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

2014年04月22日19:44  新华网 收藏本文

  新华网北京4月22日电(记者吴黎明)今年2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说:“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日理万机的国家领导人尚且把读书当作“生活方式”,“抽时间读书”,我们呢?在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每个人不妨扪心自问。

  领导人读了多少书?据不完全统计,习近平主席仅在国外演讲、专访中就提到40多位国外作家和哲学家的作品。他坦言至今对作品中许多精彩章节和情节都“记得很清楚”,许多艺术形象仍栩栩如生地存在于“脑海之中”。一个个作品、典故和文学引语被他信手拈来,一次次触动当地民众的心灵——那是挥之不去的书香,那是醇厚的人文情怀,那是深邃的思想。

  作为当代人,我们读了多少书?21日出炉的2014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远低于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

  这表明,转型期的中国在读书问题上正面临尴尬。有些人醉心于追逐豪宅、豪车与奢侈品,热衷于推杯换盏、歌厅舞厅,不少人习惯于上网、刷微博、玩微信,却没有时间读一本好书。难怪,旅居中国的外国人会写出网络暴热的《不阅读的中国人》。看来,我们虽然经济总量一路赶超成为世界第二,但在读书方面的确还需迎头赶上。

  读什么、怎么读,折射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与发展潜力。时代在发展,媒介形态日益丰富,在什么终端上阅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读什么。我们现实生活中,相当多的人热衷于“碎片化阅读”“快餐式阅读”“浅阅读”,而系统、深入的阅读却不受重视。

  到过国外旅游的人都会注意到,在公园,在海滩,在旅途,更多的人在静静看书。通讯业极为发达的芬兰,有着笑傲世界的图书馆密度和图书馆利用率,平均每位公民每月至少光顾一次图书馆。

  阅读内容的分野亦能折射现代化进程的不同阶段。我们的孩子往往为了应试而读书,长大以后,很多人读书也是瞄向“谋生之书”、“成功之书”,冷落了经典和“养心之书”,不可避免地陷入急功近利的浮躁与短视。去年有调查发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名列“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的前10名。

  为什么要读书?习近平主席在诸多场合谈到了自己的体会,比如通过读书人们“增加了对人类生活中悲欢离合的感触”,“获得愉悦、感受到思想的力量、加深了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读书“更好领略人类文明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我们需要物质的现代化,更需要精神的现代化。我们不仅要仓廪实,亦需要有让灵魂停歇安居的港湾。

  当然,阅读习惯的形成非一日之功,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方式”是一个长期修为。我国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已多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首次将“倡导全民阅读”写入其中。我们的硬件日益强化,图书馆、书屋遍布城乡,我们早已告别买不起书的年代,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每一个人。

  当下有个流行语:“时间都去哪儿了?”但愿你我的答案是:有一部分给了读书。

(编辑:SN009)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马媒称MH370调查或从头开始
  • 体育亚冠-埃神两球恒大2-1头名出线 贵州0-5
  • 娱乐黄晓明全家福曝光 Baby获未来公婆喜爱
  • 财经港媒称华润宋林请领导吃顿饭花60万元
  • 科技新浪科技特别策划:中国互联网20年
  • 博客从法律角度看内地女童香港便溺案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最牛学霸宿舍:5姐妹考上中科院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