对公报的内容而引起的忧虑。长期以来,日本舆论主张同中国和解。

  【法新社西贡二月二十七日电】在今天的中美公报发表之后不久,今天这里的焦虑心情是明显的,因为不清楚尼克松总统在对中国的让步中可能走了多远。

  【路透社吉隆坡二月十九日电】阿卜杜勒·拉扎克总理在对尼克松总统即将访问中国一事发表意见时说,这位美国领导人的访问会有助于缓和紧张局势,“特别是世界这一部分地区的紧张局势”。他又说:“中国和美国之间破天荒第一次对话,这完全是好事。”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44)

 

相关专题 国际先驱导报

更多关于 中美 关系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