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 > 人物往事 > 正文

人物风流:田汉--这个我们不能忘记的人的豪迈(4)

http://www.sina.com.cn 2005/02/22 11:37   北京娱乐信报
  磨难中的父子情

  1940年底,田申从成都中央军校黄埔16期毕业,分配到位于滇越边境的14师任排长。当时日军已经占领越南。在报道之前,田申先到了湖南衡山,去探望两年多不见的祖母和父亲,在白云缭绕的南岳山麓下,田汉借住了老友唐三先生的两间小屋,每天仍是清晨即起,带着田申爬山,然后是写字、读书、创作,晚间在煤油灯下,祖母一边绩麻,一边缓缓地讲
述田汉小时侯的童年往事。田申在一旁静静地听着,神思也就随之飞驰到自己童年时跟祖母在老家生活的日子。

  南岳山下的这段恬静而有意思的生活,仿佛离炮火连天的抗日战场非常遥远,但却在田申的人生旅程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随着报道的期限的临近,田申和一同毕业的湖南老乡黄仁宇不得不离开南岳,田汉送他们到南岳庙前街汽车站,年届七旬的老祖母也由田申的三叔搀扶着策杖同行。在等长途汽车时,田汉口占一绝赠送给了即将奔赴战场生死未卜的儿子:风云天地合,

  送汝越南行。

  莫负平生志,

  田家父子兵。

  田申深刻领会了这是父亲勉励自己到边疆奋勇杀敌的一片苦心。他含着热泪踏上了征途,透过车窗看到祖母仍然盯着远去的车影,掏出手绢在擦泪水,而父亲则远望着渐行渐远的汽车一脸凝重。

  这对年轻的田申来说是一场磨练。14师的师部在滇南文山平坝。田申他们首先从湖南搭乘私人的商车到了昆明,然后转乘过去法国人所修的窄轨铁路火车到碧色寨,再往前的铁路由于防御日军的进犯都已破坏了,而由此到平坝还要走三四天马帮驮货的小路才能到达,这就出现了田申“从军行”的第一道难关,他没有想到到前方打仗也是这样的艰难。田申如实地记载了这一路行程的经历。在深没小腿的泥泞中行走,鞋袜都被泥海吞没了,脚心踩在尖刀似的石子上,痛彻心腑,连手带脚攀爬在陡峭的山崖上,爬上去又滑下来,险些失却了再爬的勇气。这样的滋味,这样的心态是田申以前从未体验到的。

  1942年,当田申因探望生病的祖母离开滇越前线回到桂林时,就留下并根据侦察越南边境的生活写了《边塞风云》、《中华儿童血》两个剧本和在行军途中写的几篇散文,在他赴重庆时请父亲看后再请廖沫沙在他主编的杂志上发表。《边塞风云》写的是他和朋友深入越境侦察敌情的经验。虽然不免有年轻人常有的浪漫主义的气氛,但题材的积极和热情的奔放却使田汉非常高兴。

  田汉看到孩子字里行间充满真挚和勇气的文章,不由得感动得流泪。他仿佛看到孩子在泥泞的峭壁上一步步地膝盖与胸脯抵在尖石上爬着,尖石刺着孩子那已经伤痛的脚板。田汉仿佛听到孩子在叫“父亲”,叫“祖母”的声音。他非常难过,恨不得在孩子身旁抱他起来,设法给他一杯开水喝。为此田汉专门写了一篇《孩子的行路难》发表在1943年桂林的《文学创刊》上。在田汉看来,尽管自己常常牵挂在抗日的最前线杀敌的儿子,但也是他很引为夸耀的事情。因为孩子在做着一个中国青年人在今日应该做的事情。

  田汉在《孩子的行路难》中饱含深情地写道,今日神圣的民族战争不能不要求每一个做父母的贡献他们最爱的儿女,实际上也有无数的父母这样贡献了。我们知道青年人决不怕打仗,也决不怕死。怕的倒是没有真和敌人拼命的机会,或是没有看到敌人以前倒在一些可能补救的困难或无谓的折磨之下。字里行间少的是儿女情长,更多的是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担忧。

  这篇文章田申当时并没有看到,直到1945年当他从印缅战场回国后才看到。他深深为父亲的那种对孩子的关心以及忧国忧民的思想所感动,从此,他把这篇文章长期带在身边,不知看了多少遍,也不知流了多少泪。他说:“‘人间只有真情在’,我们父子之间的感情,在这篇文章里描写得淋漓尽致,直至我度过漫长艰难、风云变幻、坎坷备尝的一生,父亲在‘四人帮’莫须有罪状下被迫害致死,祖母在不知子孙为何都不能回来看她的孤独之中溘然长逝,我才悟出一条人生的哲理:人不但要面对荆棘丛生、高山大河的行路难,还要面对人间社会的行路难。”

  在田申的房间里,我看见廖静文女士手书的画家徐悲鸿多年以前给田汉的赠言:“垂死之病夫偏有强烈之呼吸,消沉之民族里乃有田汉之呼声。其音猛烈雄壮,闻其节调,当知此人之必不死,其民族之必不亡。”音调铿锵,一如受赞者其人。在另一间房间里挂着两幅田汉先生的遗墨。那其实是两张“文革”期间被人撕碎后田申拾到并找人拼贴起来的“烂纸头”。“我父亲所有的遗物,就剩下这两幅字了。”但田申说,父亲对于我,对于所有热爱他、喜欢他的人来说,都是永远都不能忘记的。之后,经过战场洗礼的田申,在父亲的鼓励与支持下继续投入到了伟大的解放战争中。抗战胜利后,他赶赴晋察冀军区,历任营、团、师、军各级职务,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新中国成立时,田申已经是华北战车团代理团长。开国大典上,田申光荣地接受了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田申说,父亲尽管离开我已经快35年了。但时光的流逝并没有丝毫减褪我心中的思念,父亲坦荡豁达的音容笑貌时刻在我的脑海中萦绕,他那刚直不阿、无私无畏的品德永远指引着我在狂风激浪不断冲击的人生的征途上做一个勇敢正直的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