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达之父:给别人带来缤纷 自己却孤独自杀(图)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3/11 12:46 法制晚报 |
镜头上方,可以清楚地看到刻在黄铜部分的出厂日期:1897 1900年之前生产的相机,皮腔颜色并不是现在的黑色,而是红色 柯达相机发明者伊斯曼 文/程艳丽 1932年3月14日,78岁的柯达创始人乔治·伊斯曼,把手枪压在心脏上,自杀了。“我的工作已经完成,何必再等待死亡?”一句简简单单的遗言为这位伟人的一生画上了句号。 小职员迷上照相机 提到柯达胶卷,全世界几乎无人不知。乔治·伊斯曼正是柯达公司的创始人、干胶卷的发明者。 乔治·伊斯曼生于1854年7月12日。6岁时,随父母及两位姐姐搬入罗切斯特。两年后父亲去世,母亲带着3个孩子勉强度日。到了13岁,伊斯曼不得不辍学到一家保险公司做信使来养家,当时的工资是每星期3美元。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会计,20岁时,在银行找到了一份工作,担任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事务员,可比起从前,生活状况已大为改善。 1877年,在一个同事的建议下,伊斯曼冲动地购买了一台相机,想在度假时拍些照片。这次冲动让伊斯曼和相机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对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痴似狂,并拜当地很多摄影师为师。在学摄影的过程中,他感到当时用的湿胶卷很不方便,摄影师拍完照后,胶卷不能保存,必须立刻送进暗房冲洗。乔治·伊斯曼说:“照相机应像铅笔一般简单,谁都会使用。”他开始节衣缩食地省下钱来研究干板摄影,而当时他的年薪总共只有800美元。 你按下快门其他的事由我们来! 1881年,27岁的伊斯曼用节省下来的5500美元,投资设立了干板摄影器材公司,也就是柯达公司的前身。1888年6月,世界上第一台便于使用的干板相机问世了。首批投放市场的手提方盒型照相机,里面装有一卷可拍100张的纸底片,售价仅为25美元。任何人只要揿一下按钮就能拍照,吸引了不少顾客购买。 那时的用户还不能自己更换胶卷,所以底片拍完后须连相机一起再寄回伊斯曼的公司,并花上10美元,由公司为用户冲洗、印制照片并装帧,再把相机装入新胶卷后,连同照片寄给用户。“你按下快门,其他的事由我们来。”这句动人的宣传广告标语,随着柯达相机跨越时空,成为推销界的一句经典名言。 照相机出来了,还得取个名字,伊斯曼冥思苦想,一个铿锵有力的名字出现了——KODAK(柯达)。这个词本身没什么意义,在当时的任何词典上也都不存在,这是乔治·伊斯曼发明出来的。五个字母的组合的好处在于,人们不管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发音,所发出来声音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柯达。 伊斯曼还不满足,当时这种方盒型照相机体积较大,外出携带和使用还不大方便。1897年,柯达公司研制生产出了折叠式便携相机。柯达的“减肥”之梦成功了!下一步,出身贫困的伊斯曼希望能生产穷人都买得起的相机。1900年,柯达公司推出售价仅为1美元的方型廉价照相机,摄影爱好者趋之若鹜,柯达快速发展起来。到1927年,柯达公司实际上已垄断了美国的摄影工业,成为美国摄影工业中最大的公司之一。 终身未婚 不愿等待死亡 乔治·伊斯曼是沉稳而内敛的。他是美国商业史上唯一一位终身未娶的大企业家。世界似乎没有给他足够的情感。伊斯曼是个孝子,他一直尽全力守护着行动不便的母亲。为了让他的母亲能够自由行动,他在自己的家里准备了滑梯,配置了带轱辘的轮椅,连吃饭的桌子和椅子都是可以移动的。可母亲在他新购置的豪宅里仅生活了2年就永远地离开了他,难怪他自己也感慨“我在40岁之前没笑过”。 对终身未婚,伊斯曼自己有个解释。他说如果他不把遗产留给后代,他们会恨他。如果留给后代,世上就多了几个纨绔子弟。可这个解释实在太牵强了。 在收获胜利果实的路上,他把自己给丢了。由于过度劳累,晚年他患了半身不遂,医生没有治好他的疾病,他在孤独中受尽了病魔的折磨。 1932年3月14日,伊斯曼邀请了一批朋友到他家,见证他的遗嘱改动。仪式之后,他把朋友们送走,回到书房,关上了房门。然后,只听见一声枪响,仆人们发现他倒在血泊中,旁边是一纸自杀留言:“我的工作已经完成,何必再等待死亡?”那年,他78岁。豪宅变成博物馆 1905年,这位富有的单身汉在东方大道给自己造了一栋面积为3.5万坪的豪宅,这栋被伊斯曼称为家的豪宅花了三年时间才造好,当时的造价是50万美元。它有37间房间,13个厕所,9个壁炉。出于对大自然的热爱,他还在家里造了5个花房,1个菜园。他的家里还有一个大型的图书馆,大概是对幼年丧父、缺少教育的一种补偿和心理安慰吧。伊斯曼除了终身未婚这点外,可算是一个很正常的富人。他懂得享受,尤其是热爱音乐,每天在大房子里都有专人为他弹奏管风琴。 自杀前,他留下遗嘱,死后他的家归罗切斯特大学校长居住。从1932年到1947年,罗大校长住在这里。可是维持偌大的家,开销实在太大了,伊斯曼可以承受,大学校长却负担不起。到了1947年,校长把这份遗产转让给了州政府。两年后,伊斯曼的家对公众开放,成为博物馆。 (编辑:燕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