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恢复传统节日,目的并不在于多两天假期
世俗生活的时间结构内部的形而上问题是隐蔽和恒久的。民间传统时间观,看上去是一种“世俗”的,但它的深层隐含着一种形而上的品质。它既是个体的体验,又是种族(家族)共同体的体验。传统节日正是它的浓缩形式。只有那种与种族记忆和对生命时间体验有着深刻关联的传统节日,才能达到这种效果。 >>全部 [发表评论]
环球时报:韵味更深的传统节日为何不如洋节日
城市过春节的气氛越来越淡化,不少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认同感,少部分人甚至形成了这样的思维模式:只要是西方的,就是文明和进步的;只要是中国传统的,就是愚昧和落后的。这种错误认识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保留和传承造成了极大地冲击和伤害。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身份识别的象征之一,如果丢了这些节日,民族向心力将被削弱。 >>全部 [发表评论]
对传统节日的保护要有文化自觉意识
中国民间并不缺乏节日文化资源,而且从经济的可开发性来看,有着丰富精神内涵的传统节日也不比洋节差。问题出在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缺乏认同上。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目前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传统文化的文脉已断。这才是最可怕的,是导致传统节日备受冷落的根源所在。>>全部 [发表评论]
棒喝时代:没文化的圣诞节与文化疲软的传统
我们的传统节日恰恰正在面临式微以至被拯救的问题。问一问那些热心圣诞节、情人节的年轻人,有几个不是视传统节日比如春节为苦差,或者对重阳节、端午节、七夕节说不出所以然来的?他们宁愿去过情人节,至于重阳节,他们认为可以用父亲节或母亲节去代替。如此一代一代地下去,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是不是会在几代人之后完成换血?>全部 [发表评论]
本期话题责编: 琪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