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地方大员”是指介于中央与基层之中间层级的党政主要负责人。在深化改革的当代中国,地方大员群体承上启下,处于联结中央与地方的中介环节,地位特殊,责任重大。他们不仅要贯彻落实中央大政方针,也要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仅要保一方平安,也要富一方百姓;不仅要自己作风过硬,也要引导监督同僚属下……
面对发展压力、仕途竞争与改进作风等繁重任务,地方大员不仅有一般党员干部的心境情怀,更有属于这一群体的特殊喜乐忧愁。为了探讨更加深入,本期主要围绕省级地方大员展开。
省级地方大员是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拥有着统辖一方的行政权力。他们能否清正廉洁、执政为民、造福一方,直接关系到当地党风、政风以至中国是否能够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以来,从开会不念稿、视察不封路,到“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公布等,率先垂范,广受拥戴。中央带头改进作风,地方大员怎么办?据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调查显示,在改进作风上地方大员亟待落实的前三项为:廉洁从政(占比81.3%)、改进调研(79.8%)、改进会风(40.8%);在公众对地方大员的最大期待中,清廉(占80.3%)、为民(67.1%)、务实(58.9%)位居前三。
时代有新要求,人民有新期待。公众的期待考验着地方大员的能力、智慧与境界:
当前,国际和地域竞争日趋激烈,改革难题新旧交织,群众的期待也水涨船高,不管是相对欠发达的地区,还是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都面临“不进则退、不转则衰”的挑战,省级地方大员如何在原来基础上有更大作为,考验着他们的执政能力。
近年来,省委书记们各展其能,推出了适合各地省情的保障民生政策制度和各种民生计划、民生工程、幸福工程和富民战略等,奏响了民生建设的精彩乐章。然而,百姓对民生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民生改善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民生领域的任务也越来越艰巨。民意民声多样、民生内容有变化、新旧难题交织,如何更好地为民造福,如何让民生答卷更加精彩,考量着他们的施政智慧。
近些年来,以省为中心的中层治理的作用变得更加清晰、重要起来,中国未来的局面在某种意义上要看省级地方大员的表现。地方大员们大多渴望着能在任内干一番事业,为中国的改革作出新的贡献;改革有风险,探索有雷区,创新是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获得的,如何既能贯彻落实中央政策方针,又能结合本地实际改革创新,如何将这些创新控制在比较合适的政治风险之内,也是地方大员必须直面的又一难题。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流传千古,执政者的忧患辛劳之中,往往生长着百姓的幸福安乐。各级地方大员如何把自身的“忧乐”与人民的期待统一起来,我们拭目以待。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
公众愿望很明确不意外
——“中央改作风,地方大员怎么办”调查报告
中央带头改作风,地方大员怎么办
超九成受调查者对地方大员落实“八项规定”寄予厚望
在“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各级‘地方大员’的重要性如何”的调查中,90.4%的受调查者选择“非常重要”,3.7%的受调查者选择“重要”,共计94.1%;选择“不太重要”、“不重要”或“不好说”的分别为1.0%、1.6%、3.3%,合计为5.9%。这些数据表明,在公众心目中,各级“地方大员”在落实“八项规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有网友表示,地方大员们一举一动都是社会关注的对象,上行下效,对身边的人有重要影响,落实新规,地方大员们责任重大。有受调查者认为,在实际生活中,地方大员作为负责一方的“首长”,责任大,担子重,其示范和带头作用十分明显,能否以身作则落实“八项规定”,对于所在地方能否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具有重要作用。福建省机关党建研究会南平分会会长张桂辉在接受人民论坛记者采访时指出,自身正,不令而行。作风与党风、政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各级领导干部作风如何,对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都具有潜移默化、不可低估的重要影响。
专家指出,在我国权力构成体系中,地方大员是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实际执行者和贯彻落实者,在整个权力运行系统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中观”地位。他们上对中央负责,下对地方负责,是联系中央与地方的重要桥梁纽带,“中观”环节发挥作用对于系统整体的顺利运行意义重大。因而,地方大员们以自身充满“正能量”的积极行动实践新规要求,对于推进新规落地,并使之化为广大社会管理者的工作习惯,形成良好工作作风,乃至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哪些问题亟待地方大员落实
廉洁从政(81.3%)、改进调研(79.8%)、改进会风(40.8%)排在前三位
“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各级‘地方大员’亟待落实的是?” 81.3%的受调查者选择“厉行勤俭节约,廉洁从政,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规定”,79.8%的受调查者选择“改进调查研究,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轻车简从”,40.8%的受调查者选择“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开短会、讲短话”,位列前三位。
总体看来,此一问题调查结果较明确反映了当前的公众心态。在公众心目中,厉行勤俭节约,廉洁从政排在第一位,揭示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某些干部淡化了“公仆”本色,偏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自己看得高于群众,享受特殊待遇,铺张浪费,甚至贪污腐化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提高了行政成本,降低了行政效率,疏远了干群关系,对不良社会风气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受调查者认为,我国传统思想中就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古训,在当前更有现实意义。近些年来,公款吃喝、公车消费、公费旅游等“三公”项目每年消耗国家财力数千亿元,“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这些铺张浪费的行为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因此,要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规定,减少腐败发生的机率。
在问卷调查中,改进调查研究选项排第二位,表明当前部分干部脱离群众,不了解实际情况,不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仍然比较突出。在现实中,很多干部调查研究变味成为走关系、拉帮派、显示权位、大吃大喝的机会,群众关注的问题被忽视,群众关心的利益被忽略。因此,新规中重点提出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而不能走过场、搞形式主义。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对群众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促进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
在调查中,会风也是关注度很高的一个问题。当下,文山会海,繁文缛节,官话套话甚至废话假话等屡见不鲜,各类剪彩、奠基活动和庆祝会、纪念会、表彰会、博览会、研讨会等层出不穷,一些领导干部不是发挥思想引领和方法、行为指导等“领导”本意所赋之职责,积极用笔和思想去引领,用语言、方法和行为去指导,而是把大量时间用于跑关系,搞应酬,陷入各种文山会海及应酬交际里,什么活动都参加,什么会议都讲话,什么仪式都剪彩……这样的工作作风滋长了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倾向,助推了“领导搞关系,下属搞专业” 的不良行政风气,模糊了选人用人的正确标准,也少了问计于民的情真意切,对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干扰。因而,在精简会议,提高实效,改进会风中,地方大员们责无旁贷。
此外,其他几项如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切实改进文风等也有受调查者提及,并占有一定比例,表明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有专家指出,“八项规定”的核心是密切党和群众关系问题。解决了脱离群众、高于群众、干扰群众等不密切联系群众的问题,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才能从根本上好转,群众才能成为促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源头活水。
公众最大期待是什么
清廉(80.3%)、为民(67.1%)、务实(58.9%)位居前三
“您对‘地方大员’的最大期待是?”“清廉,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排在第一位,占80.3%;“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排在第二位,占67.1%;“务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排在第三位,占58.9%。其他各项“有德,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有为,迎难而上、攻坚克难” 、“奉献,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其他”得票率分别为33.6%、25.1%、19.2%、14.8%、0.9%。这些期待表明了公众的心声,也揭示了存在的问题。
公众的“清廉”、“为民”、“务实”期待具体朴实,这些也是对党员干部的最基本要求,相比之下,有德、带头、有为、奉献这类相对更高层次的修为排在后面。这一方面说明,树立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形成务实为民的工作作风是当前民心所向,民意所归,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下在工作作风上存在的问题较多,一些干部离“应知应会”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在达到这些初步要求之前,群众对党政干部并没有更高要求。这种现象提示我们,当前距离建设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而,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关系进程中,地方大员与各级党员干部任重而道远。
从此次调查结果来看, “三个亟待”(廉洁从政、改进调研、改进会风)与 “三个期待”(清廉、为民、务实)既是公众愿望的表达,也反映了当前党风政风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这些选项较高的得票率体现出广大公众在这些问题上的态度是明确和集中的。而“清廉从政”,“清廉”两个选项均列“亟待落实”与“最大期待”两个问题首位,这样的舆论呼声体现了公众对廉洁清明的热切期盼,反映了社会对解决当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部分干部贪污腐化问题的急切心情。量化调查所获取的数据与揭示的问题,并不令人意外,但这也同样值得执政者深刻思考。
如何让公众的愿望真正实现,关键在于各级地方大员以率先垂范的态度直面公众的新关切,以真抓实干的举措呼应人民的新期待,“先公众之忧而忧,后公众之乐而乐”,则良好党风政风必能形成。(执笔:许海)
转作风,为何地方大员很关键
从开会不念稿、视察不封路,到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公布等,新一届中央领导的亲民务实作风扑面而来。
中央领导带头改进作风,地方大员怎么办?据人民论坛杂志调查显示,90.4%的受调查者认为,在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中,各级“地方大员”的作用“非常重要”。地方大员不但要在贯彻落实中央大政方针、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保一方平安、富一方百姓方面起重大作用,在转变作风上也不例外。习近平同志连日来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把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化为现实,当务之急是转变领导干部作风。转变作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率先垂范,无疑有其重要意义和示范作用,然而,这股政治清风能否吹遍神州大地,形成普遍态势,地方大员作用至关重要。
首先,从干部群体结构上看,中国干部构成可分为中央领导、地方大员和基层干部。作为上达中央、下及基层的核心链条,地方大员承上启下,是权力运行的枢纽环节,是治国理政的骨干力量。地方大员既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又为基层干部作出表率。地方大员手中权力较部门首长独立、集中,而相比基层官员,又少了直接面对民众的压力,因此地方大员的作为空间更大。
第二,从权力结构与权力传导上看,地方大员处于顶层到基层、中央到地方的中间层。随着改革的推进、中央政府权力的下放,地方政府担负的责任越来越重,地方大员手中的权力也随之增大。要使地方大员合理利用手中权力,除了靠干部管理及监督机制外,还要靠自身作风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地方大员只有切实解决好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才能真正实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第三,从决策上看,地方大员的自主权、综合性、可用资源等均高于部门首长,任何一个决策都影响到地方未来发展和当地百姓命运。毛泽东曾说过:“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地方大员决策正确,地方发展就能进入快车道;反之,则有停滞不前、落后甚至偏离轨道的风险。近年来,地方大员们各展其能,以各自的风格和方式呼应中央要求,展现自己的执政思路,推出了各种民生计划、民生工程、幸福工程和富民战略等,务实亲民作风不断高涨,赢得了群众拥护,这充分说明了正确决策的重要性。
第四,从作风传导上看,地方大员在地方领导班子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好作风的放大器,是基层干部的榜样,是一个地方风清气正的源头活水,对于一个地区干部作风的好坏起决定性的作用。实践中,无数事例表明,地方大员作风正,则当地干群和、社会稳、民心定。邓小平曾说:“为了整顿党风,搞好民风,先要从我们高级干部整起。”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是许多地方大员在实践中的切身体会。只有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才能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历史上,地方大员的作风清浊可以说直接体现了一个时代吏治的好坏。主政一方的地方大员,既负责行政要务,又肩负教化民众、移风易俗的重任。如汉代董仲舒所说:“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故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地方大员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其任职期间民风就会返朴还淳,社会就会安定和谐。如唐初宰相马周所说:“理天下者以人为本,欲令百姓安乐,惟在刺史、县令。”因此,良好的作风自古就是地方大员不可或缺的要素。
当前,改进作风、为民实干是时代的新要求、群众的新期待,地方大员肩负的任务艰巨而繁重。只有不断转变作风,真抓实干,才能担当起统领一方的重任,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执笔:人民论坛杜凤娇)
八项规定 缕缕新风
张桂辉
传送新信号。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实实在在、明明白白,每一项所指的都是人民群众长期纠结、颇为不满,而又未能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每一项都有很强的针对性、约束性和可操作性。传送新信号,催生新希望,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心中荡起一阵阵充满着迫切希望和热切期待的涟漪。
昭示新韬略。民为邦本,官为民镜。一些党员干部作风方面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甚至还比较严重。如有的脱离群众、高高在上、官僚主义,日常工作照抄照搬,调查研究走马观花,对群众的困难和痛苦漠不关心,眼中只有部门权力和个人利益;有的贪图享乐、拜金主义,放在工作上的心思太少、琢磨八小时以外的心思太多……中央政治局制定这八项规定,昭示了先严于律己,再从严治党的韬略。
但愿各级地方党委,自觉闻风而动,主动革故鼎新;找准存在问题,拿出真招数,使党风作风明显好转,让新风清风沁人心脾。这样,才能树立起勤政廉政的良好形象,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拥戴。
(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机关党建研究会南平分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