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04月01日16:07 中国网

习近平访捷带动中欧“一带一路”助推合作升级

分享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00:00/00:00
当前音量:100%
14:22
  • 复制视频网址
  • 拷贝调试信息
  • V11220.210521.03

视频加载失败,请查看其他精彩视频

捷克各界高度评价习主席访问

  原标题:习近平访捷带动中欧友好 “一带一路”助推合作升级

  中国网4月1日讯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3月28日至30日对捷克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首次以国家主席身份访问中东欧国家,也是两国建交67年来中国国家主席首次访问捷克。外媒称,捷克是中东欧地区和欧盟的重要国家,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中方此访将带动和引领中东欧乃至整个欧洲发展对华友好关系。

  中捷缔结战略伙伴 两国关系进入最好时期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当地时间29日,习近平在布拉格同捷克总统泽曼举行会谈。两国元首一致同意,将中捷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推动中捷关系再上新台阶。

  美国《侨报》指出,习近平此访创造了“三个第一”:中捷建交67年来中国国家元首第一次访问捷克,习近平作为国家主席第一次访问中东欧地区国家和2016年第一次出访欧洲。

  法新社报道称,在习近平访问捷克期间,两国共签署了十几个双边关系备忘录,而战略伙伴关系意味着中国将加强在捷克的投资。泽曼表示,他希望捷克成为中国进入欧洲的门户,并预计中国在捷克的投资在今年有望达到35亿欧元。

  法国《回声报》网站称,双方在商贸、基础设施、金融、卫生、航天、科技等方面达成了多个协议,总额达数十亿美元。

  瑞士《新苏黎世报》称,捷克总统泽曼表示,捷中双边关系就此揭开了新的篇章。泽曼认为,以前的各届政府一味屈从于来自美国和欧盟的压力,而现在捷克又成了一个独立的国家,政府会制定符合本国利益的外交政策。

  据拉美社3月29日报道,两国的官员和专家认为,中捷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到目前为止,中国是捷克在欧盟以外的最大贸易伙伴,捷克连续多年保持中国在中东欧地区第二大贸易伙伴的地位。

  捷克欲借“一带一路”东风 双方合作大有可为

  捷克有着特殊的地缘位置。它西邻德国,北接波兰,无论是在地理上、还是政治上都位于东西欧交界处。欧盟成员国、北约成员国、申根国家、维谢格拉德集团轮值主席国的多重身份,使得捷克在对外交往中具有独特地位。无论是在中国与欧盟合作的大框架下,还是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16+1合作”机制中,都可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德国之声》网站文章指出,捷克是中东欧地区传统工业强国,综合国力在中东欧名列前茅。中捷经贸关系发展迅速。捷克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捷克在欧盟以外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过去两年,中国在捷克的投资从大约1.8亿欧元跃升至14亿欧元。到去年年底,捷克在华投资额更达到16亿欧元以上。

  文章称,拜地理位置之赐,捷克具有作为转运及物流枢纽的中心意义。从去年秋天以来,北京和布拉格之间有了直线通航。中国游客数量也相应增加,前往布拉格的中国游客比例猛增30%以上。很多捷克企业家认识到,在中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上,位处中、东欧的捷克将扮演重要角色。

  据美国《侨报》报道,捷克总理索博特卡在多个场合表示出捷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热情与积极性,希望成为中国在中东欧地区合作的领头羊。捷克致力于成为“一带一路”上连接中欧、东欧、东南欧的交通物流枢纽。去年11月,在中国苏州召开的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捷克与中国签署了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政府间合作谅解备忘录,是16个中东欧国家中首批签署此类合作文件的国家之一。

  今年2月,捷克以维谢格拉德集团的“轮值主席国”的名义,提出了与中欧地区的域外国家进行政治合作的“维谢4国+”制度框架(简称“V4+”)。这与中国提出的中国与中东欧国家“16+1”的合作机制一拍即合。

  捷克重要智库“布拉格国际关系研究所”的战略报告指出,借助中方雄厚的资金(尤其是“丝路基金”),以及在基建方面的成熟技术和经验,打造布拉格成为中欧地区交通枢纽,恰逢其时。此外,中国庞大且极具潜力的国内市场、中国游客强劲的跨境消费能力对捷克都具有重要的吸引力。

责任编辑:李亮亮

相关阅读

最新

认识到生命空无,就无往不胜

只要认识到空无的道理,生命就无往而不胜。生命想透了其实与一个晚期癌症病人无异,什么都不必太过执着,喜欢干点什么事就干点什么事而已。

下一个美国超级英雄特朗普

“特朗普现象”其实是美国新教文明进入衰退期以后的一次自救。特朗普和他背后的美国群众,是对内外挑战的坚决应战,是美国文明不甘沉沦的生命活力迸发。而与之对立的建制派,则是腐朽的、堕落的。特朗普参选的结果,将决定美国未来是走向中兴还是就此沉沦。

支持年轻人构建中国科学未来

中国的科技教育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对这一点大家有广泛共识。完善体制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支持年轻人,特别是那些独立生涯起步不久、相当于国外助理教授时期的年轻科学工作者,以及当代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博士后和研究生。

当今世界的130多个共产党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有越来越多国家的共产党与社会党开始不同程度的互相交往、联合斗争。中共自1982年以来也与社会党国际和多国社会党建立联系,甚至多次派代表以观察员身份参加社会党国际每隔三年召开一次的国际代表大会。

  • 日本患上了严重的“特朗普综合症”
  • 日本新大使能否化解中日危局
  • 管仲进行“货币战争”的六大绝招
  • 杜甫的“工匠精神”是怎样炼成的
  • 《傲骨贤妻》剧终对女主有终极三问
  • 咪蒙:所谓情商高,就是要有分寸感
  • 盘点中国各地最有情怀的早餐(图)
  • close
    0条评论|0人参与我有话说
    分享到微博
    发布
    最热评论 刷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