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华尔街日报》911当天出版报纸成美国报界奇迹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13日09:23  新浪传媒
《华尔街日报》10年前凭9-11报道获普利策奖 《华尔街日报》10年前凭9-11报道获普利策奖

  新浪传媒讯:据美国“波因特研究所”网站9月6日报道,人们经常将报纸称作“每日奇迹”;但在10年前,即2001年的9月11日,《华尔街日报》发行的那一版报纸可谓是一个真正的奇迹。

  首先,在“9-11”事件中,虽然《华尔街日报》的新闻中心和总部正对美国世界贸易中心大楼;但该报仍可以照常出版,这一点确实令人震惊。就在这个记者和编辑们原本以为一切正常的周二,厄运降临了。大约在第一架飞机撞上世贸中心北楼约45分钟之后,《华尔街日报》办公楼才得以疏散,当时的时间是还不到9点30分。

  其次,9月12日,全世界180多万《华尔街日报》读者中将近有15%都拿到了该版报纸,这在美国日报行业实属罕见。

  据称,普利策奖委员会在为《华尔街日报》颁发“2002年度普利策最佳即时新闻奖”时表示,该版报纸“在最艰难的情况下,进行了最全面、最深入的出色报道”。

  该报执行编辑保罗-斯泰格尔(Paul Steiger)说,“虽然当时全体编辑人员无法利用记者和新闻机构在高压下工作所需的多数设备”,但他们仍然进行了特殊新闻报道,“他们还要立即做出各种决定”。当时,整个编辑部的反应犹如一场临时新闻战场;同时还有指挥所、前进阵地和濒临险境的“侦查队伍”,而这一切则暗示着第三个奇迹。

  高要求的领导力和一个关键决定:

  与以往战时行动一样,此次行动主要依靠指挥者与军队,以及部署命令和决定之间的紧密联系。

  斯泰格尔目前在曼哈顿下城区ProPublica编辑部担任主编兼主席,他说:“当时,我们就像朝着同一方向磁化的铁粉,大家反应一样。”( 2007年,《华尔街日报》被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收购后,就将编辑中心迁到了中城区。)当然,这种磁化力并不会自动实现,而要依靠《华尔街日报》每天在非危机情况下的长期积累铸就而成。当时任助理主编的凯西-帕纳贡利亚斯(Cathy Panagoulias)在一篇描述斯泰格尔管理风格的文章中说,“斯泰格尔总是强调,要在个人能力之上迈出一步,实现超越。”她接着说,“因此在9月11日,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名编辑人员就按照他的要求,不断超越自我。”

  文章称,正是因为斯泰格尔在北楼被撞击几分钟内所做出的关键性决定,才导致《华尔街日报》的编辑们在9月12日按时出版报纸。

  根据当时助理执行编辑Jim Pensiero事后记载,他本人和斯泰格尔当天早上8点30召开了关于编辑中心新闻选题会。在目睹了世贸中心北楼的3个楼层在烈火中燃烧之际,斯泰格尔问道:“如果被迫疏散,我们是否还有其他地方可以出版报纸。”

  据称,Pensiero是新闻制作系统的专家,同时还帮助新泽西南布伦斯维克办事处建立培训中心,距离曼哈顿下城区西南方大约50英里。最近,那里还建造了一个小型候补新闻中心。Pensiero向斯泰格尔透露,如果编辑人员和图片专家能够迅速赶到那里;而且技术人员能将之与其它日报业务进行链接,该培训中心就能正常工作。在斯泰格尔的引导下,Pensiero利用电话与南布伦斯维克建立了联系。

  当天早上大约9点,第二架飞机撞击了世贸中心南楼;那次导致该报的新闻中心也感受到剧烈震动。斯泰格尔建议大家向南布伦斯维克疏散,并让Pensiero以邮件形式通知最高编辑和华盛顿总部。9点23分,在保安人员督促大家撤离时,Pensiero才成功发出邮件。

  来自曼哈顿上西区的命令:

  据称,Pensiero乘坐最后一艘经过哈德逊河的轮船离开,并亲眼目睹了这两座高楼的倒塌。当他到达南布伦斯维克办公室时决定,就在那里制作报纸;办公室其他编辑人员也予以极力支持。他说:“我并不知道保罗-斯泰格尔身在何处,更不用说其他高级编辑人员了。”

  同时,那些决定不去新泽西的高级编辑们则驻扎在执行副总编拜伦(巴尼)-克莱默位于上西城的公寓。他们通过克莱默的2台私人电脑,以及其他编辑人员的4个黑莓手机与Pensiero、华盛顿总部及其他办事处取得联系。克莱默在一次访谈中说:“发邮件是最可靠的联系方式。”

  斯泰格尔在搜寻其他编辑人员时,多次死里逃生。他说,“我还记得,我当时对自己说,‘在户外是不会窒息而死的’。虽然事实并非总是如此,但在那时,这确实是一种自我安慰。”接着,第二座楼倒塌,恐怖事件便重新上演。

  斯泰格尔迅速赶往他位于曼哈顿上东区的公寓,又在下午1点给Pensiero发邮件,并给克莱默打电话。斯泰格尔回忆说,“我当时写道,‘嘿,巴尼,我是保罗,’然后他就哭喊起来,因为他以为我已经死了。我并未意识到我自己掉队了,我还以为其他人掉队了”。

  据称,下午1点38分,Pensiero给该报新闻局发送新闻提要,并借用当时国内新闻编辑马克斯-布拉克利(Marcus Brauchli)所提议的故事情节。然后,斯泰格尔又将之迅速送往克莱默在西区的新闻哨站。斯泰格尔的下一个重大决定更具挑战性;考虑到新闻制作的压力,南布伦斯维克的报纸设计师提议,在头版借用单栏标题的标准组版,并以3个故事为特写。

  斯泰格尔说,“我想在首页插入6栏头条标题。如果真打算这样做,那就是今天。”他表示,幸运的是页面设计师Joe Dizney已到达中城区广告办公室,并且可以用苹果Mac电脑。这是《华尔街日报》在60年中第一次使用通栏标题,前两次分别是在“珍珠港”事件和“海湾战争”。

  据悉,最终版本的标题是“恐怖分子摧毁世贸中心,用劫持的飞机袭击五角大楼。”标题下面陈述了6个故事,其中有2个涵盖了大量细节的综述、1个机场安检分析和1个经济衰退恐慌情绪分析;第6个故事则是由外国编辑约翰-伯西(John Bussey)运用第一人称书写的。

  “暴风之眼”:

  虽然这6个故事的布局平衡,但伯西笔下的故事因采用第一人称,并以“暴风之眼:一次绝望和混乱之旅”为标题而更引人注目,也是让读者对9月12日的这份报纸感到最刻苦铭心的地方。

  文章称,伯西正准备从办公大楼撤离,却被斯泰格尔和Pensiero拦了下来。伯西说,“我当时在想,如果我能得到这个机会,我会说些什么。”Pensiero在其备忘录中回忆说,“早上是大约7点,约翰-伯西一瘸一拐的来问我们,是否愿意采用第一人称形式”。Pensiero的回答是:“当然可以”,并且提醒特殊版面编辑Lawrence Rout这一特殊形式。

  故事是这样开头的:

  “世贸中心坍塌留给我最刻骨铭心的场景就是那次令人绝望的‘航行’——大家为了避免窒息而死,选择从最高楼层坠亡。”

  目前,Pensiero担任《华尔街日报》的副总编,他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说,“对我而言,伯西所写的是我所读到对当天情景描写最为逼真的叙述。”伯西故事开头所引用的,以及斯泰格尔本人亲眼目睹的场景,至今还是缠绕在斯泰格尔的噩梦中,他说,“这是永远都无法忘怀的。”(斯年)

  编者注:罗伊-哈里斯(Roy Harris)是《普利策金奖的故事:公共服务新闻奖的背后》(Pulitzer’s Gold)的作者。他在1971年至1994年间担任《华尔街日报》的记者和编辑,目前任CFOworld.com网站编辑部主任。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3)

 

相关专题 9-11十周年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9-11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