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藤隆则:灾难报道必须尊重受访者感受

2013年09月03日15:42  新浪传媒
加藤隆则 加藤隆则

  新浪传媒讯:2013年8月27日,首届中国灾难报道高级研修班在四川成都举办。本次活动是由四川省5-12汶川地震灾害应对研究与培训中心、瞭望东方周刊、壹基金主办,新浪网、猎豹专业全能爱心联盟联合发起的,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独家提供学术支持。日本读卖新闻加藤隆则在培训班上做了主题分享《中日媒体地震报道之比较》,以为文字实录:

  加藤隆则:非常感谢四川省5.12汶川大地震灾害应对研究与培训中心、瞭望东方周刊和壹基金给我这个机会。前一天晚上到现在一直参加这次活动,我有两个收获,第一个听讲课,很多老师讲得非常好,还有各位的年轻记者我们一直交流,看到很多年轻的记者也给我很多的活力。

  我是1986年在北京留学,学习中文,中日关系最好时代在中国留学,中日关系最紧张时在北京做中国局局长,我1988年工作,1990年我到上海,到2008年到5.12汶川大地震,那时候我到现场走了北川、青川、都江堰都走了,大概待了一个月。日本大地震发生以后回东京一段做编辑工作又回到北京,我是经历这样的过程。

  我今天想讲的是日本的灾难报道,给大家分享,因为日本是地震频发的国家,我简单介绍一下,日本报纸上的情况在座记者也需要了解,我先讲一些日本报纸的情况,然后再讲灾难报道的情况。

  读卖新闻也有一个自己的规范,今天介绍这里面的一部分,昨天有人说采访就是采访,没有什么灾难采访,我也同意这个观点。全世界的记者从专业的角度来讲采访的话应该是有这样的共识,但是可能就发生一个突发事件可能我们要做准备,比如说这里面写的是“司法程序里面的报道就是保护人权一些要注意的地方”这里面也有说到“大规模灾难”报道原则,首先要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其次不要忽视第二次灾害,日本地震最严重的是海啸,地震灾害其实不是很大,但是海啸灾害就很大,还有余震,所以第二次灾害要注意。第一和第二意思就是说报社没有权利让记者冒生命危险去现场,这个是公司的立场,但是记者怎么做是记者的事儿,所以每个记者怎么看是记者的事儿,但是公司的立场我们没有权利叫你们去危险的地方,保护自己的生命是最重要的。

  第三就是如果在你面前需要帮助的受害者需要帮助就得帮忙,你要做。但是我们的报道是为了减少灾害,所以两个东西都要考虑,这个很难做,但是这个是基本的想法,现场记者怎么做自己要看自己的经验来做,这个没有写得很详细。

  第四因为大地震,人受到的伤害特别重,特别深,所以采访的时候要尊重对方的感受,不然的话我们的采访是害人的。

  这张照片书里面也有介绍,有一个摄影记者在地震发生后过了十天,他一直在灾区拍照,他还是想拍一个灾民真正的生活,但是当时很多人不愿意接受采访,尤其是小孩子是我们最最要关心的,小孩子很容易受到伤害,如果不停的问他也接受不了。有一个摄影记者到了一家人里面,她的妈妈和妹妹已经找不到了,摄影记者和她的奶奶没有办法沟通,她最开始就是和她沟通,就是打牌。这个女孩才4岁,她说她想写信给妈妈,写的内容是“妈妈,希望你活着,你好吗?”就写了这个,写完了以后她就睡着了,太累了,这个时候摄影记者就拍了这张照片。这个是头稿的照片,这个照片是地震当中影响力最大的照片,而且得了日本摄影协会的奖,是有代表性的奖。这是一个例子,就是采访人的时候要尊重对方的感受。

  这张图是大地震第二天的情况,这张也是,是核电泄漏,没有想到的危机。昨天也有一些讨论,就是灾难刚刚发生的时候救生命是最优先,是最应该的,但是我们的报道今天该写的东西今天要写,因为救生命当然需要,但是也要记录,也要写历史,所以第二天开始就是批评报道了,写的是“政府的危机感没有”。大地震这次有一个事情,就是核泄漏的问题,这个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灾难,所以很多专业的内容,一般的记者是搞不清楚的,都是科学部的主任来解释今天核电的情况是怎么样子的,然后大家一直开始讨论今天怎么做版面,科学部是1956年成立的,科学部的作用就是用先进的科学的视角来写。从当年年底一共参与的记者有2544人,这是前所未有的,所有的记者都到了现场,这个时候指挥的工作很重要,因为记者到的地方就很乱,所以当地的指挥部工作量是增加了,但是还是没有很混乱的状态。

  这张图就是刚开始做的版面,最开始做的版面是一个公告,就是在哪里可以找人的公告,各个地方的,也有地方版,也有本地生活的密切消息。过了三个月就是这样它是这样,就是未来公告,已经过了三个月,大家要看民间的事情。然后过了一年叫复兴公告,这个主要是开始回到种地,给大家一个新的目标来鼓励灾民。

  那次灾难去世有一万五千多人,这上面有死者的名单,这张图右边就是死者的名单,这是读者很需要的东西,很多读者担心,所以天天都公布死者名单。

  这次地震影响到世界各国,我们国际版面特意做了海外的声援,这里面有中国的,这个是北京的(图),这个是大连的(图),一个企业的日本人老板帮助大连的寻亲。这个是南京的(图),这个是上海的(图), 当时的情况大概是这样的。

  过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做了舆论调查,结果可能中国的记者不太懂,所以我需要说明一下,它是2011年7月做的调查,大概地震以后7个月,当时为了对报纸的报道的满意度进行调查,73%的读者是满意的,灾区是82%,这样的满意度很高。但是当时的灾区跟中国正好相反,灾区没有电,什么东西都没有,但是日本人的报纸发行量是很多的,98%是送到家里,不是在外面卖的,所以这种销售点还是天天送给灾民的,当时都是免费的,尤其是灾区的弱势群体,一般是老年人,他们不会有很先进的通讯工具,所以我们还是送报纸,大家在一个板房里面一起看,这种现象很多地方都是这样,当时报纸的销售量是提高了。

  第二个是政府的一些问题,有一些批评性的东西,对报纸的满意度是比较高,所以大地震的时候媒体的作用也不少,但是远远不如报纸的作用,报纸就是传达正确的一些灾区的情况,政府的问题,大家需要生活上的消息,这个是很重要的。

  这个是地震一周年的时候的报道(图),这里面浅海保,当时在广州中山大学演讲也是讲这个内容,当时我们强调的是还是写现在发生的故事,这个是我们的一个内容。

  灾害的时候和国际上的援助也不容忽视,5.12汶川大地震的时候日本救援队到青川,我在现场,这个照片在中国网络上传得很厉害,也有很多好的评价,但是我觉得对日本来说没什么奇怪的事情,而且当时的救援队在日本是受到批评的,因为救援队的工作是救生命,但是他们没有救一个生命,因为当时中日政府之间的沟通不好,所以救援队没有发挥作用,在日本就受到了批评,但是在中国就受到欢迎,这是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2011年3月东日本大地震的时候中国老百姓也给了日本很多的帮助,温总理当时也去了。这个是中国青年报的一个报道,当时我在上海遇到一个记者来采访我,我说要感谢,他后来是这么写的“中国人民温暖的心,让我们感动”。但是网络上对于本人有很多不好的看法,这个可能是中国和日本媒体的环境不一样,中国是网络影响力非常大,但是日本是没有中国那么大,还是主流媒体比较大一些,所以我们一般不太关心网络。

  今天我讲的内容里面有很多受到徐泓老师反思的话,还有钱钢说的大数据的问题,我们的大数据的概念是这样,我们是从1995年的神户大地震,采访的内容都放到一个数据库里面,被害的人的家里面情况每年都要查,这样的话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恢复的状态,他们的心里状态或者家里的生活状态,这都可以看得到,每年一次要调查,所以有名单,有家庭情况,这个也是我们要反思的一部分,也是大数据的一个表现,我们是这么做的。

  这次四川大地震的时候我就深深感受到一个事情,政府天天讲抗震救灾,抗震我不太明白,因为这不是抗战,自然灾害是不能避免的。日本不能预报这么大的灾害,原来核电完全是安全的,安全是对科学的信任,但是这次遇到这个事儿觉得安全不是安全的,自然的力量是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力,这个不能抵抗,抗震也没有意义。日本感觉到的是什么呢?家里的灯已经很亮了,再暗一点没有关系,外面商店早一点下班也无所谓,是不是我们可以节约很多东西?我不是否认科学,但是我们用科学再找一个新的安全的,环保的,这个必须要开发,我们必须要有教训,目前很难做,夏天不要穿西装了,穿短裤就可以了,就是思想的改变,这是地震带来的最大的反思。所以我希望中国人不要抗震,抗震就是想做一个英雄,大家都知道,看了也不舒服,我们日本人有一个逻辑,我们不需要军队,就是自卫队,自卫队这次做了很多事情,但是我们一般是不想报道,因为我们灾后有一种对军队的反感,所以很少有出现报道,看了非常不满意,但是政府救灾是影响的,我们是纳税者,他们做这个是应该的事情,我们是这么想的,如果有力量应该关注的还是弱势群体的报道。

(编辑:SN009)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蒋洁敏被曝曾建石油项目帮薄提升政绩
  • 体育阿森纳4250万签厄齐尔 卡卡回归AC米兰
  • 娱乐郭富城斥求婚嫩模传闻荒谬:都不想回应
  • 财经传蒋洁敏用石化项目给薄熙来提升政绩
  • 科技微软72亿美元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
  • 博客李在珂律师:李天一无罪几乎没有可能
  • 读书古代青楼从官妓到民妓区别有多大
  • 教育父亲反对女儿上大学:七成网友支持