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信息传播:官方微博矩阵服务青年学子(2)

2013年08月21日15:03  新浪校园
创新信息传播:官方微博矩阵服务青年学子 创新信息传播:官方微博矩阵服务青年学子

  李志伟:我们已经往后挪了。这样贴近大学生的东西,其实大学生是很关注的。包括在发微博的时候我们也有意地倾向于发一些跟年轻人相关的东西。因为很简单,在微博用户这个里面,我记得前一阵发过一个报告,说微博用户大部分都是年轻人,而且有一点说是没有收入的。我们发微博是注意这一点的,所以发一些对年轻人有用的信息。像我们谈的信息和服务,媒体帐号,包括校园帐号这是应该做到的功能。信息分两块,一个是对内,一个是对外。对内我觉得是最主要的功能了,媒体帐号,比如在座的有复旦大学的负责微博帐号的,还有清华的,我觉得像这样的帐号,肯定主要就是为了服务好广大青年学子,这个肯定是不用多谈的。还有就是对外的信息的功能,就是在面临像大学里面有重大事件的,就受到媒体基达关注的。像复旦大学前段时间有黄洋事件的,像说黄洋生命已经发生危险了。短短时间内那个窜升的非常快在排行榜上。发布黄洋去世的小时,我看到关注的信息的人可能已经不再局限于大学生了,只要上微博的人可能都会关注到这条消息。所以我觉得在大学生当中像这样的消息,像校园帐号,肯定要做好对外信息服务的功能了。

  第二点,服务功能。其实我刚才已经谈到了几点,就是说为大学生提供具体服务的博文或者帖子也好。其实像我们最近还准备了一条,即将上大学的一些学生,应该准备什么东西。我我们列了很多点,有哪些该带的,有哪些不用带的,有哪些可以在学校买的。像这种很具有实用性的帖子我们也费了很大功夫,像这样的帖子要准备一天的时间。

  总结来说,像我们这样的媒体帐号,其实跟大学生是紧密相关的,也欢迎广大的大学生给我们提供好的建议。

  主持人:人民日报的微博已经走群众路线了。下面我们听一听中国青年网的马向远老师的。

  马向远:我们这边可能跟大学生群体联系的更紧密一点,虽然我们还是一个没有那么强势的一个媒体。我到这边工作以后,我发现一个情况,因为正好是暑期,所以各地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一直在发微博,说他们在做哪些事情,在@我,我也有搜集他们做的事情,包括去山区做志愿服务的,有去小学做助教的,还有黄河那边做水源调查的,就是学生团体的公益组织和志愿服务的群体对我们来说关注度比较多,他们希望我们能给出一些帮助。我这边也是在搜集他们的资料和信息,也尽我能力找一些相关的部门去真正地给他们一些帮助,我主要重点就是做服务这块。就是大家如果有这方面的需求或者帮助,我是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

  内容建设上我还在做思考。因为之前在做商业网站的微博,所以现在转过来身份一些变化,所以还需要再去转变一下。因为毕竟商业上的运作模式和媒体这边的运作模式还是不一样的。我们是青年网,也尽量做青年人感兴趣的内容,当然这个动作后面还在实施,我目前关注的是尽量做服务这部分,我之前的经验,商业网站一个很好的经验放到这边可以来用的,就是坚持做好互动,我很希望大家能够来(调戏),这是一个希望。因为这之前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就是我们之前做无数的互动,当时做商业网站很多成功的案例都是这么起来的。就是你让你的用户知道你是一个活人,而不是机器人。我们政治性的不去谈,攻击对手的也不谈,越过这些红线之后,就跟用户多互动,这样反馈会非常的好,这样你的用户会感觉我在这个地方可以找到一个归属感,或者交了一个朋友,他就愿意倾诉一下心事,等于你在跟他建立一个情感的东西。这个是将来我会在中国青年网上来用的。

  主持人:下面请两位高校的领导和老师,谈一谈他们在学校,在同学们身边,他们是怎么利用微博来跟大家服务。首先有请重庆大学的。

  吴昊:我到新浪来参加这个活动也不是第一次了,也看到很多同学,所以我觉得今天来了各个高校微博室的各个同学,特别亲切,因为我之前也带着同学做微博。我觉得微博在大学生群体中能迅速发展,而且发展的很好,首先我觉得感谢下在座的所有来自各个高校微博室的同学,谢谢你们。

  我们也在思考,微博协会作为一个新的学校社团,在学校的校文化中还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比如像我们微博在学校里面已经参与了所有团体活动中。举个例子,像我们学校爱心社,他们看到我们一个阿姨,她获了白血病,需要A型血,有同学去看她知道了以后,就发微博,大概一个小时转发了很多条,到早上七点钟就一些同学符合条件献血,最后有三位同学符合,很快就能把爱心散发出来。

  我们学校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探索做了一个校园直播间,这个可以说是同学们做的非常成功的一个媒体了,很多都可以@校园直播间。曾经一些很热门的信息,或者很敏感的问题,他们发布出来,然后怎么样,整的我还很紧张。但是另一方面它在同学们发挥了一些作用,他们也拍了微访谈,学校里专家教授,同学们可能平时不容易听到他的讲座,把他的访谈拍成视频放在网上,大家可以看,传播正能量。所以我也在推荐他们,评选了我们学校的十佳社团,好像还获得了两万块钱的奖金。我说微博这一块确实在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在团队活动中还是发挥了作用,通过这个还培养了一大品人才。我们用微博事实上也是一个方面是信息服务了,另一方面贯穿于我们活动中。比如当年做白岩松的讲座,这个票怎么发出去,我们就面临这个问题。有些同学很想,我们又不知道,信息不对称,那就通过微博互动。现在基于这个平台,参与我们所有的活动,他们大部分都有。包括校长和学生面对面,各大报纸报道了,中央媒体也报道了。校长坐在这里,跟学生面对面,场外都通过大屏幕提问。所有这样的平台,像刚才的老师说,搭建这个是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对于新的媒体和新事物发展会迅速发展,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就是进一步如何深入的问题。比如说现在我们打开微博,看到很多负面的东西,这个可能是因为大家关注坏坏习比较多,会看到很多这样的消息。当然现在的青年群体对这样的信息比较理性了,我归成现在的青年也是新的意见群体。我们经常看到一个正能力的微博的传播,所以我觉得这方面我们下一步怎样来深化。包括现在中宣部说中国梦的提法,包括我们要在国民中推国民教育或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递,这样的信息怎么通过新媒体传递?我们高校的任务还是培育人。现在的学生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学习,那微博怎么跟学校结合?就是育人。现在教育部提出来,我们要到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而且也讲到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怎样能够从这些数据里找出规律,来满足我们人才培养的需要。它就是网络现代化过程中对人的环境也成为变化,怎样来培养人。实际上这也是对我们产生了很大的思考。基于这样,我觉得我们的微博在参与学校的学生社团,校园化建设,信息传递,信息服务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好的过程。

  主持人:我插一句话,代同学们问一个问题,你们学校学生宿舍装空调了没有?

  吴昊:都装了。

  主持人:我想问一下复旦大学的王老师,你们学校装空调了吗?

  王亮:装了。

  主持人:我代同学问一个问题,因为很多同学在微博上要求学校装空调。你们作为学校官微负责人,你们是什么态度?

  吴昊:这个问题是学生呼吁很久的问题了,我们对这样的问题,天很热的时候,同学们也在反映这个问题,我觉得对学生们现在的现状表示认同。我们说你们的意见我们肯定会转达,像线路老化什么的,这些问题会跟他们及时沟通,不会不理睬。

  主持人:我所在的地区有一所高校,按照你的答复给同学们进行了答复,说由于线路老化,这栋楼年久失修,可能线路要进行改造,请同学们理解。但是发生了这件事情。同学们说,为什么行政楼21度,行政楼可以改造,我们就不能改造。还发起了,毕业生在毕业之前,学弟,学妹们说,说这个学长们摔瓶子有什么了不起的,有本事你们到校长楼下喊宿舍楼里装空调。我的意思就是你们遇到这样的事情会采取怎样的措施?

  王亮:这个问题是可以谈的问题,学生谈这个问题是正常的,也是他们正常诉求。第二,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问题。即便在解决的过程中,同学们会有焦急的情绪,这是迟早会解决的。我们在毕业典礼上面,同学在微博大屏上面,向校长呼吁,有各种各样的呼吁声,我都觉得这是和有意思的事情。但是我们在这个过程要做到公开透明。把我们能做到的和我们做不到的理由,原原本本跟同学们去交流。如果同学们有更好的建议我们也积极吸纳,这是可以解决的问题,我觉得不是什么大的问题。

  吴昊:可能在所有大学中都有这么一条规律,就是自己可以把自己的母校骂的不堪入目,但是绝不容忍其他人骂自己的母校。所以我觉得这是我们大学生的优秀品质。

  [次页标题= 导航短标题=]

上一页123下一页

(编辑:SN009)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公安部打击造谣传谣 凤姐推手被刑拘
  • 体育欧冠-沙拉维破门巴神中横梁 AC米兰1-1
  • 娱乐58岁刘晓庆今日大婚 丈夫曾任政协委员
  • 财经专家称富二代拆迁户推高车价:人傻钱多
  • 科技北京首批官方打车软件上线:不准加价
  • 博客朱镕基在中南海的十二年说过什么
  • 读书国民性比较:日本男女关系比中国人圆满
  • 教育浙大同寝室四男生同年同月同日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