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提7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稳”有啥奥秘

2014年12月11日14:06     第38期      我有话说(0人参与)

  12月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15年经济工作,定调继续提出稳中求进。

  作为规格最高的经济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和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12月9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料将延续中央政治局会议的调子。

  回顾从2005年至201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字频繁出现,比如稳健的财政政策、稳物价、稳增长、稳中求进等。

  但在不同的时期,“稳”字与当时不同的国际国内政经形势相关,含义也差别很大。

改革元年“稳住阵脚”

  2014年被称为是改革元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这一年定调为“稳中求进、改革创新”。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了深化改革的一揽子顶层设计方案,推动改革需要稳定的环境。

  这一年,中国继续面临经济增速下行的压力。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1月份CPI同比上涨1.4%,创五年内的新低。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表示,“这个物价水平不仅仅是因为我们自己供大于求的关系,一多半是国际因素。”

  2014年年初美元升值,下半年乌克兰问题、美欧斗法、对俄罗斯经济制裁、打压油价等,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下跌传导到国内,形成现在的通缩格局。

  陈淮表示,现在在国内要找到能够拉动经济增长,并且能够良性的、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合理结构。

  他同时认为,中国要有主动权,现在的主动权不充分。

  陈淮分析,因为没有多少主动权,所以“稳”既有静观变化的因素,又有稳住阵脚的意思,还有力博我们自己能够赢回主动权。

  “为什么开APEC,为什么习主席遍访各地,这些都是在力博主动权。”陈淮认为。

  2014年,中国在金融、户籍、土地、国企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今年也是中国的主场外交之年,11月APEC会议不仅显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取得了亚投行、自贸区、一带一路等实实在在的成绩。

  这些被认为是在持续面临经济下行压力之时,力博主动权的表现。

  实际上,稳增长是从2011年开始的。

  陈淮说,从2011年开始,到2014年出现了经济增速下行的风险。“现在我们面临很多问题,一个是增长乏力,淘汰过剩生产能力不顺利。另外,国际形势变化特别大。”

三年“稳中求进”为改革铺路

  从2012年到2014年,这三年的经济工作总基调都是“稳中求进”。

  何谓“稳中求进”,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研究室主任牛犁表示,“稳”的核心含义始终是稳增长,“进”就是推进改革。

  “先把经济稳住,就业保住,然后加快推进结构的调整和促进改革。如果不解决就业和民生问题,改革就会遇到很大的障碍。”牛犁表示。

  “我们正处于一个经济减速换档、转轨换挡的特殊阶段。”牛犁说,新一届政府以来,三中全会确立了全面深化的总目标,到2020年时,一些重要的环节取得重大的突破,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体系要基本完善。

  一口吃不了个胖子。

  现在经济面临着减速下行的压力,这么多年我们也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去改,每年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民生的问题都还没有解决,“所以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逻辑关系才行。”

危机后的“稳”

  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上,在过去十年间,主流基调都是稳定。

  2011年至2014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2009年和2010年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08年采取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2005年至2007年,采取的都是“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

  财政和货币政策是年度的、短期的、相机抉择的,实际上在运用中,也可能随时调整。

  牛犁表示,简单地说,上涨就抑制紧缩,低迷就刺激宽松。牛犁打了个比方,“经济是面,货币就是水,水如果放多了,面就稀了。”

  “稳”字在近几年中国经济发展中,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如果从2005年算起,中国这十年的经济波澜壮阔。

  金融危机之前,经济增速达到两位数;金融危机之后,一下子跌掉三分之二;目前又保持在7%左右。

  如今的“稳”来之不易。

  牛犁表示,2003年到2008年上半年,是中国经济的扩张期,经济非常辉煌。2007年的二季度,GDP达到了15%以上,全年是14.2%。“这个时候就得想办法调控抑制,不然就会太疯狂。”

  牛犁回顾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的经济形势。

  2007年,金融危机袭来。“内部是我们连续多年的紧缩,外部环境又恶化,使得我们经济急剧下滑。从之前百分十几的GDP 掉到2008年四季度的6.8%。”

  2009年前后,采取的都是超常规的刺激措施。从2009年开始,拼命保八,防止过度下滑。

  但是刺激太多,物价自然就上涨了。

  2011年,通胀压力加大。“蒜你狠”、“姜你军”、“糖高宗”、“油你涨”,新词层出不穷,有关衣食住行的价格都在上涨。当年,“稳定物价”放在了宏观调控的首要位置。当通胀的压力上来了,就得防止过热,想办法控制通货膨胀。

  2012年起,经济才比较平稳。

  牛犁说,现在的物价很温和了。从去年开始控制通货膨胀就不算重要的任务了。以往是“稳增长、控通胀、调节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五个关键词。但去年和今年,控通胀就不再提了。经济面临减速下行的压力,随后的物价肯定是往低走。

新常态的经济增速是多少?

  新常态是今年的热词。牛犁表示,这几年经济发展就是由旧常态向新常态逐步转变的过程中。原来经济增速是接近10%,现在接近7%左右;原来叫高速,现在是中高速。

  尽管存在很多的结构矛盾,但是总体来说结构在慢慢优化中,比如以往城乡收入是低于GDP的,但是现在是高于GDP的。

  多位专家都表示,新一届政府面临着许多和过去不一样的矛盾和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周天勇表示,从目前的政策来看还是比较合乎经济发展逻辑的,比如强调改革红利,通过技术进步支持经济增长速度,以及走出去的2.0版本。

  周天勇说,过去的改革开放是卖便宜东西、制造品,走出去找资源。而现在的走出去则是互联互通,比如人民币、资本市场、产业贸易、跨国公司,以此来拉动经济增长。

  (刘洋梁超)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标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和部分转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