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与五原誓师
1926年9月,冯玉祥在中共党员刘伯坚和苏联顾问乌斯马诺夫等人的陪同下,结束了在苏联3个月的访问,从莫斯科启程,途经乌兰巴托回国。9月16日晚到达绥远的五原县,于17日率领国民军将士举行了著名的五原誓师,毅然宣布参加北伐革命。为加速北洋军阀的灭亡起到积极作用,也推动和促进了国共两党的合作,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冯玉祥(1882—1948),安徽巢县人,原名基善,字焕章。
[详细]
内蒙古响应辛亥革命
1911年10月,华夏大地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率先举起义旗,全国各省纷纷响应。是年为夏历辛亥年,史称辛亥革命。地处祖国北疆的内蒙古蒙汉军民响应和参加了辛亥革命。
1904年,山西革命党同盟会会员王建屏、李德懋、弓富魁先后来到绥远地区,宣传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提出的“恢复中华,建立民国”的号召和民主革命纲领。[详细]
举校投军,青春血沃大青山
汽车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行驶,周围裸露的青石在阳光的辉映下显得格外肃穆。6月16日,我们从呼和浩特市区出发,往北70公里,便进入大青山脉的武川县。
大青山横亘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平均海拔1700米。这里山大沟深,林木繁茂,地形十分险要。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上演了无数感天动地的历史传奇。穿过时光隧道,如今武川县唯一在世的老八路,名叫王荣华,今年91岁。他已双目失明,但思路清晰。[详细]
叔父的抗日经历
我的叔父杨维垣,行伍出身,二十来岁时抱着军事救国的理想参加了阎锡山组建的新军。从士兵干起,凭借着军事过硬、作战勇敢、有谋略、有较强组织指挥能力,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成为晋绥军的高级将领。1937年4月被国民政府授予少将军衔,为晋军中较早正式被中央政府授予将军衔的军官之一。抗日战争时期,叔父追随爱国将领傅作义将军,亲临抗日前线,经历了多次战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