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藏毛选四卷的遭遇(图)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3/16 14:48 炎黄春秋 |
作者:樊思
我的这套《毛泽东选集》四卷本,是建国后第一次正式出版发行本。大三十二开,繁体直排。外有淡赭色的书皮,正中偏上是外形为正圆形的毛泽东侧面浮雕像。里面的乳白色封面上“毛泽东选集”五字是烫金的仿宋繁体字。第一卷1951年10月发行,第二卷1952年3月发行,平装本两卷定价共4万元(旧币)。其时,我还是个穷中学生,对价值4万元且又那么厚的理论著作不敢问津。听说老师们要事先预定才能买到。第三卷1953年发行时,我是武汉某高校历史系学生,到新华书店购得此卷,并想买到一、二卷,但走遍书店均已脱销。 一天,我去看望任中学教师的表姐。谈到市面上买不到一、二卷,很遗憾。她当即将她收藏的一、二卷赠送给我。1960年9月第四卷发行时,我已是武汉某学院从事“中国革命史”教学的教师。记得国庆节那天,我挤在人群中,在书店门前排队才买到。从此,一套“毛选”总算配齐了。它发行的时间与解放后我的成长同步,对这套书我是很珍惜的。 谁能预料,随着上世纪60、70年代瞬夕多变的形势,这套“毛选”同我这个收藏者一道,经历了一段坎坷、曲折的遭遇。 我经过近6年的教学实践后,通过了政治审查和入学考试,由单位保送到北京某大学“中共党史进修班”学习深造。1963年9月,我带着这套“毛选”和简单行李北上,重温了学生式的学习生活。该校图书馆藏有1949年前解放区、国统区出版的大量图书报刊,进修学员可以享受进“教师阅览室”查阅资料的待遇;又有何干之、胡华、李新、彭明等教师为我们讲课。进修班的宗旨是,结合课堂教学,要求通读、熟读“毛选”四卷,熟悉毛主席关于新民主主义理论及“三大法宝”(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在中国革命具体实践和反对右、“左”错误路线斗争中发展、成熟的过程,掌握毛泽东思想的基本体系,为提高今后的教学水平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这个学习环境让我如鱼得水,我带到北京的这套“毛选”派上大用场。在阅读中,我不仅用红铅笔做了自定的各类着重记号,而且写了许多学习心得的眉批,还夹了不少写满字的纸条,抄了一札辅助卡片,毕业考试时我取得优异成绩。我这个对马列原著读得很少的青年教师,当时自认为是毛泽东思想的忠实信徒,哪里想到在后来被称为“红宝书”的“毛选”上批字是犯了弥天大罪。 1964年7月,我带着这套“毛选”回校,给数学系某年级讲授“中共党史”(公共课),并随同他们赴南方某省参加“四清”运动。运动结束后回校,在政治系某年级主讲“中共党史”(专业课)。我在教学中运用进修时一些学习心得,并引导学生阅读“毛选”原著,颇受学生欢迎。 当时,中共中央中南局在广州召开了开展毛泽东著作学习运动的会议。院党委书记从广州回来后向全院教师、干部做了传达。还介绍了长沙某军事学校学习毛著运动的经验。实际上,早在1960年12月,中共中央已就军委扩大会议的一个“决议”做出批示,要“把毛泽东思想真正学到手,坚持在一切工作中用毛泽东思想挂帅”。到我“四清”回校后不久,就听到传达主持军委工作的林彪发出的“指示”,对毛主席著作“要活学活用,急用先学,立竿见影”。此后,对待毛泽东著作的这种庸俗实用主义学风,渐渐风靡全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