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移动互联网元年。传媒格局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不断更新迭代的互联网产品技术及大数据营销模式的冲击,处于转型期的传统媒体,机遇与挑战并存。传统媒体如何谋生存、求发展,新媒体又该如何借时势创辉煌?全媒体转型的重要时期来临,众多问题亟待探讨。
由新浪网主办的“2014新浪全媒体高峰论坛”,于2月5日在北京康莱德酒店启幕。今年以“传承•突破•新生”为主题,特邀纽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Clay Shirky(互联网畅销书《未来是湿的》、《认知盈余》作者),VICE亚太区CEO Bryant Y. Chou,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刘德寰,天津广播电视台台长助理,天津卫视频道总监,天视卫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孔令泉等国内外众多媒体精英,传播专家和企业名流,齐聚一堂。以主题发言、行业报告发布、圆桌论坛三种形式,对全媒体格局进行深入探讨剖析。
会上,新浪网携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发布行业报告《2014媒体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此外,新浪网独家发布了《2014移动用户行为分析报告》。
微博是纸媒首张“船票”
《2014媒体行业发展趋势报告》主要针对中国媒体行业发展现状、传媒大事件、全媒体影响力指数榜、国际媒体转型实践与案例、媒体发展展望进行分析解读。
新闻生产模式方面,传播由线状向环状转变。微博成为纸媒掌握的首张“船票”。报告显示:日均影响力500及以上媒体微博为397个,报纸78个、电视57个、杂志47个。纸媒占比31.5%。在所抽取的纸媒样本中,48%媒体微博为纸媒,38%的媒体微信为纸媒,62%媒体APP为纸媒。
2014传媒大事件中,秒拍产品更是因为#冰桶挑战#跃居苹果商店总榜21位、摄影类前三。事件特点与产品特性的高度匹配,短视频与微博最大化释放了碎片传播能力,新旧媒体最优资源的整合推广,是此次案例成功的关键。
面对重重变化,传统媒体该如何生存?报告中给出四点建议,进行垂直化深耕,聚焦定制服务,介入电商业务;发挥政策优势,大小平台双向拓展;“全媒体”搭建与差异化运营;新闻生产融入技术与数据。
对于新媒体,报告认为:微博步入常态,微信泡沫减少,网络治理规模化,将是社交媒体的理想进化形态;平台小而美还是大而全要有取舍;未来平台发展,要以影响力为主导,集群化发展,平台服务化,数据化营销广告。
报告依靠庞大的数据支撑,全面解析2014年传媒发展现状。把握当下,放眼未来,可以预见,这将是2015年最值得研读的传媒行业权威报告。
新浪移动用户钟爱iPhone
移动互联网悄然崛起。早在三年前,新浪就提出了“移动为先”的策略,从业务和产品开发,到营销思维变革,都是从移动端用户的需求角度深挖和考虑的。
《2014移动用户行为分析报告》显示:新浪移动产品深受高收入者的青睐。新浪新闻客户端和新浪微博用户所用手机品牌最多的为iPhone,其次是三星。新浪新闻客户端用户中,iPhone和三星用户比例为41.0%和25.7%,新浪微博用户中iPhone和三星用户比例分别是38.8%和33.3%。手机新浪网用户iPhone使用者更是达到了45.8%。
活跃用户中,19-35岁用户占活跃用户总量的72%,80、90后为新浪用户主体。在新浪所有的移动产品中,用户多集中在北京、广东等大型城市。
新浪新闻客户端用户中,30-40岁用户使用iphone手机比例最高,这些用户也正是社会的中坚力量。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刘德寰在媒体行业新格局中讲到,移动互联网崛起,改变了媒介生活形态趋势。2010至2014使用手机看新闻的比例由57.1%剧增至98.2%。手机新闻客户端最经常使用率中,新浪新闻排名第三。
伴随媒介多元化,媒介注意力得到分散,“垃圾时间”被瓦解,移动媒介的“黄金时段“被重新定义。在此趋势之下,衍生出”超级APP“(使用率超过60%)。其中新浪微博以74.1%的使用率高居榜首,其次是百度地图和微信。
此外论坛还分别针对自媒体的黄金时代、娱乐江湖里不得不说的神推广、全媒体营销如何打通关三个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关注新闻内容、营销传播等媒体领域,全面覆盖传统媒体、新媒体及自媒体,视野宽阔,集全面性、专业性、权威性为一身,新浪全媒体高峰论坛已经成为传媒行业的经典品牌。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