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曾在传媒娱乐江湖赫赫有名……

2015年04月07日14:11  新浪传媒 收藏本文
北京电影制片厂 北京电影制片厂

  整理丨娱乐资本论

  清明节,逝去的亲人可以想念,那些消失了的,曾经满足了我们精神追求的影视文化娱乐产品或是节目,是不是也得凭江缅怀一下?

  国内:

  五十年北影:永远的“北影精神”

  生卒年:1949年-1999年

  生平事迹:北京电影制片厂成立于1949年,是中国最大的电影厂之一。经历了50—60年代的“黄金岁月”,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北影最后的辉煌时期。80年代末开始,北影已开始衰落。

  1997年,冯小刚导演的电影《甲方乙方》以3300万的票房成为1998年全国票房冠军,也成为北影历史最后十年中的最大亮点之一。

  1999年2月12日,经国家经贸委批准,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直属的中国电影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等8家电影企事业单位组建的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在北京举行挂牌成立。2008年7月31日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正式落成,北影厂搬迁工作陆续开展。2009年5月,新版《红楼梦》成为这座影视文化圣地的“终结者”。

  六十年长影:死了还是新生?

  生卒年:1946年10月1日-2005年2月

  长春电影制片厂前身是东北电影制片厂,也是新中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厂,被称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到上世纪80年代,长影已拥有7个摄影棚,为全国之最,修建了亚洲最大的洗印车间,并拥有亚洲面积最大的道具库。长影成为全国生产能力最强,产量最高的电影制片厂。

  很多人一提到长影都会首先提起小白楼。中国电影100年的历程中,这座建筑承载的历史是独一无二的。而小白楼残败不堪的景象如今成了老长影侥幸残留的缩影,这令许多老艺术家心痛不已。

  1993年,广电部启动了中国电影机制改革的3号文件。中影公司不再统购包销国产故事片,各制片厂必须自负盈亏。长影面临真正的困境。此后除《七七事变》、《离开雷峰的日子》等少数几部主旋律电影受到一些关注外,长影影片日渐淡出人们视野,每年投产数量十分有限。据长影艺术处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2001年和2002年甚至每年只有一部。

  1997年,媒体出身的赵国光接任厂长,他上任后的次年,长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计划。开展土地置换,将长影老长区21公顷土地以3亿元价格卖与长春国信集团。同时提出“一厂三区”的计划和“不拍陪钱片”的口号。随后,贷款3亿元合6亿元,建设长影世纪城。2005年初,长影以买断工龄、解除劳动合同等方式精简人员。

  2003年初,长影老厂房动工拆除。不到两天,承载新中国电影荣光的电影宫只拆剩破砖烂瓦。2005年2月20-23日,1000余长影人回到长影解除了与长影的关系,三天后,长影从1000多人变为不足100人。

  从西影厂到西部电影集团

  生卒年:1958年8月-2003年11月

  西影厂与第五代导演群的崛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1985年以后三年是西影最辉煌的时期,《野山》、《黑炮事件》、《老井》、《红高粱》接连获得国内外的电影大奖,陕西省委三次举行千人庆功大会表彰西影。当时西影输出影片占全国输出总部数25%,居全国之首。

  1989年以后,西影厂开始走下坡路,为了生存,西影人转行去拍电视剧、广告,或是做文化公司等。在电影方面,除了偶尔有一些主流片获得奖励,更多的是和民营资本、港台合拍电影,其中不少都是卖厂标——因为只有电影厂有出品权,只要给电影厂钱,一部电影就可以打上西影的标志出品。

  2000年5月西影厂联合上海西城实业有限公司、西安天慧信息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企业组建的中国电影界首家股份制生产企业——西影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成立,“西安电影制片厂”也从一个单纯的国有企业成为资本多元化的集团,其中制作电影的业务全部转移到西影股份,而西安电影制片厂——也就是后来的“西影集团”——只履行出资人的职责。

  2003年11月中旬,“中国西部电影集团”挂牌成立是西影的又一次大变革。这个变化源于中央成立六大电影集团的宏观调整政策。从此,44年厂龄的西影厂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便是今天的“西部电影集团”。

  上影厂:繁华落幕

  生卒年:1949年11月16日—2001年

  上海电影是上海文化的传家宝,这曾经是令上海电影人颇为自豪的一句话。《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鸡毛信》、《铁道游击队》、《家》等影片,为新中国电影奠定了最初的基石。广电总局对于上海电影寄予厚望,“上海电影不能四五年出一部好电影,而应该一年出四五部好电影”。然而事实上,上海电影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呈衰颓之势。

  在记者的调查中发现上影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才的匮乏。有一位在80、90年代拍过不少优秀影片的导演向记者反映,上海其实对于文化产业并没有真正摸顺,作为导演我们现在无所适从也感觉非常吃力,就是有激情拍片都不知道要去厂里找哪个部门,如果不到外面筹备资金就想向厂里申请拍片是根本不可能的,对于已经一把年纪的人哪里有什么渠道去拉资金,所以想拍也拍不成。真正想在电影上有所成就大干一场的导演和演员都聚到北京去了,因为那里的机会多,也更受关注。

  2001年,上影集团、永乐集团、动画集团及上译厂、科影厂等10家企业合并,成立上海电影集团公司。总部地处上海徐汇区漕溪北路595号。

  尽管院线票房不断冲破记录,但上海电影市场的热闹与上海电影无关,与以拍电影为第一己任的电影制片厂无关,仅以2004年为例,属于上影控股的永华影城以3242万元夺得2004年全国影院票房冠军,而这主要还《天下无贼》、《功夫》两部影片对于票房的巨大贡献,所以,票房纪录的背后依旧无法掩盖的是国产电影以及上海电影的普遍疲软与孱弱。

  太合麦田:唱片业的衰败是全球性的

  亚瑟小子从华语音乐人宋柯一句“唱片已死”;到全球第四大唱片公司百代负债累累,对外招标出售;再到近日索尼旗下老牌唱片公司RCA关闭三家子公司,“唱片已死”的话题最近成为业界焦点。传统音乐产业模式的危机在2007年前后已经出现,目前更发展为全球性的危机———索尼关闭子唱片公司就是明证,而数字音乐和盗版,被认为是“杀死唱片”的两大杀手。

  “太合麦田从此不签歌手,转型做版权公司。”太合麦田老总宋柯近日的一句话,引起了业界不小的震动。要知道,成立7年的太合麦田可是内地规模最大的流行音乐公司,旗下曾拥有朴树、李宇春、满文军、张亚东、阿朵、麦田守望者以及沙宝亮等一大批音乐人和歌手。

  唱片产业缩水,隶属于索尼音乐旗下、成立于1901年的美国老牌唱片公司RCA关闭三家子唱片公司———Jive、Arista以及J唱片,这三家唱片公司旗下的小甜甜布兰妮、后街男孩、吹牛老爹、亚瑟小子等大牌歌手都面临转会。负债累累的百代已对外招标出售,百年老牌也将易主。唱片业的衰败是全球性的。

  亚视:数度易主 回天无力

  生卒年:1957年——2016年4月

  4月1日,这间有58年历史的电视台未获免费电视牌照续牌,将于明年4月1日停播。

  亚视真的要关门了!4月1日,香港行政会议召开特别会议拍板否决亚视免费电视续牌申请,宣布一年后终止亚视广播。这间具有58年历史的电视台,沦为史上首间遭香港政府不予续牌的广播机构。

  自1957年创立以来,亚洲电视走过了58个春秋,前身为“丽的呼声”及“丽的电视”,比无线电视早十年诞生。回顾亚视大半个世纪的历史,可谓有起有落——曾走过辉煌岁月,推出过《大地恩情》、《霍元甲》、《陈真》等经典作品,却在数度易主后,疲态尽现,终于被宣布划上了句号。

上一页12下一页

文章关键词: 传媒 娱乐 公司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无锡副书记跳塔自杀 前一天开会表情正常
  • 体育京媒:恒大从惹不起变输不起
  • 娱乐孙楠方面:弃赛是与导演组商量的结果
  • 财经上海再现排队买房 成都市民弃假看房
  • 科技莆田系大战百度:三日内重启会谈
  • 博客不养父母却捐七成月薪不值得提倡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黄冈中学辉煌不再 近14年未出过省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