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 > 话题:文物拆迁噩运彰显文化愚昧 > 正文

话题:城市文物拆迁噩运彰显中国文化愚昧

http://www.sina.com.cn 2005/03/19 12:42   新浪文化
广州最后一座四合院--北斋拆迁噩运


北斋拆建是近几日媒体和市民关注的热点。信息时报 萧嘉宁/摄

  从清初开始,这片土地就是皇家的贡院所在,红楼作为主考楼,几百年来围绕着它,广东的科举一直在这里举行,科举制度使中国的读书人从启蒙读书开始就把科举成名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这方圆四周就自然形成了一道道文化的积淀。如今承传着从清朝到民国这段文化历史,昭示着这里是中山大学的发源地,凝聚着更浓的人文生活归系的标志,只剩下北斋了。

  北斋拆迁事件 彰显中国的文化愚昧

  近日,北斋拆迁工作在广州乃至海内外都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虽然其保存价值尚存在着争议,但它是广州最后一座四合院的事实应该不会有出入,因为据广东省市政府参事们说:“北斋是广州公认的旧中大遗址,也是有史以来聚居鸿儒最多的地方,文化底蕴足以代表广州的文化发展”。可是,就是这样一座“文化底蕴足以代表广州的文化发展”的四合院却因为年久失修、严重损坏而成为危房。 >>全文 [评论]

相关文章:
·走读城市 红楼见证北斋噩运
·基本没有文物保护价值 文物专家赞成清拆北斋
·祝勇:死亡是一次真正的搬家--关于老城的记忆

为钱为地为开发,我们拆拆拆

  为了长官和开发商,我们拆我们拆

  中国人除了对沙漠化自然关注的绿色行动主义,对文化环境的爱怜目光也在对焦。义愤填膺的声浪干涉着粗野短见的施工队,人人都成了文物保护者。强调讲究的文化,痛斥浅薄的建设,老外特别来劲;常听说哪位欧美国籍的夫人,在不辞辛苦地阻挡拆迁、保卫胡同。谁能说这不是一种社会进步呢?但任凭什么,也挡不住隆隆的工地轰鸣。一座城市又一座城市,历史的积累和宝贵的遗存,还是依次被拆光毁尽。雷同的十字路高架桥,使本地人找不到家。乏情的银行楼大商厦,把粗犷北方和阴柔南方,统一成一个可憎的模式。 >>全文 [评论]

  孟端胡同45号院--在无情的拆除中呻吟

  北京没有一座宅子能惊动那么多的人,得到那么高的赞赏。国家文物局局长走进这座宅子以后兴奋地表示:“太好了,这是四合院中的上上品。”历史学家梁从诫接受电视采访时曾感叹道:“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四合院!”

  然而,孟端45号院又是死得那么凄凉和凄惨。它是在半夜里被偷袭和暗杀的。在今年11月30日晚上,开发商派大批民工包围了这座文物建筑。凌晨闻讯赶来目睹了现场的一位年轻记者,向我描述了当时的经过:每个房顶都爬上了几个民工,把一片片的瓦掀起来再沿着钢管掼到地上。他说话时声音都像哭了,他说:看着那么完好的大宅子被拆掉真是难受至极。他告诉我他还没来得及拍几张照片,就被粗暴地推走了,还受到了人身威胁。>>全文 [评论]

  战俘营围墙当违章建筑 日军侵华铁证怎能随便拆

  一堆断壁残垣的瓦砾中,依稀可以辨认出青灰色的水泥砖块;剩下的水泥墙体,成了隔壁单位的院墙。这是记者17日下午在沈阳市青光街27号楼前看到的狼藉场景。谁能想到,作为违章建筑被拆掉的水泥墙,竟是日军侵华的一段铁证。多年从事日本战俘研究、《奉天涅槃》一书的作者杨竞告诉记者,在国内现存的15座永久战俘营中,沈阳的这一处保存最为完整,其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非同一般。>>全文 [评论]

  北京十三陵环境遭破坏 村委会为赚补贴挖开护坡

  北京昌平十三陵,2003年7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然而,2004年间,这项世界文化遗产的局部环境已遭到严重破坏———永陵城墙外的护坡上被挖出了一个面积十余亩、深近十米的大坑,至今仍未填平。

  大坑尚未填平,挖出的土却又被人取走了。取土的目的,是为复垦附近的永陵河套荒地。村委会主任李士辉称,永陵村的经济情况不好,而复垦荒地,按有关政策可以拿到数目可观的国家补贴。这一次到永陵取土,复垦了77亩的柏树,村委会为此有10万元入账。李士辉还说,依照政策,复垦一亩荒地所得的补贴是11000元,复垦77亩,应得补贴80多万元。“可这事我们是托关系给办的,托关系也不容易,其余的钱都走关系了,我们实实在在就拿了10万,我们账上只有10万。”>>全文 [评论]

相关文章:
·雨毁还是拆毁?国家重点文物湖北玉泉寺被毁之谜

面对文物被无情破坏,我们只能无所作为吗?

  观点交锋:中国的“文艺复兴”将被釜底抽薪

  在当今中国,建设与保护就重要性来比较是失衡的,资金往往流向建设,而文物与文化的保护分到的多是捉襟见肘的残羹剩饭,一大批早已被公认为价值很高的文物迟迟得不到修缮,最终或自然死亡或随着轰轰烈烈的危改一并倒塌。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建设带给人民的利益着实是丰富且最有现实意义的,你很难让住在大杂院的居民不向往现代化生活,反而去关注老宅的文物价值。但核心问题是:当前文物破坏的愈演愈烈已经触犯社会正义,而已非危改不足、力度太小、城市建设缓慢的问题了。现在那些大肆破坏文物的人,是在用一些危言耸听的言论来掩盖真正耸人听闻的反面事实。“建设性”的破坏对文物保护已带来严重的后果。>>全文 [评论]

  痛心!我们在保护传统文化上只能无所作为吗

  一个多世纪以来,国人一直沉溺于一种焦躁急切的心态中,急欲改变民族的生存状态。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这样的思维方式有着严重的问题。在许多人看来,只要经济上富起来了,一切事都能解决。在他们心目中根本没有文化传统或传统文化对一个民族的安身立命是何等重要这样一种意识,根本没有对于对自己的民族历史和传统的神圣感和敬畏感。

  在房地产开发的巨大商机面前,几座风雨飘摇的古建筑算得了什么!什么文化传统、文化传承的虚话,在“政绩”和商业利润面前都得让路。至于古建筑,如果实在有价值,或者毁掉它引起的非议和民愤太大,那么以后再重新修它一个,不就行了?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面在无所顾忌地拆毁真正有价值的古建筑的同时,一面又在耗巨资重修城墙,重修某些号称古迹的亭台楼阁。>>全文 [评论]

  拆迁,使传统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流失

  估衣街是天津根须最长的一条老街。1999年12月9日,冯骥才突然得知这条老街要拆了。他放下长篇小说《俗世奇人》的创作,蹭地又一次站起来。他邀请专业摄像师,将估衣街挨门挨户地进行摄像,留下估衣街鲜活的音像史料。访问估衣街的原住民,用录音机记录下他们的口头记忆。保留估衣街的口述史。搜集相关文物。必要的文物花钱买。尽可能挽留估衣街的实证性的文化细节。

  冯骥才认为经济上处于弱势的民族和国家,在文化上往往会自我轻贱,会盲目抄袭强势经济国家的文化。“可是,一旦你丢掉了自己的文化,那这个民族就会面临很大的精神危机,这比物质贫困还要可怕。” >>全文 [评论]  

  完善法规有章可循 文物古建环境呼唤法律保护

  从历史文化名城中不断传来文物古迹的环境惨遭涂炭的新闻,定海老街区面目全非,襄樊古城墙夷为平地,福建三坊七巷遭到建设性破坏、贵州遵义会议会址周围历史建筑被拆光、安阳穿城修路严重破坏历史街区,诸多城市的老城区陷入高楼大厦的包围之中,不断遭受肢解和蚕食……

  保护古建筑周围的环境最要紧的是要有规划,划分好保护范围。古建筑保护范围如何划定,要根据某一古建筑的具体情况而定。制定一个好的规划,还要保证执行力度。为此,亟需加强这方面的法制建设,完善有关法规,必须得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法律武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全文 [评论]

相关文章:
·建筑物也是历史 南京石库门拆留起争议
·中轴线上百年门楼被拆除 专家遗憾保护未果(图)
·拆保双方各有说法 南京胜利大戏院是“鸡肋”?
·南京市政府发话 利济巷“日军慰安所”迁而不拆

拆还是留?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拆除或保留--城建怎能抛弃民族遗产

  历史遗址是否要重建的问题,是许多发展中的城市面对的。当年的一场圆明园是否要重建的大讨论,很值得在此借鉴。作家从维熙先生就此提出了“完美”与“残缺”说。他认为保留历史的残缺,也是一种美。月圆是美的,一镰新月又何尝不美呢?笔者此前的一篇文章也写过,建筑是城市历史的年轮,是那个时代特立独行的科技、文化气质的反映。我们可以重建历史遗址,但那永远只是赝品,那个时代的精气神,是建不来的。>>全文 [评论]

  老建筑没必要一味保留--我们要复兴城市灵魂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继续。但是,像北京这样有千年历史的古城,是应该更加重视恢复旧观保留历史感呢?还是要更多兴建大规模的现代化建筑群,赶上并引领新时代的脚步呢?

  城市规划专家罗宾.汤普森认为:从现实的角度考虑,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的发展压力是非常大的,必须要解决经济发展的问题。所以我认为比较理智的做法就是保留一部分有价值的老街模式,拆掉那些价值不是特别大的旧建筑,为新的建筑创造空间,同时要引进更多更新的模式,从而为城市的发展开拓更广泛的空间。如果过分注重保存旧建筑的话,就有可能导致城市发展的僵化。>>全文 [评论]

  慰安所拆与留的博弈:这座城市的屈辱岂容忘记?

  南京市白下区利济巷2号,当一块埋藏了65年的耻辱伤痕再次触动我们神经的时候,痛感却不仅仅来自伤痕本身。去年年底,这座亚洲最大的侵华日军慰安所遗址刚刚得到确认,到了今年,它却要面对拆迁带来的生死之劫。

  城市进化的推土机如同锋利的剃刀,看上去要埋葬一切“不合时宜”的记忆。当年的慰安所遗址,苍凉地孤立于瓦砾当中,前面可能是巨大的商业利益的诱惑,背后是要不要保留一段城市屈辱史重要证据的争执,它可以述说过去,却看不清自己的未来。>>全文 [评论]

  砸烂传统文化教训太多 我们应学会面对文化宿命

  要不要传统的文化,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争论的问题。传统文化因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加之经过近现代许多的学者的启蒙,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另加之文革对传统文化致命的一击……到现在,传统文化大部分已经土崩瓦解。于是乎,视传统文化为敝履的人就多起来了。似乎,现在国人要做的事情只是,打扫传统文化的残砖剩瓦,则国人就可“重塑自我”,过上如欧美人士的幸福生活了。 >>全文 [评论]

相关文章:
·风俗瓦解传统中断 中国城市追求时髦相互抄袭
·叶边鱼:什么人想拆除“慰安所”遗址
·中国人困惑--世界首家日军慰安所拆不拆
·要保护还是要拆迁?日军在华首个慰安所去留两难

(新浪文化策划 编辑:羚萱)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SKII化妆品遭投诉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花样滑冰世锦赛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嫁入皇室的女人们
深圳提高购房贷款首付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新浪之道》连载

幸福水蓝 更多>>
[谭咏麟] 朋友(抒情)
[苏 芮] 蜗牛的家
[梁朝伟] 一天一点爱恋
[容祖儿] 挥着翅膀的...
[翻唱原音] 最熟悉的...
铃声搜索:
 更多>>
江南 老鼠爱大米 值得
缘份的天空 两只蝴蝶 无所谓
缘份的天空 ColorfulDays 又下雪了
夏虫 了不起 没时间
白桦树 很爱很爱你 刺激2005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