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1958年,明定陵万历皇帝棺门被打开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1/23 11:55 光明日报 |
1958年9月6日,新华通讯社向世界播发了这样一条消息: 明十三陵中的定陵已被打开。陵墓是一座地下宫殿,全部用大块青白石砌成的拱券,有两层楼高、八十多公尺长。在后殿里放着三口一人多高的朱红色棺材,明朝第十三个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个皇后都躺在里面。尸体已腐烂,骨架完好,头发软而有光,尸骨周围塞满了无数的金银玉器和成百匹的罗纱织锦。这些锦缎时经三百余年,有的还金光闪闪。织锦品的发现,对了解和研究久已失传的明代特有的丝织技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40年过去了,当年开掘的种种神秘和不安,都湮没于如织的参观者喧嚣的人流中了…… 40年过去了,当年围绕着发掘定陵的争论,也都在年复一年的参观者对中国古代文化由衷惊叹的目光中,淡然消声了…… 40年过去了,当年提议、参与发掘的前辈都已先后作古,唯一健在的发掘工作队队长赵其昌,也已年近古稀——回首当年,他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 面对学者针锋相对的不同意见,周总理作出了最终裁决:同意发掘 1955年10月4日,一份题为《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送到了当时任政务院秘书长的习仲勋桌前。报告落款是中国文化界赫赫有名的郭沫若、沈雁冰、吴晗、邓拓、范文澜、张苏…… 消息传出,当时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夏鼐大惊。他们立即找到报告发起人之一的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希望他收回提议:我国目前考古工作技术水平还难以承担这样大规模的发掘工作,文物的保存、复原方面的技术也不过关,这样庞大的发掘和保存,就连世界上技术先进的国家也会感到头痛……但对主管北京市文化教育工作的吴晗来说,他决心已下,难以改变:全国解放已经多年了,有老一辈专家,又有新一代大学生,从人力物力都有条件胜任这项巨大的工程。 双方争持不下,都把希望寄托在下最后决心者身上。5天之后,周总理最后裁决的消息传来:同意发掘。 当年12月初,在吴晗主持下成立了由6位发起人和夏鼐、郑振铎、王昆仑组成的“长陵发掘委员会”。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28岁的赵其昌担任发掘工作队队长。 在寒风呼号、雪花纷飞的凛冽中初探长陵,却一无所获。赵其昌又率队员踏遍十三陵,偶然的线索使发掘长陵的计划发生了变化,定陵玄宫重见天日便成定局。 1955年的最后一天,在夏鼐的催促下,赵其昌率人冒雪从北京来到万寿山下十三陵这一昔日皇家圣地。然而3天下来,对长陵的初次勘探却毫无线索。吴晗、夏鼐、赵其昌协商后,决定扩大勘探调查范围。 1956年春,经过两个月的史料研究后,赵其昌又率工作队重上十三陵,进行全面的实地勘察和探访。发掘委员会的目光逐渐转向了定陵。 这一天,赵其昌率人来到定陵勘探。经过多时察看,有些疲倦的赵其昌在宝城城墙边一块石头上坐了下来,想要休息一下。就在此时,在他眼前不远处的红色高墙离地面3米多高的地方,露出了一个直径半米的圆洞。激动不已的他,立即叫来同伴搭起人梯察看究竟。城里的夏鼐闻讯后,立即驱车赶来亲自察看——这像是通往地下玄宫的入口。 就这样,最初发掘长陵的计划,就变成了定陵玄宫重见天日的结局。 1956年5月19日清晨7时,随着发掘工作队副队长白万玉一声令下,对中国皇陵第一次主动地运用考古学方法进行的科学发掘,正式动工。 也许是历史的巧合,与在定陵挖下第一锹土相距正好1年,1957年5月19日,经过1年的多次波折和艰苦发掘,定陵地下玄宫的入口金刚墙显露在发掘队员的面前——中国古代帝王神秘莫测的地下宫殿终于重见天日。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