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 > 文字 > 正文

俄罗斯转轨内幕故事:经济寡头如何形成(组图)(4)

http://www.sina.com.cn 2005/02/17 14:04   文汇报
  关键的“贷换股”交易

  到了1994年,宏观经济结果惨淡,年通货膨胀率高达215%,卢布币值逐月下跌。然而至少对于一个人来说,这种灰暗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却似乎是一个机会,这个人就是银行家弗拉基米尔·波塔宁,贷换股计划的发明者。他是加入资本家竞赛最慢的一个,但是一旦他决定成为一个资本家,就变得野心勃勃。波塔宁从管理政府的资金,到购买国家廉价出售的破
落的工厂,很快就想干更大的事业——从国家财产中捞取一份,这就是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到1994年秋,波塔宁已经锁定了他想要的那份财宝:诺里斯克镍厂,一家北方的巨大的镍、钴和其他贵金属的生产企业。

  在企业普遍亏损的俄罗斯经济中,这个年销售额估计超过250亿美元的企业是为数不多的真正有价值的企业之一。波塔宁与诺里斯克镍厂已经有一个重要的联系,该企业是他的欧奈科斯姆银行在苏联银行体系崩溃后继承下来的客户之一。他想从诺里斯克镍厂的银行代理升级为所有者,为此波塔宁想出了一个含糊的词汇,以一笔“贷款”来换取对该企业的“管理”权。这就是后来很快成熟起来的所谓“贷换股”方案。波塔宁想出的主意进展神速,到1994年10月,叶利钦已经签署了一个法令,授权波塔宁的控股公司——国际金融公司——管理国家在诺里斯克镍厂和其他已经有业务关系的企业的股份。他需要盟友。为了得到这些盟友,他决定把计划做得更大。他的目标不再局限于诺里斯克镍厂而放在全部有价值的俄罗斯企业上,把新兴的私营企业家们联合成一个团体,让他们与他结盟,一起捕获和分享最终的猎物。波塔宁所邀请加盟的人都是俄罗斯商界的名流。拥护这个计划的一个核心集团很快出现了。这批人就俄罗斯最有价值的企业的大致划分达成了一致。波塔宁要跨越的下一个栏杆是让政府支持他这个新的扩大方案。他获得副总理索斯科维奇的支持。

  终于,这个财团被邀请在1995年3月30日的一次会议上,向俄罗斯内阁全体成员说明他们的方案。波塔宁被选为发言人,霍多尔科夫斯基和斯摩梭斯基陪同他一起去。波塔宁以财团的名义说,这个群体准备提供给政府一笔价值91000亿卢布(合11.2亿英镑)的贷款。作为交换,财团将集体获得在一批主要企业中的国家股份的管理权,这些企业包括诺里斯克镍厂、尤科斯、UES(国家电力公司)等。贷换股交易就其实质来说,是一种财产与政治庇护之间的交换。在四个月的时间里,政府对俄罗斯经济的支柱——几家巨型的企业实行了私有化,出售价格仅相当于这些企业潜在市场价值的一小部分。这些企业,包括世界上最主要的镍矿和几家储量丰富的石油公司。成千上万的原企业经理们已经通过私有化而暴富,他们非常精明地利用大众私有化成为了巨大财富的所有者。然而,贷换股则更加具有革命性,因为它做的是相反的事情:它把这些企业从一批经理们的手中夺走,给了少数咄咄逼人的企业家。这些人成了寡头,制造他们的正是这种畸形的贷换股计划。

  动机是什么?俄罗斯那时很虚弱,未来的寡头们则是出色的游说家。但是贷换股最终是为了一个核心的原因而实施的,因为政府——特别是青年改革派(他们当时还控制着私有化进程)决定参与一场精心计算过的赌博,这在后来被证明是一种浮士德式的交易。青年改革派的目标是想创造一个法治市场经济;但为了维持权力,他们却支持了一个世界上最恶劣的内幕交易。贷换股最终摧毁了青年改革派。更糟糕的是,它最终也粉碎了在短期内建立一个健康、繁荣的俄罗斯的任何残存的希望。波塔宁的历史性提议改变了俄罗斯的政治和经济进程。在内阁会议的第二天,米哈伊尔·扎多诺夫——这位自由派议员,后来成为财长——说出了他的担心:这一建议可能成为一个经济寡头时代的开始。

  争夺战利品的大拍卖

  在整个1995年春,这些商人们都在继续推进他们的计划。但还有两件事没有完成,一是使这个方案得到俄罗斯政府的支持;第二是最终确定那些被出售的公司的名单。尽管国家名义上拥有那些最终被卖出的企业,但几乎没有真正的政治或经济的控制力。这意味着贷换股并不是一个直截了当的免费奉送,而只是给予了未来的寡头们一种授权,使他们可以从那些原企业经理手里夺取对某些资产的控制权,而那些经理们早已是这些企业资产的实际所有者了。于是,这些商人开始拉拢那些他们希望获得的企业经理们。有些企业的经理们已经强大得足以抵挡所有的寡头。鲁克石油公司的经理瓦吉特·阿列克佩罗夫和另一家主要的石油集团苏尔古特石油天然气的经理弗拉基米尔·波格丹诺夫就做到这一点,他们成功地迫使莫斯科的商人接纳他们进入其集团,自己也在事实上成为了寡头。

  经过一系列的角逐和争斗,最后确定了十二家企业。这个名单需要得到政府最后批准,这次世纪性的大拍卖才能开始。在这最后阶段起关键作用的人物是阿尔弗雷德·科赫,他是来自圣彼得堡的青年改革派。1995年夏,他已取代丘拜斯成为国家私有化委员会的代主任。科赫几乎立刻就对这个方案表示了赞同,在他看来,这能给陷入资金困难的俄罗斯财政立刻带来收入。几个月紧锣密鼓的官场游说终于有了结果,所有的政府令都已起草好,法律都已写好。8月31日,叶利钦签署了第889号总统令——那份将要把少数俄罗斯人变成亿万富翁的文件。由总统签署的这个文件提出,政府将一批重要企业里的国家股份交给私人管理,以此换取贷款。但是政府不是直接与一个财团进行交易,而是要拍卖这些国家股份的管理权。这种拍卖在形式上颇具“公开性和竞争性”,实际上却被内部交易所主导。由于未来寡头们的激烈游说,外国人被禁止直接参与首批被拍卖的七个企业的竞争,其中包括诺里斯克镍厂、斯丹科、尤科斯和鲁克石油公司。

  最后的争夺战利品的舞台已经搭好。几个原企业经理为保住他们从苏联时代继承下来的企业进行了最后时刻的努力。而莫斯科的商人们春天组成的联盟开始出现了动摇,公开的和私下的冲突陆续爆发。那些被排斥在这个交易之外的企业家们,包括未来寡头古辛斯基等开始抗议。到1995年秋,贷换股计划还是一往无前地推进着。最顺利的拍卖是鲁克石油公司的5%的股份和塞古涅夫特盖兹公司的40.12%的股份。这些企业的苏联时代的大亨们势力强大得足以抵挡未来的寡头,他们通过密切相关的所属企业部分地买下了他们已经管理着的企业。作为最初诱发整个贷换股方案的企业,诺里斯克镍厂的拍卖所引起的冲突则是白热化。最严重的冲突发生在波塔宁和费莱托夫——该企业的原经理之间。费莱托夫动用了他的全部财产来与这位34岁的新贵抗争,但波塔宁还是击败了他。

  别列佐夫斯基对贷换股过程的巨大潜在利益觉悟得比较慢。但是,随着1995年的过去,他眼看着这个计划使一些年轻的企业家们成为世界级的大亨,于是也决定在其中分一杯羹。他找到了阿布拉莫维奇和他所在的罗尼卡姆公司。罗尼卡姆是一个石油贸易集团,他俩决定尝试购买一家石油企业。当时所有的大企业都被买主找过了,别列佐夫斯基发明了一个反传统的解决方案:决定把奥姆斯克炼油厂与采油的诺亚波斯克乃夫盖兹合并,创办一家新企业,叫做西伯利亚石油公司。但是时间已经不够了,因为政府的法令规定,贷换股程序必须在年底前完成。于是他求助于在那个秋天里成为所有未来寡头教母样的人物:阿尔弗雷德·科赫。科赫告诉他,要想使自己的拍卖在当年年底之前完成,就必须在11月底做完全部的文件。别列佐夫斯基第二天一早就游说克里姆林宫。总统的幕僚们很快被说服了。11月27日,就在最后期限之前的第三天,一份特别的创建西伯利亚石油公司和批准其通过贷换股程序拍卖的总统令被签署了。12月28日拍卖举行时,外部竞争者又一次被取消了资格,别列佐夫斯基支持的集团获胜,其出价仅1.003亿美元。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