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王志面对面:男人的最高境界是从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1/30 10:28 中青在线 | |||||||
本报记者 赵冉 爱吃、爱笑、喜欢孩子,生活中的王志远没有节目中那么刻板、严肃,但思想敏锐,话语尖锐,喜欢反问别人。 第一个主动离开《东方之子》的人 王志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后又从该校文艺美学专业研究生毕业。1989年,分配到湖南电视台。王志说,当初他进入电视台只是为了找个好工作。那时大学生毕业分配有红、黄、蓝、黑四条道,红是从政,黄是经商,蓝是出国,黑是做学问。根据机会加意愿,王志很偶然地进入湖南电视台。一开始的工作是党务干事,但是与电视 到中央电视台对王志来说是机遇也是冒险。在湖南电视台,王志的工作是每天做会议新闻,稿子都是写好的通稿,不需要改,也不允许改,他开始不满足于单调而简单的生活。当时刚好有一个中央电视台的人对他说:“你来央视吧。”王志就这样到了中央电视台。“我的性格中还是有冒险精神的,需要一点刺激,那时觉得应该有一个改变。”当时王志离开稳定的工作,到央视还是有一定风险的,因为他只是一个临时工,而且一做就是8年,甚至有一年连出入证都没有。 不满足于现实,不断追求更大的发展空间,王志才一步步走到今天。他说:“如果在湖南电视台,得一个政府奖很难;但如果在央视,你10年都没得政府奖,就要照照镜子,看你是否适合继续呆下去了。如果想找一个铁饭碗,到央视很难;如果只是想给自己一个工作机会,到央视则很容易。大学刚毕业时,我没有机会,1993年央视向我开启了一扇门,我就不顾一切选择了她。” 在《东方之子》工作几年后,王志又有一种不满足的感觉。虽然《东方之子》面对的都是顶级人物,对他的人生阅历都很有帮助,但那时候7分钟的节目,每天五六个问题,都是安排好的,采访都很顺利,而且都是后期操控,王志觉得没什么意思了,于是他主动提出想换一个地方。制片人时间感到很吃惊,说“从来没有人提出离开过,你是第一个主动要离开《东方之子》的人。” 2002年初,在《新闻调查》已经成为台柱子之一的王志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自费出国留学。原因不是为了读书,因为硕士学位他已经有了,读博士时间又太长,他只为休息一下,去看看世界,长点儿见识。别人劝他说,你出去再回来说不定就没有你的位置了,他淡淡一笑:“有用的人回来还是有人用,没用的人赖着不走也会被赶走的。” “如果按是否出名来衡量,我一直都在职业平淡期,在央视做了十年主持人,很多人都不认识我。只是在非典之后,我才大众化了。不过是不是在平淡期,不是别人怎么看,而是要看自己怎么面对。”王志说。他在做节目过程中从来不去考虑节目是否成功,只是一心一意做好节目,“因为节目的影响都是在播出之后,考虑也没用。有时候花很大功夫做的节目不被认可,甚至不能播出。但有时一不留神,反而一个节目出了名,把很多精力放在刻意追求结果上没有价值。” 很高兴被人叫做记者 “别把自己太当回事,也别把自己不当回事。”是王志一直强调的原则。作为央视名牌节目主持人,王志遇到过的名人无数。在面对地位、学识比自己高的人时,王志依旧镇定自若,游刃有余。“我是一个主动者,对方是被采访者,对方把我问住了就是我的失败。哪怕答案已经知道了,也要通过对方的口说出来。始终记住对方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在我面前都只是‘采访对象’这一种身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许多记者不知不觉就被采访对象带到了他们的思路中。“关键是要摒除杂念,我又不是有求于你,你答应我采访就应该配合我。如果想得很复杂,想把你得罪了怎么办,那就必然会心虚,难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你接受我采访,我很感激,因为你配合了我的工作,除此之外不能有其他心态。”王志说。 王志从没想过当“抛头露面”的主持人,当初到湖南电视台,他在电视上也不过是举着话筒、露一个背影。王志到中央电视台也是想做记者,后来机遇把他从幕后推倒台前,但他一直让自己保持记者的心态:“无论是做主持还是做记者都要有幕后的心态,记者的心态。”王志在央视工作12年了,一直比较稳定地发展,他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心态比较恒定。“主持人与记者相比,秀的成份多一些。”许多人评价主持人是否成功是看回头率,王志则回答:“5个人回头就成功,两个人回头就不成功?有时10个人回头反而不成功,也许是他们看了你的节目骂你呢。” 以前别人都叫王志主持人,现在都叫他记者,王志很开心,这说明心态已经摆对了,“如果有记者幕后的感觉,哪怕坐到台前,别人也会把你当作记者,关注的是你做了什么重大报道,而不是你秀了什么。” 我不想夸大记者职业的危险性 做《新闻调查》的记者首先让人想到的是危险。各种各样的威胁王志都遇到过,威逼利诱是常有的事,但王志说他没出过大事,所以他不愿意夸大记者的危险。一般情况下,有法律常识、自己有头脑的人是不会乱来的,最大的威胁就是不接受采访,想推脱掉。“如果对方反应激烈,你就用怀柔术嘛,不高兴你就‘柔’他两下,让他高兴了你再继续采访。”王志嘿嘿一笑说,“别人发火你也发火,肯定不行。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如果对方感觉和你谈完之后他就被判死刑了,他肯定不和你谈。如果对方了解你的出发点是善意的,就会接受你。” 记者采访,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做上期节目《尼玛拉木:大山里的邮递员》,王志带领摄制组到了现场,才发现尼玛拉木汉语说得很不好,她想表达的东西用汉语表达不出来。王志说感觉就像和外国人交流,中间又没有翻译,不能平等交流。但这样的困难在王志看来还不算什么,他认为做《面对面》最大的困难是联络。 “《面对面》的王志很尖锐”这样的名声已经在外,甚至一些人说他刻薄,所以遇到敏感话题,当事人经常会拒绝采访。“非典”时他们去广州,医务工作者、政府官员都采访了,想找一个病后痊愈的人来谈谈,于是就想到被称作“毒王”的那个“非典”患者。开始只是从报纸等其他一些媒体上看到一些零碎的信息,不知打了多少电话,跑了多少地方,最后才打听到那个人刚从中山附属三院出院。他们找到这个人,但他拒绝接受采访,后来在主治医师的帮助下,他终于同意和王志见一面,但要求王志请吃饭,并且只能他一人前去。那天,按照约定时间,王志把摄制组其他人留在宾馆里,单刀附会。 按照约定地点,推开门一看,坐了一桌子的人,除了主治医师和那个被称作“毒王”的患者之外,还有他的妻子和亲戚,都是被感染了非典,刚刚病愈出院。当时那阵势把王志吓了一跳,病愈出院的非典病人到底会不会传染,那时还没有先例,而且要与他们同桌吃饭。但王志又想:别人就是为了考验你,如果你走了,就相当于放弃。于是王志开始舌战群雄,谈了一个下午,最后对方让王志晚上等消息。 后来终于回话,第二天上午接受采访。王志总算松了一口气,谁知道在准备出发采访前的半个小时,对方打电话说,考虑再三还是拒绝接受采访。无论再怎么争取也无济于事了。遇到这种事虽然有遗憾,但王志也不抱怨,“如果做一个节目是自己心甘情愿去做的,困难也不觉得困难。关键要你不放弃任何一个人,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得到别人的信任,经得起挑剔。” 王志小时候很爱哭,零食给他少分一点,他会委屈地“哇哇”大哭。他说小时候爱哭是天性,少不更事。现在打我一把掌我都不会哭,因为知道哭不能解决问题。现在做节目,很多时候让被采访者受到触动而哭,让观众感动而哭,但自己很少哭了,不是不感动,而是如果每次做节目时都大哭一场,那节目就没办法做了。 童年和湘江水 坐在湘江的渡船上,看着船桨在水中轻轻划过,荡起一道道波纹,阳光照射在波纹上泛起粼粼的光,坐船的人都很安静,只能听到船桨划破水面的哗哗声和船工嘿哟嘿哟的喘息声……那是王志对童年最美好的回忆。从刚能坐起来的时候,王志就坐在保姆家的小渡船上,和被他称作“奶奶”和“爷爷”的保姆一家人每天在湘江两岸间穿梭,看来来往往渡江的人。 王志的父母由于工作关系两地分居,母亲是医生,工作又很忙,所以王志出生没多久就被送到了保姆家,直到五岁才回到妈妈身边。保姆一家非常勤劳善良,虽然很穷,但是尽他们最大的努力来养育小王志,除了每月10元的生活费,还把每月8元的保姆费也大多用到了王志的营养上。素昧平生的一家人,用他们善良的心和无私的爱教育着小王志,让他虽然离开父母,却感受到了更多的人间真情。 王志从小人小鬼大,非常倔强,想做什么就非做不可。11岁的时候,他报考了开设文体班的寄宿学校,决定要独立生活,家人没想到他报考的两个班都录取了他。那么小的孩子,衣服不会洗、被子不会叠、冷暖不知,家人坚决反对他上寄宿中学,于是王志开始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湘江边依山傍水的小镇上,湘江江底的石头已经磨得很光滑,曾有人在里面游泳溺水而死,所以大人们都不让小孩去游泳。为了表示对父母的抗议,一向很听话的王志天天去游泳,甚至还横渡湘江,这是连许多大人都不敢做的事。当时他心里只有一个单纯的想法:你们不让我去寄宿学校是因为不放心,我要让你们知道把我留下来同样让你们无法放心,而且还会更糟。最终他还是战胜了父母,进了体育班学排球。 那段生活对王志的成长帮助很大。真正一个人独立生活之后,王志发现一切好像都变了,虽然学校里有老师和同学,但那毕竟不是亲人,他必须学会独立应付局面,独立思考一些问题。因为成绩好,他被老师任命为班长,体育班的学生很调皮,因为王志记考勤加上考试不让同学抄他的,而经常要面对同学的挑衅和排挤,他感觉到自己的性格在那种环境下速成了,小时候一点委屈都不能受的他,变得坚强起来。 小时候老搬家,他分析说正是那种流动性让他到哪儿都能吃得香,睡得着。另外,他认为记者比较适合他的性格,可以到处跑,可以接触不同的人,一天之内可以接触十几二十个行业的人。选择当记者还因为当记者说话有人听,有人看,可以产生一点反响,对社会有所作用。 爱书而不写书 现在许多主持人、记者热衷于出书,王志也曾经说过:“作为专业人士有两件事情值得珍视:一个是能够写一本书,另一个事当然就是搞一个作品研讨会。”研讨会已经开了,但王志还没有出书的打算,“我还不够出书的标准。”他认为传记类的书一辈子出一本就够了,至于什么是标准,他说:“简单地说就是让掏钱买书的人看了书之后不要骂我。如果别人看了之后说是什么吹牛炒作,那还不如不出。” 曾经有一次,王志进入图书馆,面前是两大排书架,那时他突然感到书是那么神圣,想着什么时候自己也能有本书在上面。“出书曾经是我一个很高的目标,我不愿意去破坏它,如果我认为自己有能力的时候,我就会去写,如果我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就不写。”王志认为如果把出书作为成功的标准,那是很糟糕的事,“没有人会因为不出书而不能成为好记者和好主持人。出书如果是商业行为的话,可以理解。但如果把它当作一个精神产品的话,内容不好,我就会很难受,写出来的书至少应该对别人有启示作用。”王志这样认为。 王志一直是个很爱读书的人,他总是利用一切闲暇时间来阅读。他很欣赏高尔基的名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他认为人通过阅读获得间接经验尤为重要,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重要手段。一次王志去舅舅家,舅舅家里没什么书,他就把表妹的小学课本都翻一翻,实在没的看了,就看墙上已经发黄的报纸。 两个烧饼和四只龙虾 和王志共进午餐,看他一口气吃了三四只大龙虾,还有几只蟹和其他甜品,他的胃口看得人瞠目结舌,而他表示这还不是他胃口最好的时候。 “当记者很吸引我的地方是可以走遍千山万水,尝变美味佳肴。”王志毫不掩饰他对食物的钟情。因为拍摄需要,他到过很多地方,西北偏僻地方的小吃,南方很怪的东西,他吃过都能记住。他还笑言:“我能吃出东西的好坏,如果我做美食节目,一定是很好的主持人。”王志不只喜欢吃,还喜欢做。回忆起2002年去英国学习的时候,他每次做饭都引得老外垂涎欲滴,忍不住要求尝上一口。朋友对他说:“你是我见过的主持人中最好的厨师,也是我见过的厨师中最好的主持人。” 虽然爱吃,但他却对吃并不挑剔,有好的就吃,没有好的什么都能对付。外出采访,经常是一整天,不知道中午会在哪里吃饭,他就揣上两个烧饼,同事都觉得苦,他却吃得津津有味。 王志喜欢简单不喜欢复杂,如果他认为要吃东西的复杂程度超过美味,他就会放弃。他喜欢吃生的东西,包括生鱼片、生肉片,虽然大闸蟹被他称作人间美味,但因为吃起来太过复杂,他很少涉及。 不只是吃,对生活也是如此,王志穿衣服很随便,他从不追逐名牌。“衣服的基本功能就是遮体和保暖,这和是否名牌没有关系。”他不喜欢穿衣服讲牌子,甚至还只穿某个牌子的人,他说:“如果那个牌子没有了呢?光着身子呀?” 王志平时的行头就是西装,因为西装很方便,做节目时庄重得体,出去采访时把领带一摘,扣子解开,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 男人的最高境界是从容 王志很少在别人面前公开他的家庭状况,因为工作性质决定他成为一个名人,但他不愿意因为他的工作影响家人的正常生活。他始终认为,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观众关心的是他的节目,而不应该是他的私生活。尽管观众很好奇,但他不愿意向外界透露他家人的情况。这次打破惯例,王志透露了他的家庭观和他与妻子相处之道。 王志和妻子志同道合,彼此都很珍惜,相互很宽容。比如王志爱吃湖南菜,妻子却不能吃辣,慢慢地他少吃一点,妻子开始吃一点。王志认为男人的最高境界是从容,女人的最高品质是善良。女人如果做了很尖刻的事,无论她多么漂亮,让人看起来也十分不可爱;相反,如果一个女人做了很多好事情,她身上就会闪着美丽的光环,让她看起来格外美丽。 初为人父的王志谈起儿子,眼睛都放光。一直很喜欢孩子的他由于种种原因,不久前才实现了做父亲的愿望。“前两天我们发现小家伙都会爬了,你用手轻轻一推他的小脚,他就‘蹬’地往前爬一步,一直能爬很远,爬累了就一趴,不动了,好玩极了。”提起孩子,王志津津乐道,那种快乐是看到其他孩子时的快乐不能比拟的。谈到孩子的教育,王志很反对在孩子很小时就为他们树立长大了做什么的理想,不能把大人的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如果有人说他小时候就对人生有了设计,90%是瞎掰。小孩子哪里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怎么设计?” 王志对人生的态度是随遇而安。从小父母对王志的期望并不高,认为他只要别犯法、别坐牢,做个好人就够了。父母平生只打过他两次,一次是他拿了妈妈五毛钱,一次是他数学考了70多分,老师反映是因为王志那时结交了不好的朋友。人生会怎么发展要看个人的能力,石头是孵不出小鸡的,要成功得看天时、地利、人和。但是可以教他们做人的道理,比如要诚实、勤奋,从人生哲学上教育,而不是限定将来长大了做什么那么具体。
(编辑:小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