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传媒频道开辟“网媒大家谈”栏目,特别邀请半岛网副主编修相科(微博)作为嘉宾主持,定期专访在网络媒体一线工作人员以及网络媒体研究者,就网媒的现状和趋势等问题进行交流。以下为第10期访谈实录
网媒大家谈第十期:搜索引擎改变了网媒的生存方式
嘉宾:李晓东(微博)鲁中晨报记者曾做过数年网媒
【导读】李晓东认为在与门户网站的竞争中,地方新闻网站明显处于劣势地位。无论从资金投入、人才储备还是从体制上,都不在一个重量级上。门户网站的地方化,是抢占地方市场的主要手段,地方网站要有所作为,首先要解决体制问题。李晓东还认为,搜索引擎的存在,削弱了网站作为一个整体的影响力,这也是地方网站需要重视的地方。
网站流量大部分来自搜索引擎
修相科:搜索引擎的存在,削弱了网站作为一个整体的影响力,一些地方网站无法追求报纸头版、电视台黄金时间的概念。——你的这个观点很新颖。但是咂巴起来,有味道,说的很有道理。
李晓东:很多地方网站的首页访问量并不高,你的网站网页内容是被搜到,而不是主动登录看到的。没有网络,我们找东西,必须找到书或者报纸,肯定会先看到第一页。现在不是了,我不用看第一页,就能知道里面是什么。一步到位、精确制导、定点轰炸。
修相科:网站作为整体的影响力被削弱,有办法解决吗?
李晓东:这个东西很难弄,我估计这也是门户网站考虑的问题。网站碎片化严重,相亲网、培训网、汽车网、生活网、团购网,大家都在做,而且一些专业网站成功了。这种模式也跟报纸和电视台不一样。
地方网站没有竞争优势
修相科:这其实就是问题所在:地方网媒是要做专而精,还是大而全。
李晓东:是啊,还是做精吧!我的观点是,体制的问题解决不了的,难发展。门户网站的发展,首先解决了体制问题,体制就决定了人的关系。我预测,未来的天下还是门户网站的,只要他们转变思路。
修相科:是的。但是体制都是外在的,最终还是靠人。上下一心,把网站当自己的事儿来做。最怕的就是换一个领导换一种思路
李晓东:地方网站是不会有机会的。体制、技术、资金都没有优势。
修相科:但是从传统媒体来看,地方媒体的市场占有率不比中央媒体小啊。
李晓东:是啊,传播模式决定了,传统地方媒体有饭吃,主要是纸媒。电视台就生存困难。互联网更是如此,只是现在互联网没有区域化运作罢了。一旦他们区域化运作,地方网站就死翘翘了。
门户网站地方化优势明显
修相科:门户网站对地方的渗透会以什么形式展开?
李晓东:使用搜索工具搜索饭店,最先出来的,你是青岛的消息,我是淄博的消息,就这么简单。门户网站将来都会这么干,而且广告也这么干,新浪房产、汽车都在做区域站。
修相科:形势的确很严峻。本地化精准化投放广告早就在实施了。同样的方法一样可以用在资讯传播上。但是你说的是门户网站在行业方面对地方的渗透,新闻,也有可能吗?地方网媒还有传统媒体做依托,至少在本地化资讯方面有优势吧?
李晓东:咱们在新闻方面干的活,都是给他们干的,用什么抓稿系统,不用人力,就入他们的库了。咱们都知道的,电视台、报纸免费给他们干活。
修相科:那是因为版权保护不到位
李晓东:版权保护的问题,吆喝了10多年了,我们现在的报纸以上了新浪头条为荣呢。而且还得考虑微博,博客、论坛的原创能力。
地方网媒还是要从体制上找出路
修相科:你的观点让地方网媒的人很灰心,难道就没有生路了吗?
李晓东:我感觉体制的问题无法解决,实际上也根本解决不了啊。
修相科:那抛开体制的问题不说——或者说体制问题解决了,地方网媒面对门户网站的冲击,出路在哪?
李晓东:其实,从传播的角度讲,地方媒体是有优势的,人总要讲究个亲近性。报纸的成功,除了垄断之外,就是地缘的亲近性,不做全国的,就做一个市,一个省的。地方网站在这方面有优势,但是体制不行,没钱投入,技术拉到,理念落后。
修相科:我知道,你说的结果就是,抱着金饭碗,饿死了!
李晓东:是啊,我有这种感觉。我们有地方的优势,有采编权,反而却能饿死,不正常。
网媒大家谈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