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05月04日18:51 综合

分享
1947年,朱镕基(左)与郭道晖在一架国民党报废飞机前合影 1947年,朱镕基(左)与郭道晖在一架国民党报废飞机前合影
2016年4月,郭道晖在北京寓所中畅谈清华往事 2016年4月,郭道晖在北京寓所中畅谈清华往事

  2016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当《环球人物》记者坐在朱镕基的同学、88岁的著名法学家郭道晖面前时,他笑着问:“现在的年轻人还想听我们那时的故事 啊?”“当然!”我们郑重而肯定地回答。郭道晖微笑起来,眼睛在老花镜片后眯成了一条线:“那我就唠叨唠叨……我和朱镕基都是在抗日战火里念的中学,读大 学时又赶上内战。偌大的国家难寻一张安静的书桌,这使得我们那一代青年学生在学业之外,还关注和思考时代的命运,希望能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做一点事。年轻 时的这种想法,对我们的一生产生了深远影响。”

  清华大学:是“学霸”也是“文青”

  1947 年秋天,19岁的朱镕基背起行囊,离开家乡湖南,前往清华大学报到。“虽然入学时每个人的专业就已经确定,但是大一那年我们没有系和班的概念,学生都是自 由选课,各自上课,宿舍也不按班级分配,即便是同班同学,相互之间也不熟悉甚至不认识。我们这些初次远离家门的年轻人难免感到有些孤单、冷清。”清华大学 51级电机系(当时以毕业年份划分班级级别)、后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工作的李维统向《环球人物》记者回忆道。

  不 过,朱镕基没有遇到这种困扰。就在同一年,郭道晖也考入了清华大学电机系。由于是湖南同乡,又是高中校友,郭道晖的父亲还是湖南省有名的中学老师,教过朱 镕基,所以两人很快成了好朋友。在他们看来,清华的一切都那么新鲜,觉得身为清华学生很是自豪。两人一起在校园里散步,欣赏秋日美景,还爬到航空馆的一架 旧飞机上合影。在宿舍,朱镕基还教郭道晖唱起了那出《贺后骂殿》(编者注:戏曲《贺后骂殿》系《烛影计》之一折。故事梗概:宋太祖赵匡胤死后,弟赵光义继 承帝位,因轻信奸臣潘洪(仁美)的谗言导致大将杨业战败而亡。贺后以丈夫死因不明,乃使长子德昭上殿质问,赵光义怒欲斩侄德昭,德昭撞柱而死。贺后乃携次 子德芳上殿,历数光义之过,光义理屈谢罪,赐贺尚方宝剑,封为太后,入养老宫,且加封德芳为八贤王。):“自盘古,立帝邦,天子为重……把皇嫂当做了太后 侍奉……”

  大学生活虽然丰富多彩,但是朱镕基没忘了学生的本分——学习。为了分担伯父供自己读书的压力,他非常努力地争取奖学金。据郭道晖回忆,报考清华时,平均成 绩80分以上就可以得到奖学金,朱镕基就是其中之一。但清华园里人才济济,想保持这种成绩上的优势可不容易。“51级电机系有100多人,每个人中学时都 是出类拔萃的学生,班里的学习竞争很激烈。从上海来的同学们中学就学过微积分,英语也很好。和他们比,我们的基础就差一些。朱镕基还感慨,自己中学成绩总 是第一二名,在清华可没那么容易了。”郭道晖说。感受到压力后,朱镕基学习更加刻苦。曾和他住在同一宿舍、日后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张履谦对《环球人物》 记者说:“朱镕基算是我们当中学习最用功的。除了到食堂吃饭,他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图书馆,经常是晚上最后一个回到宿舍,成绩相当好。”

  由于专注学业,在不太熟悉朱镕基的同学眼中,他性格内向,不爱和人交流。其实,朱镕基很热心。当时,郭道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经常不去上课,功课落下很多。考试临近时,他就去找“学霸”朱镕基对笔记,还一起探讨解题技巧。

  专业学习之外,朱镕基还是个文艺青年,内心世界丰富。一次,他和郭道晖因为小事闹了别扭,两人几天没有说话。有一天在去食堂的路上,朱镕基首先打破了沉默,提起前一天发表在《经世日报》上一篇名为《与镕基先生谈爱》的文章,作者署名“斗非”。朱镕基猜那篇文章是郭道晖写的,还说写得不错,认同其中的观点。原来,郭道晖看到前不久朱镕基在同一份报纸上发表了名为《爱与憎》的文章。“文章中,朱镕基自伤幼年失怙,带着‘淡淡的哀愁’。但他觉得身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像托尔斯泰说的那样,为人民‘自我牺牲地爱’。”郭道晖说,“有感于他的文笔和观点,我就写了那篇文章,阐释了自己对爱的理解。想到几十年后,他就任总理时‘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的誓言,不正是他对人民‘自我牺牲地爱’吗?”

  国家计委:协助编制“一五”计划

  “1952年5月,为适应全国经济建设的需要,中央决定撤销东北工业部,大部分同志随王鹤寿、吕东同志调往北京,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工业部。我也随安志文(1952年担任国家计委委员)、马洪(1952年担任国家计委秘书长)同志到了新组建的国家计划委员会。”朱镕基在2005年纪念吕东诞辰90周年时回忆说。

  朱镕基从沈阳回到北京,搬入新建成的国家计委大院。国家计委成立之初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会同中财委编制“一五” 计划。初到国家计委,朱镕基在燃料动力局担任组长,“一开始是管电”。“1954年到工业综合局负责综合处工作,之后我担任国家计委副主任张玺同志的秘书。后来由于张玺同志患癌症,我同时就兼任了国家计委机械工业计划局综合处负责人。”朱镕基曾回忆说。除了在周恩来、陈云以及国家计委领导的带领下协助编制“一五”计划,朱镕基还协助张玺研究编制每年的年度计划。

  张玺的一位同事回忆道:“张玺是从河南省委书记任上调来的,他觉得自己对全国经济情况生疏,为此每天工作之余坚持自学,学完了《政治经济学》和有关制定经济计划的著作及经济理论。他让秘书把全国的基本经济数字汇集成册,逐一默记,熟悉到了有问即答的程度。有关部门按规定要给张玺配一部吉姆牌轿车,他谢绝了;给他找了一处院落较大的房子,多次劝他搬家,他硬是不搬。张玺同志的工作作风,影响了很多国家计委机关的同志。”

  据马洪回忆:“在计委工作的时候,朱镕基的表现很出色,是当时工作最出色的干部之一。”他的一位同事回忆说,朱镕基的能力、人品得到了很多同事的肯定,是领导期望很高的年轻干部。

  1970年以前,国家计委主任(早期称主席)一职由李富春担任。朱镕基参加了很多由李富春主持的会议,特别是编制“一五”计划,李富春多次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说明他对国家经济的看法和编制“一五”计划的工作方针。“我那时参加工作不久,确实感到如饥似渴啊!确实对富春同志充满了敬仰。一直到今天,我始终不能忘怀那些日子……我始终把富春同志看作我的前辈、我的师长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镕基在2000年纪念李富春诞辰100周年时说,“我是湖南人,而且是长沙人,和富春同志一个地方,富春同志讲话有口音啊,我相信在座的,在办公室听讲的,只有我一个人百分之一百地把富春同志的话听懂,我拼命埋头苦记,希望把他每一个字都能记录下来。”

  长年在计委大院居住的仇荣亚告诉《环球人物》记者:“我们这一片大院里走出了很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并不是每个人留下的印象都很深,但朱镕基在我们心里绝对是这个!”他边说边伸出了大拇指,“朱镕基当时就是个副处级干部,论官职,在计委大院里根本不起眼。但论品行,有口皆碑。就说个很小的事吧,我们那会儿经常和他一起在食堂排队打饭。有一次,食堂的大师傅多找了他几两粮票,他当时也没数。回家后发现了,冒着大雨就跑回食堂把粮票退了。”

  青年时期退粮票的作风,此后贯穿朱镕基的一生。上世纪80年代,他担任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时,堂兄去北京看望他,他风趣地对堂兄说:“你高兴,肚子不饿多留一会我不反对,但我不会留你们吃饭。”后来他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担任兼职教授,他带的第一个博士生、现任该学院市场营销系主任赵平也曾回忆:“我下企业调研,企业往往热情招待,我告诉他们,老师有规定,我是不可以吃的。”

  作者:《环球人物》记者 田亮 李静涛

责任编辑:茅敏敏 SN184

相关阅读

认识到生命空无,就无往不胜

只要认识到空无的道理,生命就无往而不胜。生命想透了其实与一个晚期癌症病人无异,什么都不必太过执着,喜欢干点什么事就干点什么事而已。

下一个美国超级英雄特朗普

“特朗普现象”其实是美国新教文明进入衰退期以后的一次自救。特朗普和他背后的美国群众,是对内外挑战的坚决应战,是美国文明不甘沉沦的生命活力迸发。而与之对立的建制派,则是腐朽的、堕落的。特朗普参选的结果,将决定美国未来是走向中兴还是就此沉沦。

支持年轻人构建中国科学未来

中国的科技教育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对这一点大家有广泛共识。完善体制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支持年轻人,特别是那些独立生涯起步不久、相当于国外助理教授时期的年轻科学工作者,以及当代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博士后和研究生。

当今世界的130多个共产党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有越来越多国家的共产党与社会党开始不同程度的互相交往、联合斗争。中共自1982年以来也与社会党国际和多国社会党建立联系,甚至多次派代表以观察员身份参加社会党国际每隔三年召开一次的国际代表大会。

  • 蒋丰:日本“家庭主夫”异军突起(图)
  • 从iPhone下滑看科技转型之困
  • 清代刑部衙门有哪些神秘的专业术语
  • 从小皇帝到奋斗者:80后社会形象变迁
  • 被《欢乐颂》蒋欣震撼哭戏炸裂到
  • 沈嘉柯:当慢下来,你才想去爱一个人
  • 带5个孩子游新加坡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