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人经验谈:媒介融合不是内容的搬迁

2014年05月20日10:02  中国新闻出版报 收藏本文
报纸的“好东西”不一定是新媒体的“好东西” 报纸的“好东西”不一定是新媒体的“好东西”

  □本报记者 牛春颖

  编者按 媒体融合这件事儿,传统媒体人想了很多年,也试了很多年。尽管时至今日,媒体融合还没有完全显示出其强大优势,但对接新媒体仍是传统媒体面向未来的唯一出路。在5月15日召开的中国报业协会第四届五次理事大会上,报人再议融合、再论发展。毕竟新媒体本身也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也只是刚刚在路上。

  媒体融合是个“老话题”了,之所以又拿出这个旧馍“啃来啃去”,原因有二。其一,报人知道,犹豫等待肯定不行了,别无他法,必须一门心思继续寻求转型的路径。其二,报人困惑,融合了这么多年,进行了这么多尝试,还没人敢站出来说,我们的融合成功了。

  思路,在媒体融合莫衷一是的今天,显得更加重要。

  感触:报纸的“好东西”不一定是新媒体的“好东西” 观点持有者:人民日报新闻协调部副主任 丁伟

  人物故事:在参与创办人民日报法人微博的过程中,丁伟曾经有过一个困惑:报纸上许多好东西放到微博上没多少人关注。这个问题也曾经困扰他一段时间,后来他从麦克卢汉的一句话里找到了答案:不同的介质决定不同的传播内容。

  可以说,《人民日报》这个报纸“老大哥”在媒体融合上迈出的每一步都被许多报社作为样本研究着,尤其是其法人微博:总粉丝量达4100多万,是新浪微博第一个粉丝超过1000万、2000万的媒体微博账号,单条微博最高转发达214万次。在几乎家家报纸都开设微博的今天,这些数字绝对让人羡慕不已。近年来,《人民日报》在媒体融合上也确实一直“挺忙活”,成果也不少。比如,人民网在纳斯达克上市后,资本价值非常高,市值是《纽约时报》的两倍;再如,《人民日报》现在有报、网、微信、微博、客户端、电子阅报栏等10种载体,现代传播体系已具雏形。

  在丁伟看来,媒体融合大致要经历3个阶段。第一阶段,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是:你是你、我是我。第二阶段,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动,你需要我、我需要你。第三阶段,二者开始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终将形成一体化: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现在《人民日报》大致走完了第一、第二个阶段,正在往第三个阶段发展。”

  当然,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人民日报》和其他报纸一样,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惑。“在新兴业务与母媒的关系上,大家莫衷一是,如果把报纸原有内容、版面搬到新媒体上去,这是一个好办法吗?”从参与创办法人微博开始,丁伟就被这个问题困扰着。

  在反复琢磨之后,丁伟意识到,广电的“好东西”不一定是报纸的“好东西”,报纸的“好东西”不一定是网络的“好东西”。究竟该怎么进行媒体融合?他认为,要从两方面努力,一方面打通渠道,发挥其窗口作用,尽量把更多内容传播出去;另一方面生产适合互联网传播的新内容,做大新天地。丁伟相信,媒介融合决不是传统内容的简单搬迁。

  思路:不能“反哺”的融合不会持续 观点持有者:大众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齐鲁传媒集团总经理 赵念民

  人物故事:大众报业集团选择的媒体融合之路同时是一条资本融合之路。赵念民讲到这样一个例子,集团投资10亿元,成为山东有线电视网的第一大股东,实现了报纸和有线电视两翼齐飞。

  “飞”如何理解?赵念民算了这样一笔账:山东有线网拥有近2000万用户,一个用户就是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平均按2.5人计算,就是近5000万人。这个用户群数量巨大,层级较高,属于优质终端客户。“我们将开发好用户的新闻需求,实现集团跨媒体发展。目前,集团所属《齐鲁晚报》在有线电视网开辟读报栏目,迈出了融合的第一步。”

  这些年,媒体融合风生水起,但是,砸钱的多,赚钱的少。这也成为媒体融合总看不到“果实”的重要症结之一。“如果在报纸和新媒体融合发展上形不成产业化发展,带不来经济效益,做不到反哺阵地,那么这个融合发展就不可能具有持续性。”赵念民分析说。

  尽管“不要急着在新媒体上见效益”的观点在报业已经普及,但越来越多的报人都意识到,媒体融合不仅仅是渠道的创新,内容的创新,也是赢利模式的创新,因为如果总是处于“烧钱”阶段,报业在体制机制上、财力上都难以让融合“撑”下去。“报网融合,掌握新的商业模式是关键,应将影响力体现在商业吸引力上。”赵念民认为,有了赢利不仅可以更好地扩展读者群,更可以为报纸自身拓展“地盘”提供坚实的物质保证,因此,媒介融合也必须产业化。

  症结:“不拿技术人员当干部” 观点持有者:湖北三峡日报传媒集团社长、党委书记 罗春烺

  人物故事:这些年带着《三峡日报》进行一轮轮的媒体融合,罗春烺多少有些“技术控”了。会议现场,一位科技人员向大家介绍了一款免费APP后仅两三分钟,罗春烺已经用手机登录了该页面。

  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罗春烺现在非常关心技术人员这块短板,“当成长中的新媒体投入大收效小,而报社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传统媒体的时候,有几个人还能把报社内的技术人员奉为上宾,让他们的收入保持在首席记者甚至超过首席记者的水平?”他说道。

  其实,究竟该给技术人员怎样的“宝座”是困扰很多报社领导的问题。这些年,报业不乏虚心好学尊重技术人才的大佬,也曾挖互联网公司的墙角,然而却始终不见哪家报社推出一款产品能如微信、微博般令人痴迷。不仅如此,技术人员不断离职,甚至六七十人的新媒体团队解散的新闻也真实地发生了。

  那么,为什么报社和技术人员很难“两情相悦”呢?罗春烺认为,由于报社是靠内容生产打下“江山”、创造辉煌、赢得尊重的,因此,在尊重采编人员的思维惯性下,技术人员总是显得有些落寞。“如果在我们的行业和组织内部,不能形成尊重引领技术进步的人才的氛围,不能像尊重采编人员一样尊重技术人员,我们的转型只能是缘木求鱼。”

  在“报业转型首先得从尊重技术创新人才做起”这一思路下,罗春烺也提出了一个有些“麻辣”的观点:打乱报业内部的人才结构秩序。“当然,这一定会让报业内部视为珍宝的文化人倍感失落,但要知道,技术人才掌握着先进生产力工具,如果还盲目孤芳自赏,把报社技术人才当后勤,‘不拿技术人员当干部’,我们日思夜想的报业转型都只能是隔靴搔痒。”他分析说,尽管内容为王不会变,但技术也绝不是简单的“小伙伴”。

(编辑:SN009)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国中冶在越南工地受冲击4人死
  • 体育里皮著书许家印作序 恒大不同意郑智退役
  • 娱乐霍建华叶璇恋情曝光 牵手漫步同回酒店
  • 财经今年27国企高管落马 王岐山4开座谈部署
  • 科技第一线:中国码农在硅谷的现状与未来
  • 博客冯诚:中国大妈们为何非跳广场舞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就业率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