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钱来了!这是2014年中国影视行业最大的主题。
根据同花顺的统计数据,2013年A股涉及影视行业的并购事件仅有7起,而2014年涉及该行业的并购事件共44起,公布了标的价值的并购38起,涉及资产价值301.76亿元。
与2013年更多是同业并购不同,2014年的“影视并购热潮”有大约一半属于跨界并购,做餐饮的、卖烟花的、造轴承的上市公司都纷纷跨入“影视圈”。在跨界并购背后,藏着市值管理的欲望与冲动。
深圳一家券商首席分析师告诉新京报,很多公司跨界转型,原因是希望通过收购带来公司市值提升,从而实现财富增长。
在这样的狂热并购下,不少影视人获得了极大的财富增长。最为典型的,要数电影《老男孩》的制片人柯利明,今年8月,他将自己成立5年的公司儒意欣欣影业以15亿元现金卖给了上市公司中技控股。
“财富的魅力把这个行业冲得蛮有意思的。”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说。与各种资本疯狂进入影视圈不同,这家中国最大的民营电影公司在2013年并购电视剧公司浙江常升之后,现在正在“去电影化”。
在他看来,中国电影一年的票房不到300亿元,其中50%要被美国大片拿走,剩下的50%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公司分食,“如果传媒文化娱乐公司不转型,只说有几部电影,没有意义”。
跨界收购兴起,资本随影视起舞
影视并购的风潮起于2013年下半年,当时A股市场进行影视资产并购的,大多还是文化传媒类的公司。例如,2013年7月,华策影视宣布并购克顿传媒,交易金额达到16.52亿元,成为当时金额最高的一桩影视并购。同年9月,华谊兄弟宣布收购浙江常升70%的股份,同年10月,乐视网宣布收购花儿影视。
到2014年,涉及影视行业的并购更加频繁,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跨界并购影视资产,例如,餐饮公司湘鄂情(已改名中科云网)收购笛女影视,农业公司高金食品收购印记传媒等等。
各行各业的公司频频“跨界”,让一则脑筋急转弯在朋友圈里爆红——餐饮、畜牧养殖、乳制品、机械制造、烟花爆竹等不同行业企业有什么共同点?答案是,他们都变成了影视公司。
一位文化产业分析师撰文指出,跨界收购影视资产频频发生,一个原因是传统经济不景气,上市公司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另一个原因,则是资本市场对于影视资产的热捧。
今年年中,一些上市公司接触影视资产之后,股价往往出现大涨。一个颇为极端的案例就是申科股份。今年6月,海润影视借壳申科股份的消息传出,这让申科股份一口气拉出了11个涨停板。
这样的利益驱使下,一些上市公司仅从市值管理的角度,也倾向于收购影视资产。
一位长期从事文化资产并购的业内人士告诉新京报,如今一些公司的影视转型已然变味,以前往往是公司有转型需求,于是寻找资本支持,实施转型之后股价上涨,获得财富效应。而现在的情况往往是倒过来,公司实际控制人希望财富增值,出于市值管理的角度,希望收购资产进行转型。
“机构投资者也知道,一些上市公司的目的就是赚钱,并非真的要转型,但考虑到市场的风向,不少机构投资者也会参与、获利、兑现、退出,但他们会保持对这个行业的观察和怀疑,一旦风向出现变化,资本会迅速撤离。”该人士称。
现金支付比例越来越高,影视收购暗藏风险
火爆的影视并购,让一些上市公司的做法越来越激进,影视并购的风险正在逐渐积聚。
2013年的影视并购,支付手段大多是通过股权加少量现金。2013年的影视并购中,并购标的价值超过10亿的两个事件都是采用了大部分对价股权支付的方式。
例如,克顿传媒的资产价值为16.5亿元,但华策影视支付的现金仅有5.7亿元,剩下的均以股票形式支付,原克顿传媒董事长吴涛还成为华策影视的第三大股东。乐视网收购的花儿影视作价11.98亿元,但现金支付的部分只有2.7亿元。
而2014年在火爆市场氛围下,上市公司支付对价的方式也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现金支付,而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这种方式的收购风险要大得多。
一个极端的个案是中技控股。今年8月,中技控股宣布收购儒意欣欣影业,这家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募集资金,随后斥资15亿元收购儒意欣欣影业。
在出售儒意欣欣影业之后,公司原实际控制人柯利明将成为职业经理人,他和哥哥柯久明对公司2014年到2016年的业绩作出了承诺,净利润必须达到7500万元、1.3亿元、1.85亿元,否则用现金向上市公司补偿。
深圳一家券商的首席研究员曾这样评价这个收购方案,如果考虑最糟糕的情况,柯氏兄弟拿到15亿元之后,可以对公司不管不顾,甚至从公司离职,即便每年向上市公司支付净利润补偿,三年下来也最多支付3.9亿元。
“这种方案背后,是上市公司对影视公司并购的迫切心情。”前述研究员对新京报表示,赶上了一波大好行情,相对于支付的对价,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实现更大的财富增值。
时间投资分析师徐大卫撰文指出,早在几年前,一些项目制的地产公司就有过类似的资本运作模式。
他表示,当时一些小地产老板,手上可能就一个项目,一期开发完了搞了四五千万利润,再过两三年二期三期开发完就没钱可赚了。但如果用市盈率估值成10个亿,用二期、三期的利润做业绩承诺,用换股的方式变成上市公司的股东,拿到股票就质押变现,三年后套现走人。
但证监会2010年就关上了地产公司借壳上市的大门,如今就算能借壳,二级市场地产行业也只有8、9倍的市盈率,不足以支撑壳费。相比之下,这种运作方式放在影视公司身上倒是屡试不爽。
行业大佬突围,寻求与游戏、主题公园等协同效应
越来越多资本涌入的背后,中国影视圈似乎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市场繁荣背后,大部分公司盈利能力下降。
今年上半年,光线传媒成为电影市场的票房冠军,光线参投的6部电影上半年累计获得13.56亿的票房,但这家公司的净利润1.02亿元,较去年同期1.73亿元的净利润反而减少了。
根据刚刚公布的三季度业绩,光线传媒前三季度拿下23亿元的电影票房,但净利润却同比下跌逾15%。
究其原因,是光线今年电影的票房含金量和转化率相对较低。艺恩咨询副总裁侯涛表示,以票房大热的《爸爸去哪儿》为例,这部影片获得6.9亿的高票房,但光线的投资比例可能小于5%,在光线投资模式中,往往是通过较低的投资比例,拿到影片的发行。
同样地,今年前三季度,华谊兄弟的主营业务也不太赚钱,公司净利润预期为4.32亿元到4.73亿元,但非经常损益有整整4亿元。
不仅是这些老牌公司,一些刚刚转型的新公司也面临类似的情况。国庆档《心花路放》票房超过10亿元,但按10亿元票房计算,影片背后最大的一家投资方北京旅游在这部电影上只能赚到4000多万元,剩余的票款分别分给了影院、院线、制片方、发行方等等。其中,影院和院线拿走了最大比例的票房(大约一半左右)。
一个重要的信号是,中国民营电影龙头公司华谊兄弟已开始了“去电影化”的实践。在王中军看来,电影需要跟游戏、主题公园等业务形成协同效应,这样才能实现更好地盈利,事实上,这也是好莱坞几大电影公司的业务模式。
迪士尼的动画电影在全球拥有广泛的影响力,但在迪士尼公司的营收构成中,第一大收入来源是电视和媒体业务,第二大收入来源是主题公园,第三大收入来源才是电影。
新近进入影视行业的互联网公司,大多也是冲着协同效应这一点而来,并不敢在影视项目上大手笔投入。
优酷土豆旗下的合一影业将单一影片的投资比例严格控制在30%以内,并且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首发视频网站的“互联网电影”的开发上。腾讯视频参投的电影项目,投资比例甚至低于15%。
香港导演杜琪峰的一个说法曾在业内引发共鸣:“中国电影就像一个赌场,不是一个工业。说真的,一百个投资的人有多少个赚钱?最后没有十个。钱都不晓得去了哪里。”
新京报记者 郑道森 北京报道
(原标题:A股今年影视圈并购已逾300亿)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