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兵败岂止是女足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14日10:29 中国经济时报 | |
作者:袁幼鸣 0比1败于弱旅加拿大队,前世界亚军未能晋级本届女子足球世界杯四强,中国女足成为近期舆论焦点。 对于女足比赛成绩层面上的“惨败”,浏览众多分析与述评,我们发现,其中不少文 部分文章沿袭国内体育新闻报道对竞技比赛失败原因分析老式套路,倾向性地将女足失败缘由归结为“魔鬼训练方式”的丢弃和管理过于“人性化”,以及女足队员们失掉了“女足精神”等等。我们可以相信,一些文章所透露,诸如女足主教练马良行特别钟爱意大利名牌阿玛尼便装,过去女足队员工资微薄尚需养家、现在队员自己挣钱自己花等细节的真实,但对于即便是从真实细节上升出的结论,鉴于归纳者存在主观意志偏向,我们仍拥有质疑的必要。 作为主教练马良行宽松管理方式的反衬,有文章怀念前女足主教练马元安对待队员的不苟言笑,直至赞成他为了获得好的竞技成绩,以药物调节队员例假的具体做法。听话听音,急切地把竞技比赛失败原因归咎于运动员和教练员本身,不算夸大地说,实际上反映着一种“成则王侯败则寇”的传统心态。 不仅如此,涉及当代竞技运动的“利益链”越来越长,运动员、教练员无疑是“领衔主演”,此外存在队伍庞大的“演职员表”以及上下游行业,当然还有怀揣各种受众心理的观众;在一个逻辑理性尚不发达的国度,一旦“利益链”期望落空,毫不奇怪,推卸责任的、骂大街的、东拉西扯的、上纲上线的……什么声音都有! 女人当然有权利爱美。但在什么是美的定义问题上,显然有观点分歧。比如,同直接批评女足队员的文章作者一样,我也不赞成女足队员集体把头发染黄,不过仅仅是因为这样看上去不美。 在一个接近根本的意义上,关于美的定义真实地影响着中国女子足球乃至中国女子竞技体育的发展态势。1999年,当孙雯从美国载誉归来后,曾经于沪上参加过一些商业活动,其中一项是婚纱式样服饰的推广展示。看见孙雯浓妆披纱,开开心心摆出POSE一瞬间,笔者曾经心中一惊,立感中国女子足球运动前途堪忧——“减腹、减腰,减脂肪”,中国广大妇女正把前所未有的热情毅力和数目巨大的金钱投入“增白、隆胸、美臀”,以此为美。一项需要脂肪、需要肌肉、日晒雨淋、肌肤黝黑的运动,既然同整个民族反自然的主流审美观相冲突,其基础何在? 毫无疑问,本届女足世界杯中国队失利有竞技体育制度环境原因。1997年世界杯预选赛中国男足兵败金州,主教练戚务生受到举国痛斥,有学者曾撰文诧异戚务生“输得起时不敢输,非赢不可时敢保平”,思维方式古怪。其实,站在草坪边的戚务生不过是一个“木偶”而已。 当事人并非弱智,中国的事情一旦古怪,不例外有“非业务因素”发挥作用。本届女足世界杯上,我们起码看到,主教练马良行在排兵用人方面,功利到了相当庸俗的程度。 当上届女足世界杯决赛结束哨在洛杉矶玫瑰碗体育场吹响,比尔-克林顿不受性别差异约束,步入中国女足更衣室时,中国人确实可以激动一番。但我们应该看到,1999年在美国绽放的“铿锵玫瑰”其实是一个“异数”,因为她们植根于中国体育的体工队制度之土。 如果缺乏发自内心爱好者构成的后备力量,市场之手又没有积极主动地发挥作用,这样的“土壤”只能偶尔诞生惊喜,而无法持续承载经久的欢乐。中国要真正成为竞技体育强国、大国,必须走过以“计划方式”硬干的时代。 中国女足前守门员高红曾说,“铿锵玫瑰”仅属于1999年。不该指责孙雯、范运杰、赵利红、白洁、刘英等中国女足老将缺乏比赛热情,这些年过三十的女士们,即使有些机械地应命踢球,也已经超额奉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