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女大学生与“歧”共舞?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1日00:15 红网 | ||
每到大学生毕业找工作之际,从男女搭配的“捆绑就业”到“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从招聘女生时提出“不结婚不生子”的“附加条件”到感叹聘用女生“增加了企业成本”,大学生就业市场上总会呈现出“男强女弱”的明显态势。尽管政府有法律条文要求保护女性的合法权益,但社会上歧视女性,特别是在就业上歧视女性的现象还是非常普遍的,同时也为社会上的非法职业中介提供了“生源”,对女性的权益造成伤害。(3月19日《中国青年报》)
重男歧女,古已有之。古因女子手无束鸡之力,在干农活、打猎甚至打仗等重体力活面前,在被人教唆要“三从四德”面前,自然处于劣势。既劣之,必歧之。新中国成立之后,女人开始享受和男人一样的权利,女大学生、女研究生、女博士生也曾一度成为各单位各企业的“抢手货”,可没想到,才没过几年,又开始被迫与“歧”共舞,为何?因急功急利之浮躁者也。 首先是女生自身的浮躁。自从有个女作家说出:“出名要趁早”,女同胞们便不惜一切代价想出名。于是乎,长得丑的去美容、个子矮的去增高、长得胖的便节食减肥,会哼两首歌便以为自己是明星,吵吵嚷嚷地争着要去做“超级女生”;实在不行就上网,今天扭一个小蛮腰、明天把一些微妙的生理感受公布与众、后天就把身上那几样女性特有的地方露一露,“木子美”、“流氓燕”、“芙蓉姐姐”,一个比一个弄得名气大;实在出不了名,多挣点钱也行,去夜总会当“三陪”者有之,卖淫或做“二奶”者有之。如此心态之下,又有几个人能静得下心来,学点真知识,长点真本领? 其次是学校的浮躁。把学生当产品,学校是批发生产学生的工厂,扩招扩招,无休止地扩招,窃以为只要有产品,不管质量如何,都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不出去”,严进宽出、重考试成绩不重真正的教书育人学真本领。仅有文凭没有能力,又如何去适应未来岗位的需要?大学生的就业环境不容乐观,并不是大学生多了,而是整体素质低了,女大学生也不例外。 再次是用人单位的浮躁。一个注重发展、有长远眼光的企业是不会拒绝女大学生的,他们的用人方针是根据需要因才而取,不会“因性而取”。企业里保持一定的男女比例、有一定的年龄分层,是企业良性发展的体现,这种分层所产生的效益,远远超过企业为女性因生小孩而支付的成本。而有些企业急功近利,盯着女大学生今后将结婚生小孩,企业将无偿为其发工资,怎么想怎么不舒服,于是干脆不聘女大学生,否则就提出“不结婚不生子”这种毫无人性的“附加条件”。即使把女大学生招进去了,也依然摆脱不了被歧视的命运。 最后是社会的浮躁。有的用人单位认为,女大学生用来充当花瓶尚可,真要干活,终就是因其“头发长见识短”而弃之不用;或者认为女大学生也许适合某一岗位,但从发展的角度讲,武断认为女生不如男生有潜力;还有的认为女人一旦有了孩子,会被牵涉太多的精力而影响工作――当今一旦女白领、金领不敢要小孩就是见证。整个社会都处于一种不讲究人文关怀的浮躁状态,歧视女性就成为一种必然。 为了避免歧视女性,政府应该有所作为,要从细节入手,制定更多的执行性强的条文、使之付诸于实践来体现对女性的关怀。更为重要的是,女性们要自强自立,不要处处被别人牵着鼻子跑,别人歧视自己不要紧,关键是自己不能看低作贱自己,相信女人可以顶半边天,甚至在一些领域比男人更有优势。 稿源:红网 作者:冬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