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寻找失学民工子女专题 > 正文

14岁少年打动联合国官员 推动民工子女入学新政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1日15:29 扬子晚报
14岁少年打动联合国官员推动民工子女入学新政

李荣与同学们在一起。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14岁少年打动联合国官员推动民工子女入学新政

李荣在课堂。


14岁少年打动联合国官员推动民工子女入学新政

民工子女在上电脑课。


14岁少年打动联合国官员推动民工子女入学新政

李荣在保护流动儿童权益培训班上。


  昨天,本报A23版刊登了《流动人口子女可到公办校就读了》的报道。省政府有关部门联合出台的这一阳光政策,让成千上万渴望接受公平教育的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工子女及家庭欣喜不已。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3年前,是无锡一个名叫李荣的民工孩子,在联合国“保护流动儿童权益”项目无锡的座谈会上,正式提议减免流动人口子女就读公办学校借读费。无锡是联合国“保护流动儿童权益”项目中国的两大试点城市之一,李荣是这一项目领导小组的成员。

  少年发言打动联合国官员

  2001年,联合国大会儿童特别会议召开后,城市规模中等、流动人口集中、具有代表性的无锡,成为联合国“保护流动儿童权益”项目中国的两大试点城市之一。2001年10月,该项目正式启动。按照规定,无锡市要成立保护流动儿童权益项目领导小组,还要有一名流动儿童和一名家长代表作为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无锡市妇儿工委在全市众多民工子弟学校中选取了数百名学生代表,参加了“保护流动儿童权益”项目培训班。这些孩子与无锡市分管市长、18个局长、区长们平起平坐,积极参与项目的研究和发展。经过几轮培训后,14岁的李荣在数百名孩子中脱颖而出,成了这一项目领导小组成员。无锡市妇儿工委的侯部长这样评价他:脑子灵活,胆子大,语言组织能力强,想的比同龄人多很多。

  去年4月,国务院妇儿工委、联合国儿基会“保护流动儿童权益”项目实施情况座谈会在无锡召开。会上,联合国儿基会“保护流动儿童权益”项目官员小野正搏想听听李荣的意见。李荣鞠了一躬后郑重地说:“请取消对外来民工子女收取借读费的规定,我们应该和城里的孩子一样接受教育。”李荣大胆表述了自己的观点:“我们都是祖国的花朵,可为什么我们会和城里的孩子有那么多不一样?难道就因为我们是农民工的孩子。可是我们的父母也在为这个城市作贡献,他们比城里人过得更加辛苦,我们却因为是他们的孩子要遭受歧视。我不明白,我们上学为什么要比城里的孩子多交那么多钱?”李荣的一番话让在场所有的人陷入了沉思,随后被深深打动的小野正搏第一个鼓起了掌。

  会上,无锡市教育局有关人士当场表示,他们已经考虑到这个问题,目前正在调研,准备逐步取消流动儿童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的不必要门槛。这个14岁男孩的提议,就这样引起了无锡市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为这一政策的更快出台起到了推动作用。

   民工孩子的公平教育梦想

   李荣今年15岁,现就读于无锡芦庄中学初二(7)班。他个子不高,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小,但眼睛里却透着少年鲜有的稳重。昨天,记者来到了李荣的家,想和他聊聊,他不好意思地把记者带到了后院邻居的家里,因为他的整个家只是一层阁楼。

   李荣告诉记者,他爸爸15年前从家乡盐城阜宁来无锡打工,其间在码头当过搬运工人,蹬过三轮车,现在才算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就是帮人家换液化气罐,每天天不亮就要出去,天黑才能回来。他是在三年级的时候来无锡上学的。在公办的徐名桥民工子弟学校上学时,他并不清楚什么是借读费,只知道自己每个学期只要交280元就可以了。读五年级时,学校改为民办性质。这期间,他参加了“保护流动儿童权益”项目的培训班,详细学习了《儿童权利公约》。在与别的孩子交流过程中,他了解了借读费。转眼升到了六年级,他的班级里50多名学生,全是民工子弟,他们每个学期都要比无锡当地的学生多交380元。

   说到这里,李荣停顿了片刻。沉默了一会以后,他继续说,虽然自己家庭条件不算富裕,但每学期还能交得起借读费,可他的很多同学,父母都是捡破烂的,穿的衣服都是左一个窟窿,右一个洞。想到他们的难处,他的心里便很不是滋味。以后上初中、高中,还要继续交借读费,他的那些同学能不能把书继续读下去?李荣决心为他们、也为自己呼吁。

   李荣告诉记者,读书期间,每当民工的孩子与无锡当地的同学发生矛盾时,他们总会听到诸如“乡巴佬”、“外地人”之类的话。老师还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声地宣布哪些同学是外地人,需要交借读费,哪些同学是本地人,不需要交钱。“同为儿童少年,难道还分本地人和外地人?流动儿童跟随为改善生活而远离家乡的父母长年生活在外,他们其实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怀和保护,这样他们才能增强自信心。”李荣说,这样的想法在心里积蓄久了,在“保护流动儿童权益”项目座谈会上,他自然就一吐为快了。

   减免借读费无锡走在了前头

   小李荣的话,促使无锡在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上更早行动了起来。

   无锡是外来人口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城市的发展和宽容性让更多人选择了无锡。据了解,无锡市流动人口由1985年的18万上升至目前的15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流动儿童近10万人,预计还将以年增长30%%的幅度增加。这样一个迅速膨胀的集体,其子女就学问题的解决已是燃眉之急。无锡市教育局经过一年对全市流动人口的调查后发现,如果减免一年借读费,总计需要四千余万元。

   今年8月,《关于无锡市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若干意见》在人们的期待下新鲜出炉。该《意见》明确指出,对符合条件、在流入地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农民工子女,学校收费项目及标准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学校不得另收取借读费、择校费、捐资助学费等。但减免政策并不是一刀切,综合各方面因素,该政策设置了几大门槛:首先不是所有外来人员都可以享受减免费用政策,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只有符合以下三个条件才能减免:一是6至14周岁(或7至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二是监护人有固定住所(产权房屋或租住房屋)和暂住证。三是监护人有较稳定工作(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一年以上,并经劳动人事部门鉴证或备案)。只要符合条件的学生家长能够提供出户口簿、身份证、暂住证、劳动合同及婚育证明即可按规定减免借读费等外加费用。

   阳光政策何时真正阳光

   在得知无锡政府对外来人员子女入学的“减负”政策后,不少外来务工人员满怀希望地将孩子带到无锡来上学。然而记者昨日在采访中发现,免收借读费这一阳光政策的实施面临很多困难。比较突出的是,不少进城务工人员,根本拿不出与用工单位签订的一年以上的劳动合同。

   在无锡风华里某菜场内,记者刚刚提到“借读费”三个字,就有很多卖菜人无奈地表示他们孩子在无锡上学都交了数额不小的借读费,因为现有的政策门槛仍有相当的限制。一对从苏北来无锡做生意的夫妻俩着急地说,自己的孩子今年要上小学了,家里的老人都不识字,所以就把孩子带到无锡。原想孩子到城里来就该努力让他能接受好一点的教育,以后最好能留在无锡。可是四处打听下来,好多学校仍要交一笔高昂的借读费。“我们背井离乡来无锡生存本来就很不容易,叫我们又怎么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呢,所以最后只能让孩子在农民工子弟学校上学了。”夫妻俩说到这些显得颇为难受。

   在采访中,一位卖菜的家长告诉记者,无锡亭子桥小学的借读费最少要交4000元,不交就不让入学。该校朱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开学时对于哪些人应该减免费用并不清楚,所以就先一并收了。现在根据教育部门打来的证明,学校对符合免收借读费条件的5名学生已经按照规定免去,同时该校对确实存在困难的学生也实行了减免。当记者问及借读费的收费情况,朱校长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该校学生借读费在4000元-4500元之间,而这与一些中心小学相比还是比较适中的。谈到借读费超标的原因,朱校长随即向记者倒起了苦水:学校要发展就要资金,今年重新整修学校已经欠下债务,现在每年又要免去一定数额学生的费用,学校经费愈加紧张。

   教育局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解释说,由于免除借读费的门槛较高,目前真正享受到这一优惠政策的孩子并不多。很多外来人员在无锡就业形式不规范,不签合同的情况非常普遍,这就给他们子女就学带来不少障碍。另外,外来人口中超计划生育的子女很多,这部分人也被排除在减免费用之外。

   在采访最后,李荣向记者表达了他的忧虑:“看了当天的《扬子晚报》,我得知省里发出规定要统一取消借读费,本来非常兴奋。可是一想到昨天我们学校才发的每年要交680元借读费的通知,心里有说不出的感觉。有人说,我们是飘飞的‘蒲公英’,我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地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学习生活?”本报记者 王璟季 娜娜 蒋玮

  相关专题:寻找失学民工子女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迷你小熊
强烈推荐火线下载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孙燕姿
我要的幸福、遇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